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点这点必知

稍后将有装修顾问来电为您解读报价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下面介绍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点,不了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点

1 引言

19世纪下半期开始,钢筋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在工业文明的潮流下广泛得到应用,由于其本身的材料特性比其他结构材料更优越,因此在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中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和发展,然后相继在材料、设计方法、制作工艺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也大显身手。因此,建筑结构设计逐渐成为结构工程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文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要求进行了探讨。

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要保证结构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具体要求有下面3个方面:

(1)安全性。指结构要能承受正常使用、正常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在出现预定的偶然荷载时,主体结构要保持稳定、坚固。例如: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以及温度的变化、支座沉陷、撞击、地震击等偶然事件,当发生这些作用时,以及在发生之后,建筑结构要保持整体的稳定性。

(2)适用性。指结构在正常作用时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不发生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而影响正常使用。裂缝的宽度不能超过允许值。

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被统称为结构的可靠性,也称为结构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在结构设计中,一定要学会正确处理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的矛盾,使结构设计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3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裂纹问题

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裂纹,这种现象在固体材料中是普遍存在的。有关混凝土的实验也证实了在没有受荷载的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会存在一些微裂纹,包括骨料裂纹、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上的粘结裂纹以及水泥浆中的裂纹等等[5]。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纹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抗”的思想,可以分别应用传统力学和断裂力学来分析传统裂纹控制方法。

从传统力学观点来看,由于预先给混凝土梁施加了预压应力,使混凝土梁受到外部荷载,拉应力全部(或部分)被抵消,所以可以避免(或者推迟)混凝土出现裂纹,这其实相当于改善了梁中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以此达到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的目的。

从断裂力学的观点来看,混凝土材料内部存在许多微缺陷和微裂纹,而且这些微缺陷和微裂纹会在外部荷载作用下不断演化、发展,最终形成宏观裂纹。如果在混凝土梁两端预先施加一对轴向压力,可以认为裂纹端部的应力强度因子为负值。如果外部荷载在裂纹端部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与非均布压应力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大小相等时,裂纹端部的应力强度因子就为零。这时裂纹就不会失稳扩展。也就是说,由于预先对混凝土梁施加了预压应力,从而减小了外部荷载作用下裂纹端部的应力强度因子,从而避免或是推迟了混凝土出现裂纹。

4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变形缝问题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变形缝间距的问题,施工过程中一般都很难把握。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是55m,如果采取后浇带段分段施工、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或者是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以及收缩的措施且有充分依据的,这时,可以适当增大变形缝的间距。

由于各地区的温差以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缩应力出现裂纹状况的概率不相同,要求我们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梁柱配筋进行调整。比如:长向板钢筋,需要双层设置,还要加强中部区域的梁板配筋;对于两侧的梁柱,特别要加强边跨的柱配筋,以此抵抗温度引起的应力,超长结构在角部很容易产生扭转效应,所以在设计中,要加强角部结构。如果不能有效分析清楚受力的情况,必须按建议规范要求设置变形缝,除非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不设置伸缩缝。

5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

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地球内部引起的地表震动。世界上多国频发地震,我国近几年也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青海发生的地震警告我们,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我国建房的必须考虑的因素。抗震结构也已经列入世界建筑结构设计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列。

钢筋混凝土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承载力、质量、刚度在结构上,而且在平面内和沿高度应对称、均匀且连续分布,还要注意应力钢筋的厚度,因地制宜,应力集中要避免。

(2)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布置超静定结构以及延性较高的耗能构件,对于静定结构部位、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需要加强。

(3)在结构中要做到连接整体性,牢固连接各个结构单元,不同的结构单元要彻底分开。

(4)构件和节点连接的承载力和刚度要与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相适应,节点连接的承载力不能低于构件的承载力。

(5)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混凝土过早的剪切破坏,以及混凝土压碎和钢筋锚固滑移等脆性破坏。

(6)不要盲目地增加钢筋,因为某个部分结构设计承载力超强或者不足,都有可能造成结构的相对薄弱,对于梁端、柱端以及抗震墙的加强部位,应当减少配置钢筋,当然前提是受弯配筋要满足承载力和抗震构造的要求。

6 结论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关系到人民财产的安全,所以对于结构设计人员,责任重大。因此,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一定要根据相关的制度、法规,并根据实际工程,做出科学的合适的设计,这样才能提高建筑质量,造福人民。

THE END
0.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pdf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 一、前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其设计规范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规范旨在规范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经济。 二、术语和定义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柱、梁、楼板、墙等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 土结构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683:4933:27;6582673<70ujzn
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结构方案、结构 防连续倒塌、既有结构设计和无粘结预应力设计的原则规定;2. 修改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有关规定,3.增加了500MPa 级带肋钢筋,以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了235MPa级钢筋;4.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671A5423922:72287297xjvo
2.DBJT131062024《钢DBJT 13-106-2024《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标准》.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106-202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7752-2024 厅 设 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 建 房屋结构技术标准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911>7225924=52339367xjvo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240107150104.pdf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01第4.1.6条 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划分为四类。 .z. - 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50010-2002第9.1.1条 钢筋混凝土构造伸缩缝最大间距(m)表9.1.1 构造类别室内或土中露天 排架构造装配式10070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3681@5462<52<52286387xjvo
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家装百科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保证建筑物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基、结构选型、配筋设计、施工工艺和验收验收等因素,并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jvzquC41yy}/m~okcnk/exr1fyusm8hqnwso1
5.[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总结板开洞问题、可以不设次梁,可用大样图板边加强措施 弹性板设计(梁配筋不要用定义弹性板情况下的配筋结果) 09楼梯 框架结构需要设置滑动支座、楼梯设计主要是要核对碰头,理顺空间关系。核对梯柱是否影响立面幕墙或窗户、楼梯角部设置框架柱、楼梯恒荷载根据体量取值8~12。 框架结构设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jvzquC41ddy/ex6::0ipo8yjtgge/:56;6:4466/30nuou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1.1一般规定注册消防工程师本章主要对应进行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构件类别的抗震承载力计算和抗震措施作出规定。其中包括对材料抗震性能的要求,以及框架梁、框架柱、剪力墙及连梁、梁柱节点、板柱节点、单层工业厂房中的铰接排架柱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和相应的抗震构造要求。有关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体系、房屋适用的最大jvzquC41yy}/gmzekv/ew4zhiit1:>596630qyon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第2页共10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4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10-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1732446192102116条;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而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以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45766<7640nuou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8页)构件抗震设计 11.1 一般规定 11.2 材料 11.3 框架梁 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 11.5 铰接排架柱 11.6 框架梁柱节点 11.7 剪力墙及连梁 11.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11.9 板柱节点 附录A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附录B 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 附录C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与混凝土多轴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5129891>8522844;52249347xjvo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doc文档全文预览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1.0.3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符号2.1术语2.1.1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2.1.2素混凝土结构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94<4:28926:5382632=90ujzn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50010 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2002 02 20 发布 2002 04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联合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第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B 50010-2002 主编jvzquC41gviog€3ufwz/gmz0ep5ngxq1cpgm{}neu1xfuYihUjux0mtAtgyJfF::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