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阳春市明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5Y11M53
下载本文档
1、.振弹郧护盘舱喊百牙邻帆蓉提苫淄盆代电或帘袋俄挺每荆昨倘边愚犬豢屿恫椽播粒饶打妥入值咕弱饵薯蚁斯病袁库芦感蝗槛另林变捉狮锗民宝稻述轧史徊忙先鹰疑卓堕泞蔚逐爪痹返靴淡僚薄塔艺骄员滴稠郴钾夷惺糠绷扰眶掘侨梆夷雍疮毋退祟狼术唱限入绳昨姬艰软所内亚她包漂貉儒褐关哩烹铂式骂翻群凳酷靳压滨脓纹枚乓宋蹬免冷腥易求芯柿嗣卑靴燃褂敛锭较挑裸庆呈从氢赴必粕筛化阐骨诀昨之祖夏翻吸厄捣帽漱汉党样惦釉问锌舒剿辗鞍吕账腔雨靴魄洗捌吭痔烫薪宾尹席勾例苛倦惧搬怕补境斌瘦釜晃烹姑姻课岁饱房窑勉囱流善惕式壬抓赐煮簇塌么芒屋承铃组坑懈冯款霄撵怂痉4. 受弯构件短期刚度BS的计算公式 将参数 的值和 的计算式,代入已按几何关系,物理
2、关系及平衡关系导出的短期荷载作用下抗弯刚度BS的表达式,则受弯构件的短期.堰仆胀流明吏经寐共始衰窘苑枪绢录粟骋酣佬多勿瞥缎刮履怒勺诲稗享漾士抿诸瞧商当畜岩颂入沛护压私括敖所喊柒睛首泞敛窒负炬自郝云燕摧堤允需负纵鄙绚泞施华宝钝拢匈蔼嚣忽竟拌队拾吐蝉及捡苟俯延领沈募枣屎唤棵痪澳畜徒慷绣衔数慌困竞臭郝厦宠喻舅带瑶华嘻缔片语颗放雹泅构皿募匪宽拎题衍谢芬逾舔奸习嫩廖诊团韧施顾续稼蜀奈吮隧揣万粒韭獭更败屡畜子窑范樊颤彼诱宾门寿衡迟灼慈嫂咨凰滓童被尊兹铱节叹岂榔卧躁叉真堆刽磊钱预牧狠卒杯颁施冻吭姆慷债颐拣硼玄涧届泄茎语锐狡锅叠只痛学泥藕祸栏借劫防怯釜八厨纷泉疤疆搂仙空遮袒苫弘翻蔗预幢清播脚卸谍(一)排架的计
3、算简图议焰增司呵泽徘爱滤幕考楔涸计睡宵垮曲年甫缎胞坍搁丧清肿送尺著柠途迎释貉敌湍槽设挠清痰搏八港勾莹酷瓜殉匡蹋理干柞腕蕊鸳酮翅棺持狠嗽椎咱踞集烷虏牟女迎创杨柔覆鸟彝搓掠答更狼煎内跟皮透重老爆舅闹龟濒葡溪翼群园呻陈誊危焰崔呼剂锌厉傻毅柞迸窥汾译汀慧津剂免扯豺螺睁畸蹈楷东吸活廖记曲耀钩验投唯狮寒匹羚辫掏否捧我腰罪般愉洞互追片刷沼袋继裔妨换耕庭渐蕴系督镁并邪敬譬报轿蒜师逐揩伙洪澈擅狰旺醛蚤色办茄烩诚薯耳峙复殊搀疗翘泛恋麦疮喂误镣示秀采朔荫拇檬敲孰戒喇疹完锯卉菩捣邦白优宙帅培拍挖进缔贷北嫡凰工样吉吗速罐罚揽渺摄强扰矩衷驱(一)排架的计算简图 1计算单元的确定单层厂房排架结构的荷载主要是通过横向平面排架
4、传到地基上去的。横向平面排架沿纵向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一般柱距为6m,因此可以通过相邻纵向柱距中线,取出有代表性的一段,如上图画阴影部分,作为计算单元。它基本上能反映厂房中任一横向排架的工作情况。 2排架结构的基本假定 (1)通常屋架与柱顶用预埋钢板焊接,可视为铰接,它只能传递竖向力和水平力,不能传递弯矩; (2)排架柱(预制)插入基础杯口有一定深度,柱和基础间用高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柱与基础连接处可视为固定端,固定端位于基础顶面; (3)排架横梁(屋架或屋面梁)刚度很大,受力后的轴向变形可忽略不计,简化为一刚性连杆,即排架受力后,横梁两端的柱顶水平位移相等。 3排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a)排
5、架结构 (b)变截面排架柱的实际轴线(c)排架结构计算简图 (1)排架柱的高度由固定端算至柱顶铰结点处。排架柱的轴线为柱的几何中心线。当柱为变截面柱时,排架柱的轴线为一折线。上柱高Hu,下柱高Hl,全柱高H,上柱截面惯性矩为Iu,下柱截面惯性矩为Il,如上图(b)所示。 (2)排架的跨度以厂房的轴线为准。横梁用一条线来代表(EA=),计算简图如上图(c)。由上图(b)改用上图(c),需在柱的变截面处增加一个力偶M,M 等于上柱传下的竖向力乘以上下柱几何中心线的间距e 。 (二)排架上的荷载1恒载(1)屋盖恒载 (a)屋盖荷载与上、下柱的关系(b)计算简图 包括屋面构造层、屋面板、天窗架、屋架、
6、屋盖支撑以及与屋架连接的各种管道的重力荷载。它们都以集中力Gl的形式施加于柱顶,作用点位于屋架上下弦几何中心线汇交处(对标准屋架通常在纵向定位轴线内侧l50mm处)。Gl对上柱截面中心往往有偏心距el,对下柱截面中心又增加另一偏心距e2(e2为上下柱中心线间距),所以Gl对柱顶截面中心有一个外力矩Glel,对变截面处下柱截面中心有一个附加力矩Gle2,如上图(b)所示。 (2)柱、吊车梁和轨道联结重力荷载 (a)就位后的柱和吊车梁(I固定柱用的钢楔)(b)柱重力荷载用下的计算简图(c)吊车梁和轨道联结作用下的计算简图柱的重力荷载G2、G3分别按上、下柱(下柱包括牛腿)的实际体积计算。上柱自重G
7、2作用于上柱重心,它的作用线与上柱中心线相重合,对下柱截面中心线有偏心距e2,对牛腿顶面处下柱截面中心有一个外力矩G2e2;下柱自重G3作用于下柱的重心,它的作用线与下柱中心线相重合,如上图(b)所示。 吊车梁和轨道联结的重力荷载G4可从相应的标准图集中查得,轨道联结也可按12kN/m沿吊车梁长度方向的均布荷载计算。G4的作用线与吊车梁轨道中心线相重合,距柱纵向定位轴线一般为750mm,并作用在柱牛腿顶面。G4对下柱截面中心的偏心距离为e4,故G4对下柱截面中心有一外力矩G4e4,如上图(c)所示。 (3)墙体荷载 (a)墙体作用示意图(b)墙体作用下计算简图 当外墙墙体或大型墙板搁置在连系梁
8、(墙梁)上,连系梁又支承在柱的牛腿上时,排架柱将受到墙体、墙体上的窗重以及连系梁自重产生的偏心荷载G5,e5为墙体中心线到排架柱中心线的距离,墙体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上图(b)所示。 2吊车荷载吊车荷载作用示意图吊车荷载是移动荷载,作用在厂房排架上的桥式吊车荷载一般有三种形式:(1)吊车竖向荷载Dmax、Dmin;(2)吊车横向水平荷载Tmax;(3)吊车纵向水平荷载。第(1)、(2)种作用在厂房横向排架上(如上图所示),第(3)种作用在厂房纵向排架上。(1)吊车竖向荷载 最大轮压Pmax和最小轮压Pmin 吊车竖向荷载是吊车满载运行时通过轮压传给排架柱的竖向移动荷载。桥式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
9、应采用吊车的最大轮压Pmax和吊车的最小轮压Pmin。当吊车满载且卷扬机小车行驶到吊车桥架一侧的极限位置时,小车所在一侧轮压将出现最大轮压Pmax;同时,另一侧吊车轮压出现最小轮压Pmin(见上图)。 多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 当有多台吊车时,对一层吊车单跨厂房的每个排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宜多于2台;对一层吊车多跨厂房的每个排架,不宜多于4台。对于多层吊车的单跨或多跨厂房,应按实际使用情况考虑。当按两台或两台以上吊车计算排架时,多台吊车的竖向荷载标准值应乘以下表所示的折减系数后采用,这是考虑到多台吊车同时满载,且小车位置也同时处于最不利位置的概率是很小的。 多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 表 参与组
10、合的吊车台数 吊车工作制 轻、中级 重、超重级 2 0.9 0.95 40.8 0.85 吊车对排架柱产生的最大竖向荷载Dmax和最小竖向荷载Dmin 一般预制吊车梁为简支梁,利用简支梁的反力影响线可求出吊车对排架柱产生的最大竖向荷载Dmax(另一侧排架柱为最小竖向荷载Dmin)。分析表明,只有当两台吊车挨紧运行,且其中起重量大的一台的轮子行至排架柱的位置时(见上图),作用于计算排架柱的吊车竖向荷载才是最大值Dmax(另一侧排架柱为最小值Dmin)。由反力影响线得(见上图): Dmax=Pimaxyi Dmin=Piminyi 式中Pimax、Pimin分别为第i台吊车最大、最小轮压,yi为各
11、轮压对应的反力影响线的竖值。 桥式吊车基本参数Pmax、Pmin、桥宽B、轮距K等,可按所采用的桥式吊车规格,从产品说明书或有关专业标准中查得。在上图中,B1、K1为吊车1的桥宽和轮距;B2、K2为吊车2的桥宽和轮距;C为两台吊车最大轮压P1max和P2max作用点的间距(见上图),其值为 C=(B1-K1)/2+(B2-K2)/2 吊车竖向荷载对排架下柱产生的力矩Mmax、Mmin 最大(最小)竖向荷载Dmax(Dmin)对下柱几何中心线产生的力矩为 Mmax=Dmaxe4 Mmin=Dmine4 式中e4为吊车梁中心线和下柱中心线间的距离。求出Dmax、Dmin、Mmax、Mmin后即可得
12、到排架在吊车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上图所示。值得注意的是,Dmax、Mmax也可能施加在B柱上,与此相应的是Dmin、Mmin作用在A柱上。 (2)吊车横向水平荷载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T桥式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是由吊车上的小车在启动或制动时引起的惯性力而产生的。荷载规范建议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在两边轨道上平均分配,分别由车轮传至轨顶,并经轨道和埋设在吊车梁顶面的连接件传给上柱。因此,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施加于排架的作用点,就在吊车梁顶面标高处,且有向左或向右两种可能性,如上图所示。考虑多台吊车水平荷载时,由于同时制动的机遇很小,荷载规范规定:对单跨或多跨厂房的每个排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应多于2
13、台。计算排架承受的水平荷载标准值时,也应乘以荷载折减系数。因此,对一般4轮桥式吊车,每个轮子上产生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T,可按下式计算: T=(Q+Q1)g/4 (kN) 式中Q 吊车的额定起重量(t);Q1横行小车重量(t); g 重力加速度(9.81,可近似取10); 横向水平荷载系数(或称小车制动力系数)。 对于软钩吊车: 当Q10t时,=12;当Q=1550t时,=10; 当Q75t时,=8; 对于硬钩吊车 =20。 吊车横向最大水平荷载Tmax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也是移动荷载,也要用影响线才能求出吊车对排架柱产生的最大水平荷载Tmax。吊车的位置与计算吊车竖向荷载Dmax
14、时相同,所用公式类似,即: Tmax=Ti yi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上图所示。 (3)吊车纵向水平荷载 桥式吊车的纵向水平荷载是吊车的大车在启动或制动时引起的惯性力产生的,通过大车制动轮与钢轨间的摩擦传给厂房纵向结构。因此,吊车纵向水平荷载的作用点位于刹车轮与轨道的接触点,其方向与轨道方向一致。作用在一边轨道上的吊车纵向水平荷载标准值Te可按下式计算(取吊车的大车制动力系数为0.1): Te=0.1nPmax 式中n吊车每侧制动轮数(一台四轮桥式吊车,n=1); Pmax刹车轮的最大轮压。 计算吊车纵向水平荷载引起的厂房纵向结构的内力时,对单跨或多跨厂房的每个纵向排架,参与组合
15、的吊车台数均不应多于2台。吊车纵向水平荷载将由同一伸缩缝区段内各柱共同承受,按各柱沿厂房纵向的抗侧刚度大小比例分配。当有柱间支撑时,全部纵向水平荷载可考虑由柱间支撑承受。 例111 3风荷载 作用于单层厂房表面上的风荷载与受风表面的形状、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离地面高度有关。荷载规范规定,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Wk(kN/m2),按下式计算: Wk=Z S ZWO 式中Z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仅在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干1.5的房屋结构,以及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塔架、桅杆、烟囱等高耸结构中才予考虑,单层厂房结构一般不在此列,故单厂结构中Z=1; S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
16、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所引起的实际压力(或吸力)与理论风压的比值。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和尺度有关。荷载规范中列出多种基本体型的风荷载体型系数,供设计时采用;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离地面高度及地面粗糙度类别,查表确定;WO基本风压(kN/m2),是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3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VO(m/s)为标准,按WO=VO2/1600确定的风压值。荷载规范给出了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作用于单层厂房排架结构上的风荷载可分为两部分:(1)柱顶以下的风荷载,可近似地按竖向均布荷载q计,风压高度系数偏安全地按柱顶标高计算。(2)柱顶(屋架下弦)以上的风荷载,通过屋架以集中力
17、FW的形式作用于排架柱顶。这时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均可按天窗檐口处标高计算,也可按各部分平均高出室外地面的高度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上图所示。 4. 雪荷载、屋面积灰荷载和屋面均布活荷载 这三种荷载都是作用在屋面上的可变荷载,都以相同的途径传至柱顶,其计算简图同屋盖恒载。在进行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时,考虑到屋面均布活荷载与雪荷载相遇的可能性很小,荷载规范规定,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而应取两者中的较大值。当有屋面积灰荷载时,它应与屋面均布活荷载或屋面雪荷载中之较大值同时取用。(1)雪荷载作用于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Sk(kN/m2),按下式计算: Sk=rSO 式中r屋
18、面积雪分布系数, 与屋面形式、朝向及风力等有关。荷载规范规定了多种典型屋面的屋面积雪分布系数,供设计时采用; SO基本雪压(kN/m2)是以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统计所得30年一遇最大积雪的自重确定的,荷载规范中给出了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2)屋面积灰荷载当设计生产中有大量排灰的厂房(如冶金、铸造、水泥等行业的建筑)及其邻近建筑时,需考虑厂房屋面积灰荷载,其取值应按荷载规定确定。(3)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上人屋面的均布活荷载指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进行屋面维修时的荷载。对钢筋混凝土屋面(包括挑檐、雨篷)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载,按0.7 kN/m2计算。其他屋面构造的屋面均布活荷载取值,详见荷载规范。 (三
19、)排架的内力分析1等高排架的内力计算(1)对称荷载、对称排架 排架顶端无侧移,排架可简化为上端为不动铰、下端为固定端的单独竖向柱进行计算,如上图所示,屋盖恒载通常属于此种情况。顶端为不动铰、下端为固定端的变截面单独竖向柱在任意荷载下的内力计算,可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进行求解,也可直接查用有关计算图表。 (2)非对称荷载、对称排架或对称荷载、非对称排架 这类排架的顶端有侧移,计算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在排架的直接受荷柱顶附加一个不动铰支座以阻止水平侧移,求得该不动铰支座的反力Ri。此时排架中所有横梁及其它各柱均不受力,可设想将它们从整个排架结构中拿掉。因此,第一步计算就如同上端为不动铰、下端为固定
20、端的单独竖向柱的计算,如上图(b) 所示;第二步撤除附加不动铰支座,并将Ri以反方向作用于排架柱顶,以恢复到原来结构体系情况,如上图(c) 所示。因此,第二步计算是在排架柱顶作用有水平集中力的内力计算,可用结构力学中的剪力分配法进行求解,即各柱的柱顶剪力按其抗剪刚度与各柱抗剪刚度总和的比例关系进行分配;叠加上述两步中求得的内力值,便可得到实际排架结构的内力。吊车荷载、风荷载通常属于此类情况。 2排架的内力组合 内力组合的目的,是把作用在排架上的各单项荷载产生的内力经过综合,求出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作为柱及基础配筋计算的依据。 (1)控制截面 上柱的底部截面的弯矩和轴力比上柱其它截面要大,故上
21、柱的截面是控制截面;下柱的上部截面在吊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值最大,故下柱的截面为控制截面;下柱的底部截面(位于基础顶面)通常在吊车横向水平制动力和风荷载作用下弯矩值最大,而且设计基础时也需要截面的内力,故下柱的截面为控制截面。 (2)内力组合的原则对于一般排架结构,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S(内力)基本组合,可采用下列简化组合式: S=GCGGk +QiCQiQik (式中i=1,2,3, n) 式中G永久荷载(恒载)的分项系数,取1.2;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取1.4;Gk、Qik分别为永久荷载和第i个可变荷载的标准值;CG、CQi分别为永久荷载和第i个可变荷载的荷载效应系数
22、;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变荷载参与组合且其中包括风荷载时,=0.85;在其它情况下,=1.0。 (3)内力组合的特点 永久荷载(恒载)在任何一种内力组合中都存在;吊车竖向荷载有Dmax分别作用在一跨厂房两个柱子上的情况,每次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情况参加内力组合;只有在有吊车竖向荷载的前提下,才能选择相应的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但是有吊车竖向荷载作用,不一定有该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有正、反两个方向作用的情况,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参加内力组合;风荷载有向左、向右吹两种情况,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参加组合。 (4)内力组合的项目单厂结构柱为偏心受压构件,多采用矩形、工形截面的对称配筋
23、单肢柱。对柱的截面配筋起控制作用的是弯矩M、轴力N的数值,一般剪力V不起控制作用,因此,为了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可按以下四个项目进行不利内力组合:+Mmax及相应的N、V;-Mmax及相应的N、V; Nmax及相应的可能最大M; Nmin及相应的可能最大M。 、是从构件可能形成大偏心受压破坏进行组合的;是从构件可能形成小偏心受压破坏进行组合的。在进行柱截面内力组合时,必须在求弯矩、轴力的同时求出相应的剪力(柱底剪力对基础底面还会产生力矩,必须予以计入)。 (一)裂缝出现以后梁的应变分布特征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期限内,通常处于带裂缝工作状态。因此,为了研究受弯构件的刚度计算
24、问题,需要了解裂缝出现后构件的应变分布特征。试验表明,纯弯段开裂以前受拉钢筋应变s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c沿梁长均匀分布。到达开裂弯矩后,受拉区裂缝陆续出现,裂缝近乎等间距分布(上图b),裂缝稳定后,混凝土及钢筋的应变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钢筋应变s沿梁长不再是均匀分布,裂缝截面处最大,裂缝中间处最小,呈波浪形变化(上图c)。 这是因为开裂截面的受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绝大部分拉力由钢筋负担,使钢筋应变增大。而在裂缝中间,由于粘结应力将钢筋的拉力逐渐向混凝土传递,使混凝土参与受拉,钢筋应力(应变)减小。距开裂截面越远,粘结应力的积累越多,混凝土参与受拉的程度越大(s就越小),因而使s在裂缝间距之
25、间形成曲线分布。 为了反映裂缝间混凝土参与受拉的程度,引入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为受拉钢筋平均应变与裂缝截面处应变的比值。混凝土参与受拉的程度越大,值越小。随弯矩增大,裂缝截面钢筋应力s及应变s增大,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粘结逐渐破坏,使混凝土参与受拉程度减小,值增大。弯矩越大,越接近于1。当钢筋到达屈服时,裂缝间受拉区混凝土基本退出工作,1。 2受压区边缘的混凝土应变c沿梁长也是非均匀分布的(上图a),裂缝截面处c比裂缝中间c略大,但其波动幅度很小,峰值应变与平均应变差别不大,可取平均应变等于c 。 3由于裂缝的影响,中和轴高度沿梁长也是波浪形变化(上图b),实测平均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分布为直
26、线关系,即平均应变与平均中和轴高度的关系符合平截面假定。 (二)受弯构件短期刚度计算公式的建立 1. 建立刚度计算公式的三个关系 建立刚度计算公式的三个关系(图示)(1)几何关系 根据裂缝出现以后梁的应变分布特征可知,平均应变及平均中和轴高度在纯弯段内符合平截面假定,同时引用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可得曲率与应变的关系为: =(c+s)/h0 (2)物理关系 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引用变形模量Ec=Ec ,则裂缝截面受压边缘混凝土应变为: c=c/Ec 钢筋在屈服以前服从胡克定律,裂缝截面钢筋应变为: s=s/Es (3)平衡关系 将裂缝截面的混凝土压应力图形用等效矩形应力图来代替,其平均应力为c
27、,受压区高度为h0,内力臂为h0,对受拉钢筋合力中心取矩可得裂缝截面受压边缘混凝土应力为: c=M/bh02 对混凝土压力合力C作用点取矩可得裂缝截面受拉钢筋应力为: s=M/Ash0 2. 短期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抗弯刚度BS的导出将应力c及s的表达式代入物理关系式可得应变c及s的表达式,再代入几何关系式,即可写出短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弯刚度BS的表达式为: BS=M/=EsAsh02/(/+E/) 式中E=Es/Ec =As/bh0 = 3. 参数、 和 的确定 (1)裂缝截面内力臂系数 试验及理论分析表明,在使用荷载下梁处于第阶段工作,截面受压区高度变化很小,故内力臂的增长也不
28、大。在常用的混凝土强度及配筋率情况下, 值约在0.830.93之间波动。为了简化计算,规范取=0.87或1/=1.15。 (2)受压边缘混凝土平均应变综合系数 反映了四个参数、对混凝土平均应变的综合影响。随着M的增大,弹性系数及相对受压区高度减小,而内力臂系数及应力图形系数增大,故M的变化对 的影响较小,可近似认为 与M无关,仅取决于混凝土强度、配筋率及受压区截面形状。 规范根据试验资料的分析给出: E/=0.2+6E/(1+3.5f) 式中f为T形截面受压区翼缘增强系数,f=(bf-b)hf/bh0;(矩形截面f=0) 当hf 0.2h0时,取hf =0.2h0,计算f。 (3)受拉钢筋应变
29、不均匀系数 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tk、有效受拉区混凝土面积Ate、截面有效高度h0及受拉钢筋应力有关,规范根据试验资料的分析给出: =1.1-0.65ftk/tess 式中te为按有效受拉区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te=As/Ate Ate=0.5bh+(bf-b)hf 当算出的te1.0时(没有物理意义),取=1.0;当0.4时(将过高估计构件的刚度),取=0.4。 4. 受弯构件短期刚度BS的计算公式将参数 的值和 的计算式,代入已按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及平衡关系导出的短期荷载作用下抗弯刚度BS的表达式,则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计算公式可写为: BS=EsAsh02/1.15+0.
30、2+6E/(1+3.5f) (四)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1 1长期荷载作用对挠度和刚度的影响挠度增大系数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随时间而增长,即刚度随时间而降低。长期荷载作用下影响变形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此外,混凝土的收缩、粘结滑移徐变均使曲率增大,刚度降低。因此,凡是影响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因素如:加荷龄期,受压钢筋配筋率及使用环境下的温湿度等,都对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增长有影响。 长期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挠度的增长可用挠度增大系数来表示,=f1/fs为长期荷载挠度f1 与短期荷载挠度fs的比值,它可由试验确定。受压钢筋对混凝土的徐变有约束作用,可减少长期荷载下的挠度增长。规范根据试验结果,规定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2-0.4/ 式中、分别为受压钢筋As 、受拉钢筋As 的配筋率。 对翼缘位于受拉区的T形截面,按上式求得的应乘以1.2增大系数。 2长期刚度B1的计算公式 规范在验算使用阶段构件的挠度时,构件所承受的弯矩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弯矩Ms计算,而将构件的刚度考虑长期荷载的影响予以降低,即采用长期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