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092期】
近日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一位博士的论文致谢部分
在网上引发热议
22载
作者一路和命运抗争
走出了小山坳
如果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起算
同样是22年
在一代代人的成长与接力下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
一次次摆脱地心引力
奔向星辰大海
绘就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壮美诗篇
01
无人飞船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首次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塔架上
出征太空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升空,图片源自@央视网)
飞翔!飞翔!
正常!正常!
火箭飞行过程中
大厅也首次收到了来自大西洋的报告声
就在这之前
执行测控任务的远望3号测量船
首次闯过好望角
(远望3号首过“好望角”,船员在“首过好望角,迈入新世纪”横幅上签名留念,图片源自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
神舟一号返回舱成功降落在
预定的着陆场
一同带回的
还有一面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这面旗也被交到了
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手中
(1999年12月19-20日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图片源自@VCG)
安置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和假人的
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
飞船由 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三个舱段组成
这也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2002年
神舟专属座驾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有了响亮的专属名字“神箭”
神舟三号与神舟四号先后发射
航天员的逃逸和应急救生系统
全系统的合演
也已经臻于完美
(“神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进行吊装,摄影秦宪安)
至此
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
无人飞船试验
基本完成
即将开始
02
载人飞行
2003年
“非典”疫情暴发
然而疫情并没有阻挡中国载人航天的脚步
长征二号F火箭再次点火
载着神舟五号与杨利伟
向太空进发
(杨利伟进入太空时的自拍,图片源自中国航天员中心)
飞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
当杨利伟从返回舱中走出的那一刻
全国人民为之沸腾
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
中国也正式成为全球第三个
独立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五号着陆后杨利伟出舱,图片源自@央视网)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
踏雪出征
搭乘神舟六号进入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多人多天
(神舟六号乘组踏雪出征,图片源自中国航天员中心)
当飞行至第3天
费俊龙大胆地在座椅上
一连做了4个“前滚翻”
“前滚翻”的成功
也证明我们多舱段飞船的姿态
控制稳定性良好
(费俊龙向地面工作人员展示“前滚翻”)
2008年
神舟七号乘客增加到了3人
飞行期间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完成1000多项规定动作
(神舟七号乘组,摄影王泗江)
翟志刚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密切配合下
完成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
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如今听来
依然让人热血沸腾、自豪感爆棚
( 150秒回顾神舟七号出舱热血瞬间)
成功升空
随后的11月1日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
也成功升空
(天宫一号发射使用了长征二号F改进型火箭,摄影宿东)
神舟八号进入轨道
它与天宫一号的距离
从1000米到100米
从100米到1米
从1米到几厘米...
最终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完美合体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图片源自@央视网)
苏联宇航员捷列什科娃进入太空
成为世界首位女宇航员
神舟九号搭载景海鹏、刘旺、刘洋
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刘洋也成为我国首个飞天的
女性航天员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
实现载人状态下的自动交会对接
之后又与天宫一号分离
6月24日
航天员刘旺操控飞船
实现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这也意味着中国完整掌握了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图片源自中国航天员中心)
到了2013年
神舟十号升空
再次与天宫一号对接
成熟的技术让中国航天人更加自信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开展了首次实时“太空授课”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
随后的10月16日
神舟十一号
同样从大漠深处出征太空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
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
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后
两位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
新纪录
(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图片源自@央视网)
除了“运人”的神舟飞船外
我们还需要负责载货的“太空货车”
即天舟飞船
天舟一号在新建成的文昌航天发射场
成功发射
4月22日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对接成功
开始多次向后者补给燃料
同年10月
天舟一号在地面控制下
从300多公里高度的轨道逐渐下降
并向地球接近
最终进入大气层烧毁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的完成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三步走”规划“第二步”的实现
也将中国载人航天推进至
空间站时代
03
空间站
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
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约488秒后
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
进入预定轨道
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第三步”任务序幕
(长征五号B成功首飞喜报,制作@我们的太空)
5月8日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
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
这也标志着
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着陆于东风着陆场,摄影汪江波,视频@我们的太空)
今年以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陆续对外发布消息称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阶段
后续将实施一系列飞行任务
于2022年前后
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今年3月航天英雄杨利伟接受中国军网专访)
目前
神舟十二号船箭已运抵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4次载人飞行的
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承担发射任务的
长五B运载火箭
以及发射天舟二号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也已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请横屏观看,航拍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图片源自@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