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伦土压力理论的比较

库伦于1776年根据研究挡土墙墙后滑动土楔体的静力平衡条件,提出了计算土压力的理论。

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

(1)挡土墙是刚性的,墙后填土是无黏性土;

(2)滑动破坏面为一通过墙踵的平面;

(3)三角形滑动楔体为刚体;

(4) 滑动楔体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根据三角形土楔的力系平衡条件,求出挡土墙对滑动土楔的支承反力,从而解出挡土墙墙背所受的总土压力。

2. 库伦主动土压力

库仑主动土压力的一般表达式:

库仑主动土压力强度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

主动土压力的作用点在距墙底H/3处。

3. 库伦被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的推导,与推导主动土压力公式相同,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移向填土,当填土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便可求得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为

4. 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伦土压力理论的比较

(1)朗肯土压力理论

1)依据: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2)概念明确、计算简单、使用方便;

3)理论假设条件;

4)理论公式直接适用于黏性土和无黏性土;

5)由于忽略了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小。

(2)库仑土压力理论:

1)依据:楔体的静力平衡条件;

2)理论假设条件;

3)理论公式仅直接适用于无黏性土;

4)考虑了墙背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并可用于墙背倾斜,填土面倾斜的情况。但库伦理论假设破裂面是一平面,与按滑动面为曲面的计算结果有出入。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知识点:库伦土压力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6人已点赞

全部回复(2)

挺好的材料,学习一下!

挺好的材料,学习一下!

主题

回复

结构资料库

41.27 万条内容 · 41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1.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土压力理论是英国学者朗肯(Rankin)1857年根据均质的半无限土体的应力状态和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应力条件提出的。在其理论推导中,首先作出以下基本假定。 (1)挡土墙是刚性的,墙背垂直; (2)挡土墙的墙后填土表面水平; (3)挡土墙的墙背光滑,不考虑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力。 把土体当作半无限空间的弹性体,而墙背可假想为半无限土体内部的铅直平面,根据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求出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THE END
0.朗肯土压力和库仑土压力的异同点.pdf态,并在这种情况下导出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朗肯在其基本 理论推导中,作了如下假定:墙是刚性的,墙背铅直;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墙背 光滑,墙背与填土之间没有摩擦力。 (2)库仑土压力理论:是从研究挡土墙墙后滑动楔体的静力平衡条件出发的,其 假定填土为均匀的砂性土,滑动面是通过墙趾的二组平面,一个沿墙背面,另一 个产生在土体中的平面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2621@5663;53?82287677xjvo
1.朗肯土压力理论朗肯土压力理论 1 1857年英国学者朗肯(Rankine)研究了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平面应变时达到极限平衡的应力状态,建立了计算土压力的理论。由于其概念明确,方法简便,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朗肯理论的基本假设: (1)墙本身是刚性的,不考虑墙身的变形。 (2)墙后填土延伸到无限远处,填土表面水平。jvzquC41ddy/ex6::0ipo8yjtgge/:5578?1:66/3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