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减震隔震
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频繁地发生地震事件,所以,其在建筑结构设计上的抗震性能要求会更加严苛。应在建筑设施的抗震性施工中选择相应的隔震减震措施,更好地降低建筑设施在遭受地震时的损坏程度。在构建高层建筑设施时,应综合性地探究建筑设施自身的抗震问题,合理地使用相应的抗震措施,使其可在较长时间中抵御地震。建筑施工单位必须注重地震防范工作的开展,采取不同种类的结构更好的抗震减灾,吸取大量的地震能,把地震的损害程度调控至最低。
1 高层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概述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存在的问题
2.1 隔震减震支座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隔震减震支座深受抗震墙的影响,所以在设计隔震减震墙的过程中,需要秉持分散的设计原则,不可在高层建筑设施的周围布置隔震减震墙,那样会无形中增大抗震墙产生的倾覆力,同时还会影响到隔震减震支座做功状态。需要在受力数值大的区域安装抗震减震支座,结合相关支座设备提升整体质量,最大程度地完成各种减震措施的效果提升,保证其可以提升建筑物质量。
2.2 建筑设施的走向
地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所引发的。对此,在开展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时,必须注重分析地质结构,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影响到房屋建筑设施的使用状态,很容易产生房屋倒塌的问题。应调整好地震房屋的实际振动方向,确定好高层建筑设施的地址,结合该建筑设施的实际地质水文条件,使建筑设施的走向可以和震向保持彼此垂直,不能让建筑设施和震向相持平。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建筑设施的走向和震向互相平行,就会增大建筑设施倒塌的风险,保持垂直关系的建筑设施倒塌的概率会较小。一旦高层建筑设施选址和震向相持平,则在发生地震时该建筑设施所产生的震动幅度就会较大,其所受到的地震波影响也较大。
2.3 高层建筑结构选择
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措施
3.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隔震措施
高层建筑设施的隔震措施具有多样化的特性,为实现最大的隔震效果,应与隔震措施相结合,开展隔震层的设计工作,根据施工的地质地貌特征等,选择相应的隔震材料,并在相应的位置上设置好隔震措施。
3.1.1 特殊材料地基隔震措施
地基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主要是因为地基会直接接触地震,同时还是地震波的直接受力区域,所以,需要做好地基的隔震处理,对基础的部分开展特殊化的处理工作,做好垫层的铺设工作,更好地降低地震波给建筑设施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种处理措施的使用历史悠久,主要是借助消耗地震能量的形式,切实地保障建筑设施的安全稳固状态。在做垫层时,通常会使用砂及粘土一类的物质。
图1 建筑基础隔震
3.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减震措施
3.2.1 新建建筑设施结构减震措施
3.2.2 已建成建筑物的抗震加固
对于地震的对抗而言,建筑物不仅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完成相关的减震措施添加,同时随着建筑物的使用,其质量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后期添加减震和抗震措施也是较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就当前的后期减震措施而言,需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的质量提升,并且在当前的建筑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相关的减震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减震措施的效果会出现减低,所以不断地进行整体更换才能提升整体的使用效果,以达到抗震效果的整体提升,使其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4 减震隔震构造措施
5 维护及保养措施
对于减震隔震构造而言,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改变和维护,以目前的减震措施为例,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减震措施的相关效果在逐渐降低,需要进行定期更换,经过长时间使用的建筑物减震措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应结合各种相关方法对实际情况进行整体的探究,了解相关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体的更换,同时制订定期的维修计划,确保整体工作的状态和稳定性,最大程度地保证建筑质量的提高。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陈卓。桥梁设计在市政工程的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