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智聚力促进组合结构桥梁发展

——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技术论坛暨飞龙大桥现场观摩会在广西南宁召开

2023年9月9-10日,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桥梁》杂志社共同主办,广西路建集团、广西北投公路集团牵头承办的“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技术论坛暨飞龙大桥现场观摩会”在广西南宁召开。

论坛以“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造”为主题,关注并从事组合结构桥梁建设、绿色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企业代表及相关专家会聚一堂,为组合结构桥梁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开幕式——深度践行绿色智能建造理念

9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覃炳贤主持,他对来自全国各地交通行业的嘉宾和参会代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成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津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朱其东,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黄学军分别致辞。

成平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了发展绿色智能建造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工程建设行业突破发展瓶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智能建造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使各相关技术之间彼此融合,使设计、制造、施工、管理等环节更加信息化、智能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津维分享了近年来,广西在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通过广西绿色交通试点项目和智慧交通试点项目,着力打造以绿色交通和智慧交通为重要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朱其东在致辞时表示,大力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科研活动,推动国家级学会学术交流、科普活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智库建设等方面的活动落地广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新篇章贡献科协力量。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黄学军也提到:一直以来,坚持把创新桥梁技术、提升桥梁建造水平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先后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多座世界级桥梁的建设任务。下一步,也将推动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技术迈上更高台阶,为新时代交通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大会报告——组合结构桥梁未来的思想交锋

9日上午及10日,会议主旨报告及两个分论坛报告分别举行。报告人分别就组合结构桥梁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组合结构桥梁数字赋能及绿色低碳、信息化技术在桥梁及结构工程建造中的应用、绿色低碳建造关键技术研究、组合结构桥梁建设中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国内组合结构桥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与思路。

9月9日

1.周绪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

《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智能建造奠定了技术基础。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程建造技术的重点是人工智能技术,核心是机器学习,智能计算技术与工程技术融合。智能建造是在工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复杂建造工作的新型生产方式。

2.邵长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新时期组合梁桥的发展前景》

从工业化建造角度,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创新成果,深入分析中小跨度组合梁桥在组合结构技术上的适应性,以及大跨度组合梁桥在梁墩组合、多重组合等组合方式的技术特点与竞争力,并且重点论述了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技术特点、在大跨度梁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3.陈宜言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特聘大师、首席科学家

无预应力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装配式施工、造型美观和运维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主跨45~80米的连续梁桥,在大交通量路段架设立交桥或跨路线桥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场景。该桥型的优点已在主跨78米的福建连江鹅头溪大桥(施工中)和主跨72米的深圳彩田路跨线桥(已竣工)两座桥梁中得到充分体现,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桥型。

4.张云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飞龙大桥概念设计及实现路径》

通过飞龙大桥桥型设计方案的比选,阐述飞龙大桥桥型方案的思路来源、桥型设计方案比选,以及要解决限制当前波形钢腹板桥梁向超大跨径方向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从多个角度展示了飞龙大桥的设计理念及实现路径。

5.张坤球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飞龙大桥绿色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刚构桥,具有自重轻、避免腹板开裂、改善下挠、便于装配式施工等优点,发展迅速。飞龙大桥基于北斗系统的智能浮运系统、智能吊机、数字孪生技术等多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为200m级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绿色、智能、快速建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9月10日

6.石拓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办公室(BIM应用中心)副主任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拱智能化整体提升施工关键技术》

为实现钢管混凝土拱桥整体的精准化、智能化控制提升,借助有限元软件对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项目的关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运用BIM技术+多种监测措施形成监控体系,实现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发及应用,助力拱肋高精度合龙,为后续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7.刘彦辉 广州大学“羊城学者”特聘教授

《大跨桥梁抗震性能评估与试验研究》

大跨桥梁结构往往是交通生命线工程的关键节点,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仅会导致自身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整个路网或区域的震后应急救援,导致更大的间接经济损失。为研究大跨桥梁抗震性能评估与试验技术,提升大跨桥梁的抗震性能,通过广西飞龙大桥、港珠澳大桥、巴拿马运河三桥等工程实例,进行大跨桥梁的抗震、减隔震设计与试验研究。

8.万水 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建造技术研究进展》

通过总结近五年我国建造及建成的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了解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建造技术的最新进展,为后续的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设计与施工规范建设提供参考。

9.刘世忠 兰州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原寒旱区半装配式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温度效应研究》

为探究高原寒旱大温差区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温度场规律和温差效应,以兰州新区某新型CSW组合箱梁桥为背景,对组合梁温度分布进行了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桥梁的温差效应结果,有造成桥面板开裂的风险,可为该地区同类工程温度场分析提供借鉴。

为持续探索与实施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施工的创新做法,此次会议还设置了以“波形钢腹板桥梁创新与应用”和“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造”两个分会场。多位行业学者、专家、从业人员带来了《西北黄河流域特长联大跨径波形钢腹板桥梁设计建造实践与探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技术创新及跨径200米级技术难题》《安徽省钢混组合桥梁技术发展与实践》《主跨280m宽幅部分斜拉桥——培森柳江特大桥绿色快速建造关键技术》等主题报告。分享前瞻观点,解锁组合结构桥梁绿色发展的“创新密码”。

技术参观——飞龙大桥

大会期间,周绪红院士等专家学者深入北投集团直属企业北投公路集团投资建设、广西路建集团承建的飞龙大桥建设一线,观摩考察建设进展、四新技术应用情况等,探讨推动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设技术发展。

周绪红院士(右一)了解飞龙大桥建设现状

之后,与会代表们也一同前往飞龙大桥的建设现场,近距离感受这座跨江大桥的绿色科技魅力。

闭幕式——以科技创新赋予未来桥梁的更多可能

10日下午的闭幕式上,《桥梁》杂志社总编杨志刚在总结发言时真诚期盼:以智慧桥梁引领绿色创新发展,将赋予桥梁未来更多的可能。《桥梁》杂志作为促进桥梁科技发展的交流平台,还将继续集聚行业专家智慧,以极富价值创造力的科创思维,为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的绿色发展,奠定智慧的基石。

THE END
0.长江科学院成果简介:本项目属于水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与应用领域。蜗壳组合结构作为水电站厂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杂的受力特性直接关系到厂房结构安全和机组稳定运行,通过适当的工程措施调控结构的受力状态对于保障电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项目组历经15年时间,以我国水电站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充水保压和垫层蜗jvzq<84yyy4dt|wk0et0|shm{1nkepnphq52795
1.中心教师2项科技成果获2023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近日,2023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最终产生年度科学技术奖90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31项、二等奖54项。烟台大学联合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申报的《钢混组合大型复杂结构火灾力学性能研究创新与应用》,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jvzquC41nzyz0‚yw0gjv0ls1kplp1:5461734=3jvo
2.建筑语言范文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仿古建筑不但能够对我国传统建筑中的结构进行合理的继承,并能够优化建筑结构的实际性能,由古建筑的木结构和砌体结构,逐渐转向具有时代特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在此对仿古建筑结构造型不同形式进行优劣分析 : 3.1 木结构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7:84ivvq
3.常用来进行钢结构节点输出的软件是什么根据日本钢结构协会编写的《钢结构技术总览》一书,钢结构主体结构分为四类: 多高层建筑 包含:框架结构,支撑结构、框架-支撑结构,筒体结构,巨型结构。 小规模空间结构 主要指桁架结构。 空间结构-组合张拉结构 包含:空间网格,拱、穹顶,索结构、膜结构,杂交张拉结构。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4479:8ftvkimg8igvcomu8633361:;:
4.李古李古,香港大学博士,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者,现任广州大学“百人计划青年杰出人才”副教授、硕士生/博士后导师,曾在广东工业大学和香港大学任职,目前主要从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教育教学、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等工作。 主持/参与各类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 jvzq<84vo0m{j~3gfw4dp8nphq522@8155:40qyo
5.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及应用资料下载大全《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内容包括:概述、材料、基本设计规定、受弯构件的计算、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疲劳计算、连接计算、构造要求、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立即下载 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建议 “总量控制,包络设计”这八个字贯穿了培训的始终,是结构设计师始终强调的。 标签: 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jvzquC41yy}/ex6::0ipo8oj1c725?580jznn
6.OpenSees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模技术与应用3.4.1 钢管混凝土和钢骨(型钢)混凝土等组合柱建模 3.4.2 FRP-钢-混凝土新型组合柱建模 3.5 FRP 筋增强混凝土柱建模与分析(算例) 3.5.1 纵筋粘结滑模拟方法 3.5.2 FRP 筋增强混凝土柱建模方法 RC 梁柱节点和剪力墙的建模与分析 4.1 节点分析模型 4.2 OpenSees 中的节点单元 jvzquC41dnuh0lxfp0tfv8~493;28<:671gsvrhng1jfvjnnu1747;9362:
7.我院郭正兴教授团队研发装配式组合框架体系示范应用项目于苏州装配式组合结构新体系主要由4个核心技术组成,分别为高效梁柱连接节点、高效大跨填芯预应力双向叠合板、高效框架间钢板耗能装置和高效轻质夹芯保温外挂预制墙板。高效梁柱连接节点由外包防火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柱及梁端预埋H型钢接头的先张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梁通过栓焊连接组成,实现构件工厂同混凝土构件般预制,现场同钢结构般jvzquC41ek|jn7xgw0kew7hp1463385;255d3B=:7c995>571rghgv3jvo
8.专家详情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结构 2. 结构服役安全智能诊断 3. 高性能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工程结构快速加固 奖励荣誉: 1.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层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 2. 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复杂受力状态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3. 中冶集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jvzquC41etkt0~xvd0kew7hp1u€ey8x|fyekum|1czyb1U4786l9d=884d85;:8;hek1g=<958gg6mf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