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认证主体:伍**(实名认证)

IP属地:四川

下载本文档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关于地震烈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基本烈度是某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B.场地烈度是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基本烈度C.罕遇地震烈度对应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3%的地震烈度D.多遇地震烈度对应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2.下列结构体系中,抗震性能最差的是()。A.框架-剪力墙结构B.纯框架结构C.筒体结构D.剪力墙结构3.反应谱理论中,“设计反应谱”的形状主要取决于()。A.地震震级、震中距B.场地类别、地震分组C.结构阻尼比、自振周期D.结构质量、刚度分布4.某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为25m,设防烈度8度(0.2g),场地类别为II类,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结构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应不小于()。A.0.016B.0.024C.0.032D.0.0405.关于结构延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延性越好,结构在地震中吸收能量的能力越强B.提高延性可通过控制构件的破坏形态(如“强剪弱弯”)实现C.延性系数为结构极限位移与屈服位移的比值D.延性要求仅针对非结构构件6.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满足的是()。A.结构高度不超过40mB.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C.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D.结构基本周期大于1.4倍场地特征周期7.框架结构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是为了()。A.避免柱先于梁破坏,保证结构形成“梁铰机制”B.提高柱的抗剪能力C.减少柱的轴压比D.增加梁的配筋率8.某多层砌体房屋,设防烈度7度(0.15g),其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应为()。A.180mm×180mmB.240mm×180mmC.240mm×240mmD.300mm×240mm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建筑抗震“三水准”设防目标的具体内容,并说明“两阶段”设计方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2.结构自振周期对地震作用计算有何影响?如何通过调整结构布置减小自振周期?3.框架结构中,为何需要控制柱的轴压比?轴压比限值与哪些因素有关?4.简述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至少列出4项),并说明其作用。5.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有何区别?规范对时程分析法的使用有哪些要求?三、计算题(共44分)1.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6分)某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G₁=G₂=1200kN,G₃=1000kN(G₁为底层,G₃为顶层);结构基本周期T₁=0.5s;设防烈度8度(0.2g),场地类别II类,地震分组第一组;阻尼比ζ=0.05。(1)计算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ₑk;(2)计算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ᵢ(i=1,2,3)。2.框架柱轴压比验算(14分)某框架结构底层中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_c=14.3N/mm²);设防烈度8度(0.2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柱的计算长度l₀=4.5m,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轴力标准值N_G=1800kN,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力标准值N_E=600kN(拉压均考虑,取不利组合)。(1)计算柱的轴压比;(2)判断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一级框架柱轴压比限值为0.7)。3.梁端箍筋加密区设计(14分)某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mm×600mm(b×h),抗震等级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_t=1.43N/mm²),箍筋采用HRB400级钢筋(f_yv=360N/mm²)。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280kN,梁净跨l_n=6.0m,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_Gb=80kN。(1)计算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长度;(2)验算箍筋配置是否满足抗剪要求(已知已配双肢箍筋Φ8@100,A_sv=101mm²)。答案一、选择题1.C(基本烈度为50年超越概率10%,对应多遇地震为63%,罕遇地震为2%~3%;场地烈度是场地条件调整后的烈度,但非简单调整基本烈度,故C正确)2.B(纯框架结构抗侧移刚度小,抗震性能弱于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3.B(设计反应谱由场地类别、地震分组确定特征周期,阻尼比影响谱值大小)4.B(8度0.2g时,II类场地、结构高度≤24m,剪重比≥0.024;25m接近24m,按0.024取值)5.D(延性主要针对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需满足变形协调)6.D(底部剪力法适用于T₁≤1.4T_g的结构,若T₁>1.4T_g需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7.A(强柱弱梁确保梁先于柱屈服,形成延性较好的梁铰机制)8.B(7度时,构造柱最小截面为240mm×180mm)二、简答题1.三水准目标:(1)小震不坏: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63%)下,结构弹性变形,无损坏;(2)中震可修:设防烈度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下,结构弹塑性变形,经修复可使用;(3)大震不倒:罕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下,结构严重弹塑性变形,不倒塌。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设计(承载力验算+弹性变形验算),实现“小震不坏”和“中震可修”;第二阶段: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如层间位移角),确保“大震不倒”。2.影响:结构自振周期T₁与场地特征周期T_g的关系直接影响地震影响系数α₁(α₁=η₂(T_g/T₁)^γα_max,T_g<T₁≤5T_g时);T₁接近T_g时,结构易发生共振,地震作用增大。调整方法:增加结构刚度(如增大构件截面、采用剪力墙或支撑);减少结构质量(如采用轻质材料);优化结构布置(避免刚度突变)。3.控制轴压比原因:轴压比过大时,柱的延性显著降低,地震中易发生脆性破坏(如压溃);较小的轴压比可保证柱在地震中产生塑性铰并耗散能量。限值影响因素:抗震等级(等级越高,限值越小)、结构类型(框架柱限值严于框架-剪力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强度越高,限值可适当放宽)。4.构造措施及作用:(1)构造柱:与圈梁形成“弱框架”,约束砌体变形,提高整体性;(2)圈梁:增强楼层平面刚度,防止墙体开裂,传递地震力;(3)楼屋盖拉结:如板端伸入墙内长度≥120mm,避免楼板脱落;(4)楼梯间加强:增设构造柱、加大圈梁截面,防止楼梯间倒塌;(5)墙体约束:如门窗洞边设钢筋混凝土框,减少局部破坏。5.区别:反应谱法:基于设计反应谱计算地震作用,简化为等效静力荷载,适用于大多数规则结构;时程分析法:输入实际或人工地震波,直接计算结构时程响应,更准确但计算复杂,适用于特别不规则或重要结构。规范要求:(1)甲类建筑、特别不规则的乙类建筑需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2)输入的地震波应不少于2组实际波和1组人工波,且其平均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在主要周期段的误差≤20%;(3)时程分析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反应谱法结果的65%。三、计算题1.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ₑk: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度0.2g时,α_max=0.16;场地II类、第一组,特征周期T_g=0.35s;结构基本周期T₁=0.5s>T_g,且T₁≤5T_g(0.5≤1.75),故地震影响系数α₁=η₂(T_g/T₁)^γα_max;阻尼比ζ=0.05,η₂=1.0,γ=0.9;α₁=1.0×(0.35/0.5)^0.9×0.16≈0.117;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ₑq=0.85(G₁+G₂+G₃)=0.85×(1200+1200+1000)=0.85×3400=2890kN;Fₑk=α₁Gₑq=0.117×2890≈338.13kN。(2)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Fᵢ:Fᵢ=α₁GᵢHᵢ/ΣGⱼHⱼ(Hᵢ为楼层高度,假设层高均为3m,则H₁=3m,H₂=6m,H₃=9m);ΣGⱼHⱼ=1200×3+1200×6+1000×9=3600+7200+9000=19800kN·m;F₁=338.13×(1200×3)/19800≈338.13×3600/19800≈61.48kN;F₂=338.13×(1200×6)/19800≈338.13×7200/19800≈122.96kN;F₃=338.13×(1000×9)/19800≈338.13×9000/19800≈153.69kN(注:因T₁=0.5s≤1.4T_g=0.49s不成立,需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δₙ=0.08T₁+0.07=0.08×0.5+0.07=0.11,故F₃’=F₃+δₙFₑk=153.69+0.11×338.13≈153.69+37.19≈190.88kN;但原计算中T₁=0.5s>1.4T_g=0.49s,需修正,最终F₁≈55.3kN,F₂≈110.6kN,F₃≈172.2kN,此处以规范公式为准)。2.框架柱轴压比验算(1)轴压比计算:轴力设计值N=1.2N_G+1.3N_E=1.2×1800+1.3×600=2160+780=2940kN(重力荷载分项系数1.2,地震作用分项系数1.3);柱截面积A=500×500=250000mm²;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_c=14.3N/mm²;轴压比μ_N=N/(f_cA)=2940×10³/(14.3×250000)=2940000/3575000≈0.82。(2)判断:一级框架柱轴压比限值为0.7,计算值0.82>0.7,不满足要求(需增大柱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3.梁端箍筋加密区设计(1)加密区长度:二级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取max(2h_b,500mm)=max(2×600=1200mm,500mm)=1200mm。(2)抗剪验算:梁端剪力设计值V=280kN;剪跨比λ=l_n/(2h₀)=6000/(2×565)=5.31(h₀=h-a_s=600-35=565mm),λ>3,取λ=3;混凝土抗剪承载力V_c=0.42f_tbh₀/λ=0.42×1.43×250×565/3≈0.42×1.43×250×188.33≈0.42×1.43×47082.5≈0.42×67328≈28278N≈28.28kN;箍筋抗剪承载力V_sv=0.8f_y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下列哪种结构形式延性较好,在地震区优先选用?()A.下列哪种结构形式延性较好,在地震区优先选用?( ) A. 铰接框架 B. 偏心支撑框架 C. 刚接框架 D. 框筒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杀球时应以肘关节为轴发力击球。( ) A. 对 B. 错 问答题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数4)20毫升,与过量氧气混合充分燃烧,燃烧所得气体产物通过浓H2SO4jvzquC41yy}/rypcq0ipo8|cpiqf1mfcp1=ghm8g24ib4m9e44g:4AhdeelccBgg8h
1.建筑抗震设计20231208103927.pdf10、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A. 结构总体延性 B. 结构楼层的延性 C. 构件的延性 D. 关键杆件的延性 错误:【D】 11、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A. 液化土层的厚度 B. 液化土层的深度 C. 液化指数 D.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临界值 错误:【C】 12、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51732A4:29917?5382672:90ujzn
2.建筑抗震设计(新).docx250mm 错误:【B】 45、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A.? 结构总体延性 B.? 结构楼层的延性 C.? 构件的延性 D.? 关键杆件的延性错误:【D】 46、在地震区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要求是合理的。? A.? 不应在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地 下载文档 收藏 分享 赏 0您可能关注的文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8128661@5622;52=92277277xjvo
3.07建筑结构抗震A卷答案()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B、自振周期T1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C、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D、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参考答案:C6.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A、大偏心受压构件B、小偏心受压构件C、剪切破坏D、扭转破坏参考答案:B7.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jvzquC41yy}/5?5fqey/pny1fqi02l8:69=677mvon
4.与抗震设计有关的结构和构件的分类及结构影响系数自由度 体系 在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响应影响的分析,提出一个比较完整 的面向 地震力计算和抗震设计的抗侧力 体系,构件,连接节点和截面的分类体系,并与结构影 响系数相联系.为与现行的小震地震力概念协调 ,又能够考虑钢结构延性好 ,对地震作用的削减更大的特点 ,引入地震延性调整系数 ,与结构和 构件的分类配套应用jvzquC41lcif0lmf0gjv0ls1QC5qfoiqy0gtrDUkfC329<25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