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是共识。但长期以来,建筑业的能源资源消耗高、劳动生产率低、技术创新不强、建筑品质不高、工程质量安全存在一定隐患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亟需大力推动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代表新一轮建筑业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既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
但建造方式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的顶层设计的支撑保障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与国际上发展装配式建筑及其先进建造方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牵头编制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两本标准。
我们在坚持国际视野与全面创新完善标准内容和技术措施相结合的同时,注重长远并提质增效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标准水平,全面完善并创建新型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在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并吸收了国内外装配式建筑集成的相关技术和设计实践的成熟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结合国内研究成果以及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并吸收了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的新成果编制完成了这两本标准。具体来讲,这两本标准具有四个基础、五个方向、六个原则的特点。
系统集成的四个基础
装配式建筑两本标准注重标准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设计与集成设计、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与运输、施工与安装、验收及其使用与维护等组成。各章节构架以完善装配式建筑的全面顶层设计创新引领为核心、突出装配式建筑的完整建筑产品体系集成建筑特点,着眼点是完整建筑产品的预制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安装和管理方式等,解决实现装配式建造方式创新发展的基本问题。
装配式建筑两本标准创新性构建了工业化建造方式的装配式建筑——是一个全专业全过程的系统集成的过程——是以工业化建造方式为基础,实现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等四大系统一体化,以及策划、设计、生产与施工一体化的过程。
其技术集成创新体现在,明确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内涵及顶层设计;首次构建装配式建筑的四大建筑集成系统;提出装配式建筑的系统集成设计;将建筑当做完整产品进行统筹设计;强调了装配式建筑全生命期可持续的品质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六化”提出建造方式要求。
装配式建筑两本标准规定的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关键包括四大基础:一是强调装配式建筑建造是系统组合的特点;二是解决四大系统之间的协同问题;三是解决各系统内部的协同问题;四是突出体现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可持续性。
升级发展的五个方向
装配式建筑两本标准既是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路径,同时对转变建筑发展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培育节能环保等新型战略性产业,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装配式建筑建造发展升级方向应注重全面提升标准水平,增强长远发展意识,适度提高标准对安全质量、性能品质、节能环保和建筑寿命等技术指标要求,两本标准编制的技术方向与特点有五个方面:
第一是“全建筑”的方向。两本标准编制突出装配式建筑应保证完整建筑产品的长久品质,提倡全装修,内装系统应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建造,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集成化部品,倡导进行装配式装修。
第二是“全寿命”的方向。两本标准编制突出装配式建筑应全面提升住房质量和品质,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应满足建筑全生命期的使用维护要求,装配式建筑提倡主体结构与设备管线分离的方式。
第三是“全协同”的方向。标准编制突出装配式建筑全专业的一体化协同,充分发挥建筑专业的龙头作用,解决了以往一些装配式建筑规范强调结构单专业,专业间的衔接较差,重结构、轻建筑、轻机电设计等问题。
第四是“全环节”的方向。两本标准编制突出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即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协同,并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统筹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实现全过程的协同。装配式建筑按照模数协调,模块化、标准化设计,统一接口,按照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
第五是“全过程”的方向。标准编制突出提出了装配式建筑应有技术策划阶段,在项目前期对技术选型、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可建造性进行评估,并科学合理地确定建造目标与技术实施方案,强调装配式建筑采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实现全专业与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顶层设计的六个原则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装配式建筑标准编制以创新驱动引领升级为核心构建现代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建造集成体系的顶层设计,全面落实了六大基本原则:
一是全面完善生产建造体系。建立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规范体系、推动建造方式创新。
二是创新集成建筑设计。以国际先进的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为基础,统筹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推广模数化、标准化、通用化的设计方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
三是优化部品部件生产。引导建筑行业部品部件生产全面发展,推动部品部件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四是提升装配建造水平。引导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施工连接质量。
五是推进建筑全装修。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
六是提高整体建设标准。确保工程与建筑全寿命期的质量安全,并采用绿色建材和性能优良的部品部件等,实现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与运维管理相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是共识。但长期以来,建筑业的能源资源消耗高、劳动生产率低、技术创新不强、建筑品质不高、工程质量安全存在一定隐患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亟需大力推动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代表新一轮建筑业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既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
但建造方式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的顶层设计的支撑保障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与国际上发展装配式建筑及其先进建造方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牵头编制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两本标准。
我们在坚持国际视野与全面创新完善标准内容和技术措施相结合的同时,注重长远并提质增效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标准水平,全面完善并创建新型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在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并吸收了国内外装配式建筑集成的相关技术和设计实践的成熟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结合国内研究成果以及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并吸收了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的新成果编制完成了这两本标准。具体来讲,这两本标准具有四个基础、五个方向、六个原则的特点。
系统集成的四个基础
装配式建筑两本标准注重标准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设计与集成设计、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与运输、施工与安装、验收及其使用与维护等组成。各章节构架以完善装配式建筑的全面顶层设计创新引领为核心、突出装配式建筑的完整建筑产品体系集成建筑特点,着眼点是完整建筑产品的预制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安装和管理方式等,解决实现装配式建造方式创新发展的基本问题。
装配式建筑两本标准创新性构建了工业化建造方式的装配式建筑——是一个全专业全过程的系统集成的过程——是以工业化建造方式为基础,实现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等四大系统一体化,以及策划、设计、生产与施工一体化的过程。
其技术集成创新体现在,明确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内涵及顶层设计;首次构建装配式建筑的四大建筑集成系统;提出装配式建筑的系统集成设计;将建筑当做完整产品进行统筹设计;强调了装配式建筑全生命期可持续的品质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六化”提出建造方式要求。
装配式建筑两本标准规定的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关键包括四大基础:一是强调装配式建筑建造是系统组合的特点;二是解决四大系统之间的协同问题;三是解决各系统内部的协同问题;四是突出体现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可持续性。
升级发展的五个方向
装配式建筑两本标准既是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路径,同时对转变建筑发展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培育节能环保等新型战略性产业,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装配式建筑建造发展升级方向应注重全面提升标准水平,增强长远发展意识,适度提高标准对安全质量、性能品质、节能环保和建筑寿命等技术指标要求,两本标准编制的技术方向与特点有五个方面:
第一是“全建筑”的方向。两本标准编制突出装配式建筑应保证完整建筑产品的长久品质,提倡全装修,内装系统应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建造,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集成化部品,倡导进行装配式装修。
第二是“全寿命”的方向。两本标准编制突出装配式建筑应全面提升住房质量和品质,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应满足建筑全生命期的使用维护要求,装配式建筑提倡主体结构与设备管线分离的方式。
第三是“全协同”的方向。标准编制突出装配式建筑全专业的一体化协同,充分发挥建筑专业的龙头作用,解决了以往一些装配式建筑规范强调结构单专业,专业间的衔接较差,重结构、轻建筑、轻机电设计等问题。
第四是“全环节”的方向。两本标准编制突出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即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协同,并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统筹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实现全过程的协同。装配式建筑按照模数协调,模块化、标准化设计,统一接口,按照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
第五是“全过程”的方向。标准编制突出提出了装配式建筑应有技术策划阶段,在项目前期对技术选型、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可建造性进行评估,并科学合理地确定建造目标与技术实施方案,强调装配式建筑采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实现全专业与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顶层设计的六个原则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装配式建筑标准编制以创新驱动引领升级为核心构建现代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建造集成体系的顶层设计,全面落实了六大基本原则:
一是全面完善生产建造体系。建立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规范体系、推动建造方式创新。
二是创新集成建筑设计。以国际先进的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为基础,统筹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推广模数化、标准化、通用化的设计方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
三是优化部品部件生产。引导建筑行业部品部件生产全面发展,推动部品部件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四是提升装配建造水平。引导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施工连接质量。
五是推进建筑全装修。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
六是提高整体建设标准。确保工程与建筑全寿命期的质量安全,并采用绿色建材和性能优良的部品部件等,实现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与运维管理相融合。
编辑:徐洁
监督:18969091791
葛洲坝松滋水泥4000t/d熟料线补充2166t/d产能
水泥网视频:山西地区退出一条2500t/d熟料生产线
山西关停退出一条2500t/d水泥熟料线
水泥网视频:年底前关停!台泥退出1条2500t/d熟料线
QazCement与中材水泥合作建设一座年产130万吨水泥厂
水泥网报告:疯狂扩张!未来三年 印度将新增1.6~1.7亿吨水泥产能
增资2.69亿元!天山股份成功收购海外公司70%股权
南方水泥湖南一条8666t/d、一条5500t/d水泥熟料线补充产能置换方案公示
一次点火成功!中建材装备集团总承包的一条3500t/d熟料线进入试生产
天瑞重工:天瑞重工引领磁悬浮技术赋能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建中标10.5亿
超40亿元!中建五局、中建三局、中建一局、中建四局中标4个大单
住建部领导调整!
总额82.7亿元!多家工程局中标
四方新材:第三季度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下降16.69%
甘肃省建设投资:奋战金秋 致敬一线
四川14部门联合发文 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比将超五成
天瑞重工:地热开发新势力,“磁悬浮”引领清洁供能新格
天瑞重工:首 发!磁悬浮行业有了全国统一术语标准
甘肃省建设投资:【聚焦省外】甘肃建投四建公司省外项目获殊荣
湖南娄底装配式建筑锚定三大方向破解短板
工信部公告:明年将实施5项水泥、混凝土行业标准
阅读榜
水泥网报告:尼日利亚水泥企业业绩大涨 华新子公司猛增662.77%
水泥网报告:21亿美元!CRH拟收购美国粉煤灰巨头Eco Material Technologies
天瑞重工:天瑞重工引领磁悬浮技术赋能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江西赣东北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调
规范招标投标市场 打击违法乱纪活动——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有关负责同志
山东:东平统筹推进三大“保卫战”
11.13水泥晚报:10月A股回购月报
台泥、东方希望、华新水泥拟入选2019年度重庆市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
海螺集团超60%生产线达能效标杆水平,燃料替代率达25%以上!
滁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会见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军一行
黄冈亚东水泥将建一条7266t/d水泥熟料生产线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贵州省2024年创新型中小企业(第一批)拟认定名单的公示
山西关停退出一条2500t/d水泥熟料线
西藏:关于2025年度自治区绿色建材生产骨干企业名单的公示
成交总价超5.2亿!广东省8宗矿权成功竟出
水泥网视频:最高上调50元/吨!全国多地水泥价格相继推涨
水泥网视频:30元/吨:湖南长株潭等地水泥价格推涨
C30、C40混凝土配合比表与计算方法-最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明确退出!一批水泥熟料生产线要关停!
C25混凝土配合比-常用C25混凝土配合比图表
中铁、铁建、中交、中建中标76个大项目!
中铁十局中标7亿项目!
节能与新能源发展大会精彩回顾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水泥分析师李坤明:水泥行业能效现状与未来
最高上调60元/吨!多地继续推涨水泥价格
安徽铁鹏海豹水泥2500t/d熟料线超低排放提标技改项目总包招标!
水泥网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水泥市场运行分析与四季度展望
总额82.7亿元!多家工程局中标
农村自建房一方混凝土到底需要多少石子+沙+水泥+水?
中铁四局、中铁三局、中铁广州局、中铁二局等中标5个项目
[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在线学习平台\"善建e学\"7月4日盛大上线,开启终身学习新篇章!
C25混凝土配合比-常用C25混凝土配合比图表
C30、C40混凝土配合比表与计算方法-最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GB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即将实施,水泥企业应该怎么做?
天瑞水泥复牌!复牌后涨超1000%!
新国标发布,抽查细则有变!最新版水泥质量抽查细则发布!
金峰水泥1名员工死亡原因查明 董事长等拟被处理!
水泥网报告:2024年水泥市场运行分析与2025展望
新变化!涉及水泥质量的一个新标准一项标准修改单发布
冯存伟:以技术创新、担当自律促进绿色转型,实现效益环保双提升
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18.25亿吨 全口径降幅9.77%!
创新驱动,品质至上——江西万年青中热水泥赋能高端工程,领航新质发展
水泥网独家:GB/T21372-2024《硅酸盐水泥熟料》标准10月1日执行,差异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