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监理必须掌握的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检查及预防知识

Ruixin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Co.,LTD

我们都知道,钢筋混凝土是我们日常监理工作接触最多的施工工序,钢筋及混凝土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验收钢筋时经常可以见到各种类型的钢筋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质量通病,混凝土验收时经常发现存在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尺寸偏差、裂缝等质量通病,轻则影响美观,重则有损于结构物的安全功能。这些质量通病常见,我们不能认为这是不能避免的,我们监理在日常检查验收时必须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整改,总结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管桩桩身倾斜

防治措施

⑴、施工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能使用。

⑵、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

⑶、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层情况、基础形式、布桩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并限制打桩速率,并优化打桩的施工方向和顺序路线,并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先高后低、若桩较密集,宜自桩群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工,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可从毗邻建筑物处开始沉桩。

⑷、桩机进场前先平整场地,使打桩机(静压桩机)底盘保持稳定和水平。

⑸、为防止桩机下陷而造成桩身倾斜、桩机挤压导致偏移等影响施工质量问题及施工安全隐患,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局部回填平整,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其达到打(压)桩施工要求。

⑹、开挖前应分均匀进行,必须加强维护措施,防止土体侧压力对桩身上产生附加弯矩而导致桩身偏斜。

⑺、施工前应清除地下障碍物(如墓穴、地下废旧建筑物等)。

防治措施

⑴、对桩身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测量管桩的外径、壁厚、桩身弯曲度等有关尺寸,并详细记录,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

⑵、管桩外径300-400mm的桩叠层不宜超过5层,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2道垫木,垫木分别位于据桩端0.21倍桩长处,底层最外缘管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管桩达到设计强度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及打桩。

⑶、合理安排压桩线路,预防压桩机侧向挤压已完成的管桩。

⑷、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进行清理,必要时对每个桩位采用钎探方法查明。

⑸、应保证施工场地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让桩机行走或施打过程机身平稳不晃动。

⑹、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⑺、土方开挖应沿桩周边分层均匀进行,防止土体侧压力导致桩身断裂。

⑻、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防治措施

⑴、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好扳距大小。

⑵、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需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四、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

施工不规范

防治措施

⑴、钢筋加工前应首先检查机械设备状况,及时更换不合格刀具;指定专人检查并处理不合格的钢筋切口后,再交付滚扎加工。

⑵、配备经检测合格的力矩扳手,并做好施工和质量技术交底。

⑶、直径≥30mm的钢筋宜用切割机切割。

防治措施

⑴、电渣压力焊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接线端应连接紧密,确保良好导电。

⑵、焊接夹具应具有足够刚度,夹具型式、型号应与焊接钢筋配套,上下钳口应同心,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便利,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备齐全。

⑶、电渣压力焊工艺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钢筋应同心,且不得晃动;

②引弧可采用直接引电弧法,或铁丝圈(焊条芯)引弧法;

③引燃电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上钢筋端面插入液态渣池约2mm,转变为电渣的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熔渣;

④接头焊毕,应稍作停歇,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敲去渣壳后,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当钢筋直径为25mm 及以下时不得小于4mm;当钢筋直径为28mm 及以上时不得小于6mm。

防治措施

⑴、钢筋端头弯折应调直,钢筋下料宜采取锯割或其它措施对钢筋端面进行平整处理。

⑵、闪光对焊时,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⑶、变压器级数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焊机容量以及焊接工艺方法等具体情况选择。

⑷、HRB500 钢筋焊接时,应采用预热闪光焊工艺。当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发生脆性断裂或弯曲试验不能达到规定要求时,尚应在焊机上进行焊后热处理。

⑸、在闪光对焊生产中,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防治措施

⑴、钢筋电弧焊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确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⑵、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良好。

⑶、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

⑷、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 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八、墙、柱竖向钢筋偏移

防治措施

⑴、增加定位箍筋(或限位钢筋)固定主筋,必要时定位箍筋(或限位钢筋)用点焊或多道绑扎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⑵、设置定位箍筋框用于控制钢筋位移,定位箍筋框分内控式和外控式两种,置于柱顶的定位箍可周转使用。

⑶、墙钢筋采用定位梯进行控制,保证墙两排钢筋的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

⑷、楼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轴线复线及边线检查,以保证柱、墙模板上口位置准确。

⑴、控制保护层措施要合理,竖向、水平、悬挑结构、单层或双层钢筋,要依据钢筋直径大小,合理安放水泥砂浆垫块、塑料限位卡、铁凳、支架或定位卡具,垫块(卡子)的厚度尺寸、位置、间距、数量应确保混凝土振捣不位移、不脱落。

⑵、浇筑混凝土采用“后退法”,严禁采用“前进法”。当浇筑特殊构件或实际确实需要在刚浇筑好的混凝土上行走时,必须采用胶合板铺设在混凝土上,所有的操作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全部完成。

⑶、浇筑混凝土时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在安装好的钢筋上踩踏;在浇筑混凝土时,派专职钢筋工进行护筋,发现钢筋被踩踏移位时,及时进行修整。

防治措施

⑴、从上到下样模,梁柱结合处根据梁截面尺寸在整块木模上精确开槽,减少梁柱结合处接缝数量。

⑵、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固,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好。

十一、楼板模板拼缝缝隙过大

防治措施

⑴、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制作模板拼装。

⑵、安装时控制好平整度,拼缝连接要严密。

十二、后浇带支撑不规范

防治措施

⑴、梁板模板支设时,在后浇带两侧利用双立杆和顶托将两侧模板和支撑断开,使后浇带模板及支撑形成独立体系,确保支撑不被拆除(避免二次支撑加固)。

⑵、后浇带混凝土未浇筑前宜有保护钢筋的措施,可用模板封闭遮盖保护钢筋。

防治措施

⑴、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保护层垫块、支架、马蹬筋、撑条等设置数量要足,位置要准,并固定牢固。

⑵、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

⑶、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⑷、混凝土自由差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防治措施

⑴、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要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⑵、混凝土浇筑时间要适宜。

⑶、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斜槽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⑷、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s。使用内部振动器时,振动棒应垂直插入,并插入下层未初凝的混凝土内50~100mm,以促使上下层混凝土相互结合良好。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⑸、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十五、现浇结构混凝土楼梯

踏步尺寸不均匀、观感质量差

防治措施

⑴、加强施工尺寸和标高控制,确定楼梯第一步和最后一步阳角位置,拉通线,在斜线上等分梯段,确保踏步的阳角在一条直线上,支撑要稳固。

⑵、可使用定型楼梯模板。

⑶、楼梯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后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⑷、加强混凝土养护及成品保护(封闭)。

十六、现浇结构同条件混凝土

养护方法错误

防治措施

⑴、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使用定制的钢筋笼把试块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同时养护。

⑵、严格执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的原则,即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THE END
0.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12篇(全文)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精选12篇)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 第1篇 后浇带是现浇钢筋砼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一种临时施工缝, 是为克服不利因素而设置的。它与通常设置的永久性的伸缩缝、沉降缝相比有其独到的优点———结构完整、立面完整、能更好地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现行各种设计规范、施工规范以及建筑施工手册等, 由于出自不同的规范编写组 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9{k7ww0jvsm
1.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28页)钢筋混凝土监理细则 工程重点、难点及监理措施 该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包括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在质量控 制方面,重点关注钻孔灌注桩、单桩基础、主体结构(二次结 构圈梁、构造柱、过梁)工程和防水工程。在安全管理方面, 重点关注模板工程、施工用电和垂直运输等。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87:1@5832742;82287357xjvo
2.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根据对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程序,作为监理人员必须对该结构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和混凝土浇筑之后的质量严加控制,才能确保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所以,文章就如何做好这类工程的质量管理,提出了建议和看法。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管理,这是工程项目监理jvzq<84o0ojfy3pgv5tqoyyctkSgji0rjv@kmB465>: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监理控制通过多年来监理的经验和掌握的实例,提出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监理控制的一些措施。 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 2 种,在不同jvzquC41yy}/hjsrwuugv7hqo1vsqsjev1pe1=>;6:4ivvq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及对策分析摘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核心难点在于现场的拼装施工,现场施工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种类繁杂而多,要想顺利完成既定的质量、安全及工期目标,就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特别是针对现场施工的核心技术管理。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监理控制要点 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7227671;53;2=/j}rn
5.钢筋工程监理控制要点范文要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及相关关于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图集中有关钢筋构造措施的规定。 2、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方对钢筋的下料、加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要求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翻样,且监理人员应亲自到钢筋加工场地,注意对已成型的钢筋半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56>/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