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医疗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讨

为确保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新建医疗建筑项目日益增多。而医疗建筑属于功能特殊的公共类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与其他类型建筑不同的特点,应对其结构设计要点进行单独探讨。本文基于作者参与的各个医院的结构设计经验,采用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对新建医疗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文章从结构选型、抗震设计、特殊荷载取值、结构细部等四个方面,归结了新建医疗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希望能够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思路和做法。

01

医疗建筑结构选型

1.1 结构体系选择

(1)门诊楼、医技楼及其他辅助性的建筑常为多层建筑,通常不超过6层,结构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2)住院楼、行政楼常为高层建筑,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因医疗功能的使用要求,剪力墙一般设置在电梯间、楼梯间区域。

医疗建筑中较少采用钢结构形式,主要原因是钢结构造价相对较高,涂装需要经常维护,保温隔声性能相对较差。

1.2 结构主要尺寸选择

(1)柱跨:医疗建筑上部结构的柱网跨度一般采用7.5m~8.5m,且尽量保证两个方向上跨度接近。这种设计尺寸既能有效的保证门诊、病房、医技等的使用空间,且土建成本较为经济,也能使地下室停车位布置合理。

(2)梁尺寸:一般情况下结构主梁高度为跨度的1/8~1/12,常用600mm、700mm、800mm等尺寸;次梁常用600mm、500mm、400mm等尺寸;结构外圈梁的尺寸需在施工图早期进行确定,以满足建筑外立面要求。

(3)楼板厚度:上部结构的楼板厚度通常取120mm,以满足医疗建筑隔声、板内走管、楼板挠度限值等要求,局部加强楼板会用到150mm厚;地下室顶板厚度一般情况取180mm或160mm以满足规范要求。

表1为个人统计的几座医疗建筑的柱跨选取以及主要主次梁截面尺寸,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表1 部分医疗建筑结构选型表

02

医疗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2.1医疗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划分

医疗建筑是抢救生命的重要工程,在抗震救灾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医疗建筑不仅要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还应能在震后继续使用,担负起抢险救援的重要职责。因此,医疗建筑应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0.3条,三级医院中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俗称乙类),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应划为重点设防类(俗称乙类)。[1]

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医院建筑中的抗震设防是对门诊、医技、住院等用房而言,而仅有办公、教学、科研功能的行政楼、教研楼,次要的污水处理站、制氧站之类辅助用房并不在设防提高之列。

2.2医疗建筑抗震措施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0.2条,“重点设防类(乙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确定为乙类建筑的医疗建筑,一些计算参数与丙类建筑的选取有所区别。

结构抗震等级应按照提高后的烈度,查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 6.1.2确定;结构各抗震调整系数均依照此抗震等级确定;剪力墙间距、抗震缝均应按照提高后的烈度值进行计算;但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可按本地区烈度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 6.1.1。[2-4]

同条件下,医疗建筑的土建造价要比一般民用建筑土建造价要高。

2.3 医疗建筑抗震各地特殊规定

医疗建筑在各地有着不同的抗震设防要求,需要做到“入乡随俗”。一些地方的特殊规定会直接对其造价造成较大的影响,进入新的市场,需提前与建设方、审图机构等单位沟通。各地对医疗建筑抗震有着特殊规定,如北京市在《北京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在基本地震烈度7度区、8度区内的医疗建筑应进行地震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新疆、云南等省区均发文要求高烈度地震地区新建三层以上的医疗建筑应采用建筑减震或隔震技术;广西、湖北等省区执行中国地震局发文“中震防发【2009】49号”的相关规定,医疗建筑结构设计中除了按规范提高抗震措施以外,计算用抗震烈度也必须予以提高。

03

医疗建筑特殊荷载取值

医疗建筑内部存在着复杂的工艺流程,有着大量不同功能的房间,室内所配置的仪器设备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医疗建筑而言,其荷载取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结构设计专业而言,需要尽可能细致、合理地确定各功能房间的荷载。表2为常见医疗建筑荷载取值表格。[5]

表2 医疗建筑活荷载取值表(根据最新通用规范调整)

结构设计专业应根据建筑图、设备图提资,预留好房间特殊荷载与屋面重型设备的荷载,避免荷载漏考虑的情况出现。其中CT、DR、MRI 、高压氧舱等房间荷载较大,一般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或首层地面等承载能力较强的位置。

另外,医疗建筑的设备经厂家深化后,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调整,且随着医院的发展及规模扩大,不断对机电及医疗设备进行扩容。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医疗建筑内的机电设备用房、大型医疗设备用房及屋面设备集中堆放处,其相应的活荷载取值或结构配筋应适当予以提高。

04

医疗建筑结构细部问题

4.1 楼板

4.1.1 板厚

考虑到医疗建筑人流密集、设备较多,一般楼板厚度取为120mm;局部荷载较大处可取150mm、180mm;有防辐射要求的房间顶部和底部的板厚不小于150mm。

4.1.2 降板

CT、DR、MRI 、高压氧舱等房间由于需要专门的设备检修管沟,楼板需要降板 300~700mm;设备区域一般设置钢筋混凝土设备基础,非设备区域应采用陶粒混凝土等轻质材料回填。[6]结构专业应考虑降板、降梁后对下部净高的影响。在荷载方面,除了考虑设备本身荷载外还应考虑回填材料的重量。

图1 高压氧舱剖面图

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医疗建筑卫生间需要进行一定程度降板,一般座厕降板50mm,蹲厕降板350~400mm。

4.1.3 特殊楼板

重症监护室(ICU)、手术室等房间的底部楼板需考虑设备吊挂荷载。

图2 ICU吊臂

医疗建筑中存在较多的用水点,而大部分对洁净度有严格要求的房间,其顶部楼板严禁楼板开洞走管线。因此,会在其房间顶部上设置双层板,双层板常见做法可参考图3。

图3 双层板做法示意图

4.2 墙体

医疗建筑为了减少建筑的整体自重,内部隔墙通常会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图4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

图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

特殊的医技用房,如X光、CT、DSA、MRI、MTR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防辐射要求,对机房墙壁的厚度与材质有特殊的要求。[7]通常情况下,有防辐射要求的墙体可采用240厚、密度大于15KN/M³的水泥实心砖,砖体自身不能有缺损,砖缝处水泥砂浆要饱满;有防辐射要求的墙体也可采用200~300mm厚钢筋混凝土墙,但应考虑钢筋混凝土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通过在墙体外挂铅板或分层涂刷钡水泥,进一步提高墙体的防辐射能力。在设计中应注意上述墙体对结构荷载及构造措施的影响。

对于直线加速器、伽马刀机房等特殊功能房间,防护用钢筋混凝土墙的厚度要达到1.2m~2.5m,荷载极其巨大,应设置在基础层。同时,直线加速器机房内的电磁辐射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会给周边人员造成伤害,加速器室的混凝土结构应避免产生射线能够穿透的裂缝。[8]因此,应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严格要求,设计文件应提出大体积混凝土的处理方法,如水泥应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适当掺入少量添加剂、选择恰当的连续浇筑方式等措施[9]。

图5 直线加速器机房隔墙典型尺寸

4.3 设备运输安装

医疗建筑还需考虑大型医疗设备运送通道,推荐运输通道宽度为3m,通道楼板荷载可按最重需运输的设备进行预留。CT、MRI等房间的进入区域墙体要预留门洞,待设备进入后封堵。一般MRI 预留门洞不小于2.8×2.8m,CT 预留门洞不小于1.5×2.1m,如设备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转弯,则必须预留出足够的设备回转空间。[10]

大型设备都需要土建基础,因此在预留荷载时,除预留设备自身荷载外,应充分考虑设备基础的自重。

05

结 语

综上所述,新建医院建筑作为重要且特殊的公共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在结构选型方面,应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确定好安全和经济的梁板柱结构尺寸;抗震设计方面,应满足更高的抗震设计要求,并且注意各地对于医疗建筑抗震的特殊规定;特殊荷载取值方面,应注意不同医疗功能房间的特殊荷载,充分预留好大型医疗设施的荷载,同时综合考虑后期设备扩容预留荷载,注重医疗建筑结构在楼板、墙体、设备运输安装等方面的特殊细节。

参考文献

[1] GB 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

[2] 吴筑海.医院建筑抗震特性分析及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11,41(04):52-56 6.

[3]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4] 刘少武,肖绍添.广州某医院门诊楼结构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1,28(05):30-34.

[5]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6] 王碧涛,王官,王东文,苗文贵.医用高压氧舱的结构原理与使用安全[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09):45-47.

[7] 段成刚,朱文博,李敏.谈医疗建筑放疗中心防辐射结构设计与施工[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14(03):85-87.

[8] 何敬远,符志伟.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超厚混凝土施工要点[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1,22(06):75-78.

[9] 卜继斌,丁昌银,朱新鹏.大体积防辐射混凝土墙一次成型施工技术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1,28(02):62-65 69.

[10] 邓晓春.浅析医院建筑的结构设计[J].中外建筑,2020,{4}(07):165-167.

THE END
0.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有哪些?乐居环保科技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有哪些? 近年来,山东、山西、河南、新疆、天津等省市均明确提出要重视或大力推广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以“粘结砂浆+保温层+锚栓+抗裂砂浆复合网格布面层”的外贴保温体系,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究竟有何优势,今天我们就展开谈谈。jvzq<84yyy4mgszmi0ipo8iqea873=649:4ivvq
1.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结构体系,与西方的古典建筑体系和现代建筑体系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对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研究对弘扬中国文化,追根溯源中国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建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通俗的认知认为在中国大地上有历史痕迹的旧有的建筑即为中国古建筑,从材料上看,中国古建筑以木骨架jvzquC41yy}/|qzrkpns0lto1z}{z8<6;64ivvq
2.高层建筑设计知识点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类型和组成方式,是建筑物的受力(传力)(传载)构件系统。 主要分为:竖向结构体系和水平结构体系及基础。 水平结构体系:主要由梁、板等组成的楼板、屋盖等,承担竖向荷载。 水平结构除承受作用于楼面或屋面的竖载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连接各竖向结构构件,形成一个空间整体结构。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ƒmwegpjcwjwunj1=>235=/j}rn
3.既有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概述及应用2.2结构鉴定分类鉴定实务中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本文中笔者主要根据建筑物用途来划分,大致可划分为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两大类,两大类建筑因其自身功能及特点不同也分别遵循不同的规范体系。1、工业建筑既有工业建筑结构体系存在下列情况的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因生产设备更新、工艺流程变革或生产规模扩大等原因,对厂房结构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71362;85;1:?:8@;a72<7899520yivvq
4.建筑结构——多层框架结构习题1、常用的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有哪几种? 2、什么是框架结构?有何特点? 框架结构布置原则是什么? 4、框架结构的承重方式有哪几种?特点如何? 5、如何估算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6、在确定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时,如何利用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 7、多层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内力和侧移计算,采用的 方法有哪些? 8、多层框架在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h5396384<40qyon
5.建筑结构抗震习题及参考答案道路桥梁设计26、建筑结构扭转不规则时,应考虑扭转影响,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层间位移不宜大于楼层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倍。 27、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28、为了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jvzquC41dnuh0|npc0ipo7hp1u5cnxla5hh8:A;523629mze0jznn
6.模块化建筑结构大全11篇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模块化施工通过完善而严格的“车间”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建筑质量,建筑牢固性能好,投资回报快,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节能性能大大高于传统建筑模式,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模块化施工的成功案例之一。坐落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馆东侧的石榴居,就是关于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并按照模块化施工的有益实验。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67:2?3jvor
7.玻璃幕墙套什么定额?玻璃幕墙的缺点有哪些?玻璃幕墙的缺点有哪些? [摘要]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又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墙体有单层和双层玻璃两种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而且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玻璃幕墙套什么定额以及玻璃幕墙的缺点吧。 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 jvzquC41|jotjr3hcpm/exr1lkgkw8via3;94A90jvsm
8.高层建筑抗震规范范文3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3.1结构体系与材料的选用 在地震常发区,建筑结构体系或材料的选用是否合理是人们特别关注的事情。在我国,低于150 米的建筑采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三种:筒中筒、框―筒和框架―支撑体系。其它国家的高层建筑也常采用这些体系。但国外建筑大多都是钢结构建筑,而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比例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4:/j}rn
9.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介绍课件.pptx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而装配式建筑又是结构、外围护、内装和设备管线系统的主要部品部件预制集成的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两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构成建筑结构的构件是混凝土预制构件。第二个特征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4个系统结构、外围护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44;4:=55:0nuou
10.一文读懂——轻钢结构的北美体系和澳洲体系有什么区别?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用镀锌轻钢龙骨代替传统的木结构的轻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1996年,美国的住宅建设中轻钢结构住宅达到20%的比例;加拿大则有30%左右的比例;澳大利亚钢结构住宅建造数量约占50%。 这种结构形式主要应用于低层的小住宅。90年代后期以来,多层轻钢龙骨住宅在北美地区迅速发jvzq<84yyy4bjqtpin{/exr0ep5ek|unc{4qjyDkf?7::
11.建筑物的体系构成.ppt全文免费围护体系 围护结构是指建筑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门、窗、墙等,能够有效地抵御不利环境的影响。 围护结构分透明和不透明两部分:不透明维护结构有墙、屋顶和楼板等;透明围护结构有窗户、天窗和阳台门等。 根据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围护结构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侧窗、外门等,用以抵御风雨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24;4934618<5752632980ujzn
12.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古建筑公司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体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为久远的文明,并且在很长的时期内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大一统状态。中国传统建筑同样历史悠久,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使用以木结构为主、土木砖石相结合的营造方式,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建筑传统。其中,木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jvzquC41yy}/pkll|0ipo8>6684ivvq
13.最新资讯之后为了推行标准化设计理念、推广装配式内装修技术、规范生产和施工技术,以及近年涌现的各类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产品体系,均编制了相关标准,为推动装配式建筑设计理念、规范全过程的实施操作、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标准院致力于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健康有序发展,主编了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核心标准,如JGJ jvzq<84yyy4{l‚uz|z4dqv4e14635659/28079:5264tj}rn
14.06393土木工程概论自考考试大纲(201904新版)(二)建筑工程(重点) 识记:(1)建筑和建筑工程的概念与基本属性;(2)房屋工程按不同标准的分类;(3)建筑物的各类等级划分;(4)建筑模数的定义与分类; (5)建筑结构的组成与分类;(6)地下建筑工程的定义与特点;(7)构筑物的类型划分;(8)著名建筑工程简介 理解:(1)建筑工程的结构体系;(2)建筑物的设计等级与耐久jvzquC41yy}/|rpcqu}/exr1lejh1txfi183;=7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