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刘**(实名认证)
IP属地:海南
下载本文档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一、总则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其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为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工程质量,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活动,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以及相关的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临时用电等环节。所有参与施工的单位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施工。二、基本规定2.1责任制与交底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针对具体施工部位和工艺,做到全员覆盖,并履行签字手续。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工况变化,及时进行补充交底。2.2人员资质与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如焊工、起重工、电工、架子工等)必须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参加复审。普通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未经培训或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或独立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施工设备。2.3个人防护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帽,按规定系好安全带(在高处作业时)。根据作业类型,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尘口罩、反光背心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或赤脚、赤膊进入作业区。2.4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危险区域应设置围挡或警戒带。施工材料、构件、设备应堆放有序,不得占用安全通道。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消防设施、排水系统等应符合相关标准,并保持良好状态。夜间施工应有充足的照明。2.5环境与气象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扬尘、噪音和废水排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暴雨、雷电、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和露天焊接作业,并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雨后复工前,应对脚手架、模板支撑、基坑边坡等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施工。三、模板工程安全技术3.1模板设计与验算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应保证模板及其支撑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高支模系统应进行专项设计和验算,并组织专家论证。3.2模板制作与安装模板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不合格或已损坏的材料。模板制作应保证尺寸准确,拼缝严密。安装模板时,应遵循自下而上、分层搭设的原则。支撑系统安装应牢固可靠,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设施,防止倾覆。3.3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方可进行,严禁提前拆模。拆除顺序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除区域应设置警戒区和警示标志,派专人监护,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拆下的模板和配件应及时清理、堆放整齐,严禁随意抛掷。四、钢筋工程安全技术4.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场地应平整坚实,设置必要的加工平台和防护设施。钢筋切断、弯曲、调直等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机械设备,严禁超负荷或违规操作。加工好的钢筋应分类堆放,标识清晰。4.2钢筋运输与绑扎钢筋搬运时,应注意配合,防止碰撞、碾压或坠落伤人。多人抬运钢筋时,应步调一致,起落有序。绑扎钢筋时,应站在稳固的操作平台或脚手架上作业,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高处绑扎钢筋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或使用高空作业车,严禁在未固定的钢筋上行走或作业。4.3钢筋连接钢筋焊接作业时,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场地应保持通风良好,设置灭火器材。焊接前应检查焊机、焊具及线路是否完好,接地是否可靠。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进行焊接作业。钢筋机械连接(如套筒挤压、直螺纹连接等)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连接质量和操作安全。五、混凝土工程安全技术5.1原材料储存与运输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堆放场地应平整硬化,并有防雨、排水措施。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分批堆放,防止受潮变质。混凝土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后,应遵守现场交通管理规定,慢速行驶,注意避让行人。5.2混凝土搅拌与输送混凝土搅拌站(机)应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安装应稳固,接地可靠。操作人员应熟悉搅拌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混凝土输送泵(车)的安放应平稳,支撑牢固,泵管连接应紧密可靠,严禁在泵管上站立或行走。泵送作业时,应随时检查泵管有无堵塞或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停机处理。5.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浇筑作业应按施工方案进行,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使用振捣器时,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振捣器的电缆不得有破损,严禁湿手接触电源开关。在高处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作业平台,设置临边防护,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混凝土养护期间,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在养护区域内行走或堆放重物。六、高处作业安全6.1作业平台与通道高处作业应搭设牢固的作业平台,平台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不得有探头板。临边作业应设置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规定值,栏杆底部应设置挡脚板。施工现场的通道应畅通无阻,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6.2攀登与悬空作业作业人员应使用合格的梯子或登高用具,严禁攀登脚手架、模板支撑或其他非规定通道。悬空作业时,必须系挂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严禁在无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悬空作业。七、起重吊装安全起重吊装作业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实施。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装前,应对起重机械、吊具、索具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使用。吊装作业时,应设置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吊装重物时,应平稳操作,严禁超载、斜吊或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体。八、临时用电安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保”制度。配电箱、开关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不易碰撞的地方,并应有防雨、防尘措施。九、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施工单位应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设备设施安全状况、现场文明施工等。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整改合格后方可复工。十、附则本规范未尽事宜,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