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教案群落的结构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模块。该模块基于系统思维从群体水平上,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作为整体,来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群落的结构”是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的第1节,了解群落的结构是后续进一步探讨群落的类型和群落的演替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需要2个课时。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逻辑顺序的基础上,可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更好引领学生认识群落的结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种群的概念与特征,了解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可以迁移分析群落的结构特征,理解群落是一个受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影响的、动态变化的有机整体。

【教学目标和素养目标】

1.说出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认同探究视角的重要性,尝试从不同视角提出新问题,发展科学思维素养。

2.分析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等,说明群落是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3.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建立进化与适应观,培养社会责任。

4.尝试运用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提高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

(2)群落的空间结构。

2.教学难点

(1)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生态位。

(2)实施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活动。

【教学过程】

【本节聚焦】

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别?群落为什么能形成有机整体?

2.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3.生态位分化对于群落和物种有什么意义?

【导入】问题探讨: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在稻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讨论:

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会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河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还包括种间竞争。

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河蟹会吃掉更多的底栖动物和杂草,导致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河蟹的爬行活动对田泥有松动作用,可以改善田泥的土壤肥力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以水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

【教师】稻田中全部生物属于什么生命系统哪一结构层次?

【学生】群落

【教师】什么是群落?

【概念解析】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注意:①一个群落必须包括该地域全部的生物。②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判断: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

A.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

B. 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

C. 城北一个水产品市场上待卖的活鸡、活鱼,各种蔬菜以及它们上面所附着微生物

D. 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

【教师】群落的形成是不同物种协同进化的结果。视角决定问题,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1、在种群水平上,我们重点研究了哪些问题?

2、群落研究内容有哪些?

【教师】区分于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群落研究的核心问题,我们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和角度?我们可以从种群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角度,从系统观出发,从群落概念中,了解群落的边界和范围;群落中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研究群落的丰富度、优势种、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了解群落的种间关系;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研究群落空间结构;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认识生态位等,从发展的角度研究群落的演替,认识到群落是具有立体、动态的结构的。(解题的关键点是判断题目是处于何种水平的研究问题。)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教师】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因素。

【教师】对比新疆北部针叶林、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衡量不同群落指标是什么?

【学生】丰富度

【教师】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的数目也有差别。一个群落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科学家研究了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规律:

①随纬度降低,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

②随海拔降低, 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

③随水深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注意:物种丰富度与物种的种类数目有关,与生物个体数量无关。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群落物种组成中的优势种和常见种概念填空。

【教师】a、优势种    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 占据优势  ,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 数量很多 ,往往 影响也很大 。这些物种称为优势种。(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数量多,对其他物种影响大)例如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米槠、甜槠、木荷等;

注意:有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它们就不占优势,不能称为优势种。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

b、常见种  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它们就不占优势;这些物种称为常见种例如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狗脊、芒萁。

材料分析:我国东北部的草原群落中优势种随放牧强度的变化

草原上有羊草、羽茅、糙隐子草、麻花头等,为了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将草原划分为不同区域进行研究,两年后的结果如表所示:

放牧强度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优势种

无放牧区

14.11

羊草

轻度放牧区

16.50

羊草、糙隐子草

中度放牧区

15.63

糙隐子草

重度放牧区

13.90

碱蓬

【教师】在我国东北部的草原群落中,羊草通常占据显著优势。当放牧强度加大时,羊草就会明显减少,糙隐子草等植物便逐渐占据优势,一些原来在群落中罕见的植物种类也变得常见了。如果过度放牧,碱蓬等植物就会明显占优势,群落中原有的一些植物种类会消失,草原生产力严重降低。

1.分析资料,一个群落的优势种和物种丰富度是固定不变的吗?

答:不是

2.哪种强度的放牧更有利于增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

答:轻度放牧

3.这给畜牧业生产有什么启示?

答: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教师】由此可见,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二、种间关系

1.种间关系类型

【教师】 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包括 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类型。

【小组合作】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每 2 组负责一类种间关系。(3min)分析说明该种间关系的特点并举例。

1.原始合作(互惠)(protocooperation)

(1)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2)实例:海葵与寄居蟹,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

(3)特点:双方都受益,分开也能独立生活。合作不是必须的。

2.互利共生(mutualism)

(1)概念: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2)实例:豆科植物和根瘤菌。豆科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3)特点: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一般不能独立生存。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3.种间竞争(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1)概念: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2)特点:“你死我活” “此消彼长”

(3)实例:非洲狮和斑鬣狗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4.捕食(predation)

(1)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2)实例:翠鸟捕鱼

(3)特点: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问题: 如何判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

被捕食者:A 先增加 先减少者

捕  食  者:B 后增加 后减少者

【教师】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技巧:

一看起点:起点高(数量多)是被捕食者

二看峰值:峰值高的为被捕食者

三看上升与下降:先上升或下降的为被捕食者

5.寄生(parasitism)

(1)概念: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2)实例:蚊子与人、噬菌体和细菌、马蛔虫和马

(3)特点:寄生者的存在对寄主(被寄生者)不利。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当堂检测】

思考讨论: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

资料1 红尾鸲(qu)和鹟(weng)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树冠末梢啄食昆虫。在两种鸟共同生活的地区,红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坡处活动,而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如果只有一种鸟存在,那么无论红尾鸲还是鹟,它们觅食生境的范围都比共存时的更大。

资料2 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m2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实验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据优势的物种。

讨论:

1.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答: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

2.资料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

答:海星与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四种动物存在捕食关系,后四种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腐殖质等为食,彼此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自然状态下,这五种生物可以共存,但在人为去除捕食者——海星之后, 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之间主要是种间竞争,且占优势的物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由此可见,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3.除了种间关系,还有哪些影响群落的因素呢?

答:影响群落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除种间关系外,生物因素还有种内竞争等;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无机盐等。

【教师】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特点:指群落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  分层  现象。水生、陆生都存在分层现象。

①引起陆生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温度等

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水分、无机盐等。

②引起陆生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栖息场所等

【教师】在水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因素:除光照强度外,植物的垂直分布也跟 光的波长(光质)有关。 例如波长较长的红、橙、黄光很容易被海水吸收,在几米深处就可被吸收掉。只有波长较短的绿、蓝光等才能透入海水较深处。对红光吸收较少,对绿、蓝吸收较多的部分红藻,生活于较深的海水中,绿藻对绿光吸收较少、对红光等吸收较多,生活浅水中。

【教师】群落垂直结构分层现象的形成及其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

水平结构:

1.概念特点: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一般呈镶嵌分布。

2.决定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

①地形的变化;②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③光照强度的不同;④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⑤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思考:竹林中,竹子有高有矮,是否说明竹子具有垂直结构?为什么?

答:不能说明竹子具有垂直结构,因为竹子是同种生物,属于种群不属于群落水平,种群不具有垂直结构。

草原生态系统有无垂直结构?有

资料1:如图a、b、c分别代表在-200 m~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

答: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这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2) 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

答:光照因素,是垂直结构。

(3)如图所示,b处植物的地下部分也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水分、无机盐等

(4)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同种生物如桦树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层次,不能构成垂直结构。矮小的野草丛也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存在。

学生参照教材图2-6“大批候鸟飞抵鄱阳湖越冬”,理解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四、群落的季节性

【教师】群落既有空间结构,也有时间结构,即群落的季节性,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发生周期性变化。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植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

有些种类的植物在早春(迎春花、桃花)来临时开始萌发,并迅速开花和结实,到了夏季其生活周期结束;另一些种类的植物则在夏季到达生命活动的高峰,从而导致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2)动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

大多数典型的草原鸟类和高鼻羚羊等有蹄类动物,在冬季都向南方迁移,到雪被较少、食物充足的地区生活。啮齿类动物在冬季会休眠;非洲肺鱼是最有名的夏眠生物。

师生小结:

1、原因:季节的改变导致阳光、温度、水分改变,从而使不同动物、植物的季节节律不同,从而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

五、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

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niche)。

2.研究内容

(1)研究动物的生态位

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研究植物的生态位

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选择当地某处森林、草原、湖泊、河流等,分析群落中常见物种所处的生态位。

确定某种生物的生态位,一般要以调查为基础。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开展调查研究。如果条件不足,可以查阅资料或利用下面资料中的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在分析该群落主要物种组成的基础上,选择其中一个常见的物种分析它所处的生态位。

资料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每年有数万只水鸟于10月至次年2月在崇明东滩越冬。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为2000m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藨(biao)草带,宽度为400m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中占优势。

讨论

1、这四种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异同?哪一种鸟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

答:这4种鸟选择觅食生境都表现出多样化,不同鸟类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不同;

绿翅鸭和鹤鹬:两者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均选择生境1和生境3,并以生境1为主,不选择生境2;

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

青脚鹬:在三个生境中都出现,在生境3出现的概率高于前两处。

由此可见,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宽。

2、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吗?

答:不一定;判断二者生态位是否一样不仅要看它们的栖息地,还要看它们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种类有较大的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

3、任选一种鸟,分析它的食性;从觅食的角度,与它有竞争关系的鸟类有哪些?

答:以绿翅鸭为例,绿翅鸭为杂食鸟类,主要以小坚果为食,还吃茎类、螺类、贝类等;绿头鸭、鹤鹬、青脚鹬均与之有竞争关系。

4、任选一种鸟,从觅食生境、种间关系等多方面综合描述这种鸟的生态位。

答:以绿头鸭为例,绿头鸭主要生活在崇明东滩低潮盐沼一光滩带,主要以小坚果为食,也食用部分螺类、贝类等,与当地的绿翅鸭、鹤鹬、青脚鹬等鸟类有竞争关系。

【教师】研究生态位有什么意义?

【学生】研究生态位的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教师】3.研究生态位的意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4. 生态位与种间关系:

①若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分开,就不会有种间竞争,但可能会有未被利用的资源;

②一般来说,生态位重叠越大,意味着物种间可能存在的竞争就越强。

【教师】同一生境下,不同种群的生态位重叠时,生态位发展和种群的数量可能会怎样的变化?

答: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在空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们必然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可能会使二者的生态位发生分化,结果为它们仍然共存干同一个群落中;也可能为一方消失,另一方留存下来。栖息地变化,食物变化,取食时间不同等方向变化。

与社会的联系

【教师】可以合理地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生态位的差异,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从而获得更大的价值。

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的是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1.四大家鱼混养分析

上层水:鲢鱼---浮游植物

中上层:鳙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

中下层:草鱼---水草

低层:青鱼---水底的螺、蚌以及水生昆

对动物生态位影响最大的是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种间关系)。我国劳动人民将生态位不同的四种鱼混养,既降低了种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增加鱼的产量。

2,立体农业:农作物的间作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

(1)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农作物的间作模式有很多种:利用它们在农田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对植物生态位影响较大的是植株高度和种间关系。①间作的两种或多种植物必须有很明显的植株高度差异; ②间作的植物中高的为阳生植物,矮的为阴生植物。

(2)几种作物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阅读教材30-31页的“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明确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结论等内容。

六、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实验原理

①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②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③调查对象:样本中肉眼可见的所有动物。

④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相对数量。

【教师】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呢?

答: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①记名计算法, 直接计数,②目测估计法, 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⑤统计方法: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2.实验流程

(1)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2)制订计划:包括三个主要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3)实施计划:

①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

③采集小动物:从土壤样本中采集小动物。

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

(1)诱虫器采集:利用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避光的习性。

思考1.土壤与花盆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的原因?

答:为了使空气流通。

思考2.70%酒精溶液的作用?

答:固定杀死小动物并保存,通常用于制作标本。

思考3.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棉花(保存活体)

(2)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同时用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

吸虫器采集:纱布是防止将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注意: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盆内(要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将其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则可用吸虫器采集。

④观察和分类。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体视显微镜观察(最好);普通光学显微镜(4倍物镜和5倍目镜)借助动物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

⑤统计和分析。根据前面介绍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设计数据统计表,分析所记录数据,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5.实验结论

(1)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2)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丰富,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调查统计方法比较】

请同学将下列方法进行归类(填序号):

①样方法 ②抽样检测法 ③取样器取样法 ④标记重捕法 ⑤记名计算法 ⑥目测估计法

(1)用于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  ①②④          。

(2)用于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  ③          。

(3)用于统计群落丰富度的方法有       ⑤⑥         。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过程具有条理性,主要有以下特点: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文资料等资源,利用“创设情境.问题驱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逐步探讨、建构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态位等概念。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建构概念,充分地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从而有计划、分步骤地发展了科学思维。充分挖掘育人索材,增强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通过介绍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通过开展课后实践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为保护当地的生物资源提出建议,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增强了他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感。总体而言,本节课贴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概念的建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练习与应用(P29)

一、概念检测

1.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 鹏等鸟类。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

(2)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

(3)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的生态位。( )

2.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丰富度趋于增加

B.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C.物种丰富度呈现'S'形增长

D.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3. 河蟹是杂食性动物,以鱼、虾、螺、蚌、 水生昆虫和水草等为食,它们喜欢潜伏在水草或底泥中。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会将河蟹与食性和它相似的青鱼混养。为什么?

答:青鱼与河蟹的食性相似,生态位有所重叠,如果放在一起混养,在食物和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二者的种间竞争关系强烈,不利于各自种群数量的增加。

二、拓展应用

1.《诗经·小雅·小宛》中写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赢不产子,因此捕捉“螟蛉”当作“义子”来养育。南北朝时期,医学家陶弘景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尾上的毒针刺入螟蛉体内,并在其身上产卵。所以,他认为螟蛉不是“义子”,而是蜾赢幼虫的食物。这两种生物存在怎样的种间关系?

答:捕食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植食、肉食、拟寄生等。拟寄生的特点为总是导致寄主死亡,这与寄生有本质区别。

2. 在群落形成的过程中,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你认为这两个物种的发展将是什么结果?

答: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在空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们必然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竟争可能会使二者的生态位发生分化,结果为它们仍然共存于同一个群落中;也可能为一方消失,另一方留存下来。

3. 捕食者在猎杀猎物时,场面比较血腥,这往往会让人认为捕食者很残忍。有的地方曾经为了保护某些食草动物而人为消灭捕食者,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请从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等角度,分析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

THE END
0.C语言程序设计三大基本结构之选择结构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有哪几个(2)六个关系运算符分为两级,前四种(<,<=,>,>=)为同级运算符,后两种(==和!=)优先级相同,且前四种的优先级高于后两种。 (3)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低于算术运算符,高于赋值运算符。 2.关系表达式 用关系运算符把两个表达式连接起来的式子称为关系表达式。 jvzquC41dnuh0lxfp0tfv8r2a7=97B5:81gsvrhng1jfvjnnu1732><7528
1.剖析:选择结构1.2.3 default 2. 表达式 2.1 关系表达式 2.2 逻辑表达式 2.3 条件表达式 3. 运算符 3.1 关系运算符 3.2 逻辑运算符 3.2.1 运算符 3.2.2 短路 3.3 条件运算符 选择结构,他所包含语句也可以被称为分支语句,用于判断给定的条件,根据判断的结果是否满足来决定是否执行指定的操作任务,或者选择做哪一个任务。 jvzquC41dnuh0lxfp0tfv87623e98;>32860c{ykenk0fnyckny03=7324845
2.3.1.2选择结构的几种形式Avention选择结构通过判断某些特定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下一步的执行流程,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结构。常见的有单分支选择结构、双分支选择结构、多分支选择结构以及嵌套的分支结构,形式比较灵活多变,具体使用哪一种最终还是取决于要实现的业务逻辑。循环结构和异常处理结构中也可以带有jvzquC41yy}/ewgnqiy/exr1cxkovrtp1r597?5:664ivvq
3.钢结构试题12、焊缝按其接头形式可以分为对接、 角接 、T形接头、 搭接 四种。 二、选择题(30分,含多项选择,每空2分) 6. 焊缝表面宽度分别为12mm和22mm时,焊缝最大凸度是 B 和 B . 。 A. 2mm B.3mm C.4mm D.5mm 1.挠度是结构构件轴线或中性面上某点由挠曲引起垂直于原轴线或中性面方向 jvzq<84yyy4vpsx0eqs0|~nzkp~jcx}k1|omkjt142782A5;22612Ad364767@3jvor
4.历年初中生物学联赛试题选编9.(05年)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能进入植物细胞,而有害的物质一般难以进入,主要是下列哪一 结构在起作用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0.(05年)大叶榕的下列四种结构中,细胞内线粒体数量相对较多的是 A.导管 B.韧皮纤维 C.叶芽的生长点 D.成叶的表皮细胞 11.(05年)紫菜、海带、衣藻等生物体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jd:<89896/j}rn
5.课程我们的课程共分9个单元,从遗传物质核酸的基本结构开始,围绕中心法则中的几个重要过程展开,然后是在理论基础上的实验技术及应用,最后是关系到生物体整体协调调节的细胞信号转导。各位同学,就让我们带着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视野,共同走进分子生物学的大门! 课程大纲jvzquC41jkmig{3uocxugmz0ep5dq~wug1<4899g35?79A=h76h88@<9c9
6.取得的成绩范文这里,我们以“基础外语”课程为例,在考核内容方面,其笔试评价主要着重于外语基础知识的评价;在口试评价中实行经典背诵,每学期分三次进行,每次考核权重分别占25%、25%和50%。这样,“基础外语”结构学分可由两部分组成:3 学分(笔试)加 1 学分(口试)。这种“结构学分评价看似只增加了口试一个项目,但体现了外语语言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3;4ivvq
7.python中常见的三种选择结构循序渐进学Python:三种选择语句图3 if/else语句的流程示意图 从if/else语句的流程示意图中可以轻易看出,当条件为真(即表达式的值为非零)时,执行语句体1;当条件为假(即表达式的值为零)时,执行语句体2——也就是说,条件无论真假,它总要在两个语句体中选择一个执行,双选结构之称谓由此而来。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29<:38ftvkimg8igvcomu862;;<::=6
8.选择结构(理论)分析:n为闰年的情况有两种: 1、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2200不是闰年) 2、能被400整除 逻辑表达式:(n%4==0 && n%100!=0) || n%400==0三、选择结构1、单分支if(条件){ 语句或语句组 } 一键获取完整项目代码bash 1 2 3代码执行流程:首先计算表达式的值,若为真,则执行语句;否则,不执行语句jvzquC41dnuh0lxfp0tfv8z236654@<41cxuklqg1fkucrqu13817B:;29
9.化学会考知识点高中11篇化学会考知识点2023高中第1篇基本理论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会考知识点高中11篇,供大家参考。 jvzquC41yy}/pn|ukrgz0lto1|nvcwykhctxgw4iqpmxgwkcpyko1:78887/j}rn
10.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试卷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4.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fpihg0ijt{kunfpp|w16775?::0jznn
11.2011年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教程(1)计算机等级考试在算法中,操作的执行顺序又称算法的控制结构,一般的算法控制结构有三种: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在算法描述是,有相关的工具对这三种结构进行描述,常用的描述工具有:流程图、N-S结构图和算法描述语言等。 3)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为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算法,即是计算机算法。 jvzq<84uj0vnxt0eqs0K]4flmy06:>860nuou
12.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皖维高新新浪财经(2)结合标的资产历史业绩情况、未来市场竞争环境、上下游价格波动情况,说明认为标的资产未来可持续经营及稳定发展的具体理由,并量化说明对标的资产未来收益及风险的评估过程、评估依据;(3)说明在两种评估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最终选择评估结果更高的收益法作为定价依据的理由,以及是否有利于保护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squq14283/98/2;5eql2koe}jy|x6;7839>3ujvsm
13.2001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jvzquC41yy}/7:yguv4og}4ujq}04><4984ivvq
14.《高级英语语法》教学大纲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已有的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对句法、语法中的重点难点讲解,进行归纳和拓宽;探讨英语语言的结构,通过各种练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运用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为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固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基本的语法范畴和概念,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语法知识;重点jvzq<84y{z/wss0gf{/ew4kphu0398315<:57mvo
15.2“十四五”期间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政策工具优化探析——基于政策(三)政策规划分析对象的文本选择 综观我国现行有关的民族教育政策规划,主要以四种方式呈现。一是国家层面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宏观规划,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等。二是国家教育部jvzquC41gri/u€z0gf{/ew4kphu03:<4168537mvo
16.一篇文章带你了解C语言的选择结构C语言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C语言的选择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目录 GPT4.0+Midjourney绘画+国内大模型 会员永久免费使用!【 如果你想靠AI翻身,你先需要一个靠谱的工具!】 一、if-else语句 1.单选择 单选择通过if语句就可以实现,if语句的语法及执行流程如下jvzquC41yy}/lk:30pku1jwvkerf1;86:7?/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