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轧机组(remiumualityinishing)

/0635-8876028

内容:PQF简介

要点:了解PQF的先进性

从工艺角度讲,PQF与MPM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 三辊孔型设计使孔型槽底与轧槽侧壁之间的圆周速度差异减小, 从而使金属变形也变得均匀, 轧管过程也更平滑、稳定, 芯棒在孔型中的稳定性也更高。

由于环孔型上各点金属流动速差减小, 故减小了槽底金属对侧壁金属的阻碍作用, 从而可以消除在侧壁的波纹之类的缺陷。而且这种均匀变形可以提高延伸, 增加轧制薄壁管和高钢级品种的轧制能力。这样就减少了机架数, 减轻了对轧制工具的磨损, 延长工具使用寿命。

3) 三辊几何形可以在相同芯棒下有更大的调节范围, 且无大的公差影响。这样可以增大同规格芯棒的可轧壁厚范围, 大大减少了芯棒数量(减少50%), 减少了工具更换频率。表5-12即为外方提供的PQF 185孔型和MPM 185孔型规格比较。

表5-12 PQF 185孔型和MPM 185孔型芯棒规格比较

PQF—185孔型

MPM---185孔型

4) 三辊的刚性轧辊设计, 减少了轧制时的轧辊弯矩, 也就使得可以轧制薄壁管和高钢级品种。

5) 均匀变形及合理的几何孔型设计, 使得可以每个轧辊一个液压缸控制压下量, 实现辊缝调整模型化。从而提高了壁厚精度, 减少荒管头尾与中部的壁厚差异。

内容:PQF连轧的工艺目的、流程和工艺参数

要点:了解和掌握连轧工艺目的、流程,了解和熟悉连轧产品尺寸特性、设备能力、技术要求及连轧工艺数据

连轧管工序是厚壁无缝钢管生产的重要工序,在热轧厚壁无缝钢管生产中,轧管工序的主要工艺目的在于:将穿孔工序移送来的毛管进行减径、延伸并相应减壁,同时改善荒管内、外表面光洁度,提高壁厚均匀度。

除去内表面氧化物的毛管通过横移车放入轧线后,经润滑后的芯棒经另外一辆横移车也放至轧线,在预穿推杆推动下快速预穿入至设定位置,推杆夹持头打开,推杆返回。同时限动齿条夹持头锁紧芯棒。芯棒在限动齿条的推动下预插入轧机内,然后在PQF前夹送辊将毛管喂入轧机的同时高压水除鳞,此时齿条以与轧制规格匹配的限动速度(最大1.35m/s)前进,随着毛管的轧制,芯棒支撑机架依次打开,完成轧制过程。当荒管与芯棒脱开后通过脱管机后第一段辊道,停止于PQF前的齿条夹持头释放芯棒,脱管机打开,芯棒穿过脱管机后翻到冷却站。芯棒经过冷却站后,通过3个巷道再经润滑环喷涂石墨,以备下一支轧制。齿条释放芯棒后以最大5.5m/s高速返回。

此设计中,芯棒侧挂在齿条轧线侧。齿条返回零位后,夹持头锁紧芯棒尾柄,开始新的轧制周期。限动结束后夹持头打开。由于为侧挂式所以在齿条到零位之前预穿好的芯棒就可以在主轧线上等待下一支轧制,提高轧制节奏。工艺流程详见图5-19。

图5-19 连轧工艺流程图

VRS前毛管规格 Φ210mm料坯 Φ150mm料坯

外径 222mm 172mm

壁厚(最小—最大) 13.0~30.0mm 10~30mm

毛管长度 4,400~9,500mm

PQF前毛管规格

外径 215mm 165mm

壁厚(最小—最大) 13.2~30.2mm 10.1~30.3mm

PQF出口荒管

外径 185mm 142mm

壁厚(最小—最大) 4.1~21.7mm 3.2~18.0mm

最大长度 26.8m 27m

总延伸量 3.67~1.60 3.64~1.73

入口速度(max)1.5m/s

出口速度(max)4.0m/s

轧制节奏(max)150pcs/h

脱管机

入口荒管直径 185mm 142mm

入口荒管壁厚(min~max) 4.5~21.7mm 3.2~18.2mm

出口直径 175mm 132mm

出口壁厚 4.2~22.1mm 3.3~18.2mm

内容:PQF连轧机、芯棒支撑机架结构、工艺目的和工艺数据

要点:了解和掌握主机动作原理;

了解和熟悉主机工艺目的及产品特性、设备能力等工艺参数

连轧机组为1架VRS(Void Reduce Stand 空减机架)和5架PQF(Premium Quality Finishing)连续布置。各机架之间由钩子连接。牌坊为隧道式,如示意图所示。连同VRS,各机架均为三辊轧制,每个轧辊由一台电机单独驱动。三个轧辊互成120°,前后机架轧辊互成60°布置。

1 特点

在本套连轧机组中,压下装置采用独特设计。过去的轧机压下设计都是压下装置直接作用在轧辊的轴承座上,每个轧辊有两个压下丝杠或者液压缸,而这套压下装置采用液压伺服压下。液压缸头直接作用在“C”形臂上,每个轧辊只用一个压下头。这种伺服液压压下控制,变电气控制为液压、电气联合控制,可以实现辊缝调整模型化。这样提高了壁厚精度, 减少荒管头尾与中部的壁厚差异。

2 结构与原理

各液压缸与轧辊对应布置在牌坊上。压下装置如图5-20所示。

工作原理:需要调整辊缝时,若需要压辊缝,通过油口向缸体内加油增压,推动缸头下压。若需要抬辊缝,油口向外排油减压,在平衡力作用下轧辊抬起。液压缸头的最大行程为105mm。

图5-20 液压缸示意图

之所以称伺服液压压下,是因为在缸体内装有位置传感器。由它随时检测缸头的位置,同时检测缸体内压力变化。通过它返回的信号值,系统进行轧制参数计算和校核。当检测到压力过载时,信号立即反馈给系统,油口排油减压,达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由于PQF三辊轧机轧辊的特殊装配方式,平衡装置也配套采用新型设计,其装置为液压缸带动一拨叉,拨叉压在“C”形臂的“肩”上,压下装置的力是向轧制中心线的力,平衡力是反力。由于PQF的布置方式,三个平衡叉中,上两个为单向拨叉,下面的一个为双向拨叉。它们的行程为:上两个:100mm;下拨叉:81mm。平衡叉结构见图5-22。

图5-22 平衡叉结构图

图5-23 锁紧装置示意图

1 横向锁紧

当支撑缸将机架升起后,机架一侧的底座上有“^”形突起,它可以嵌入牌坊上的另一个“^”形槽,以此实现横向锁紧。

2 轴向锁紧

当1VRS+5PQF机架及芯棒支撑机架推入牌坊之后,沿轧制线轴向上须锁紧。在入口侧,由第一架芯棒支撑架固定,出口侧装有三个斜楔。当机架到位后,斜楔扣住。扣板上侧为斜楔形,牌坊头装有液压缸推动的另一半斜楔,它向下压下以锁紧机架,使各机架紧紧挤在一起。

在连轧机架之间有4个三辊式芯棒自对中装置,这些机架都带有依芯棒规格进行调整的装置。芯棒支撑辊由液压缸控制,在没有毛管通过时抱住芯棒,使芯棒处在轧制中心线上。当毛管逐架轧到之前,支撑辊打开使毛管处于轧辊轧制下,芯棒位置由轧制孔型确定在轧制线上。从结构上保证芯棒处于轧制中心线,使轧出的管子减少壁厚不均等缺陷。这四架三辊支撑架分别位于VRS前、1~2之间、3~4之间和第5架之后。芯棒支撑架结构如下图。

图5-24 芯棒支撑架结构图

内容:脱管机工艺目的和工艺数据

要点:了解和掌握脱管机动作原理;

了解和熟悉脱管机工艺目的及产品特性、设备能力等工艺参数

1 工艺目的

脱管机设置主要有两个目的:

1) 将荒管从芯棒上脱出,完成脱管。在线脱管,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终轧温度。

2) 起校正(定径)作用,即在厚壁无缝钢管生产中,脱管机轧制也有延伸和定径作用。

2 工艺特点

在本套机组中,根据工艺要求,芯棒须穿过脱管机。因此,脱管机设计有打开装置。当荒管通过脱管机后第一段辊道,脱管机轧辊打开(最大打开度10mm)。而且脱管机设计中采用了单辊单电机驱动。本套机组的另外的优点为轧辊设有平衡(打开—弹簧)装置和压下(液压)装置, 这样通过压下装置可以取代原垫片调整方式。

图5-25 脱管机示意图

图5-26 平衡装置(打开装置)

入口荒管直径 185mm 142mm

入口荒管壁厚(最小~最大) 4.5~21.7mm3.2~18.2mm

最大入口长度27m

出口直径 175mm132mm

出口壁厚 4.2~22.1mm 3.3~18.2mm

最大入口速度4 m/s

表5-13 各机架减径率表

185

142

185

142

180.52

137.72

2.42

3.01

175.52

132.66

2.77

3.67

175.00

132.00

0.3

0.5

内容:芯棒循环过程、芯棒预热、芯棒润滑及芯棒循环系统参数

要点:了解和掌握芯棒循环过程,熟悉系统参数;了解和掌握芯棒预热、润滑工艺目的

芯棒循环系统是连轧管机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目的是延长芯棒的使用寿命,从而确保连轧后的厚壁无缝钢管有一个良好的内表面质量,同时通过芯棒润滑保证轧制过程稳定。

芯棒循环系统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5-27 芯棒循环系统工艺流程图

芯棒在预热炉预热后上线使用,芯棒从预热炉出炉后,上链式移送机经润滑站(出炉侧)润滑后于横移小车东侧挡板前定位,经推料机构及缓冲接料机构动作,经推料机构推动及拨叉拨动至芯棒传送位,横移小车接料钩升起,将芯棒送至芯棒予穿线前,经拨叉翻至主轧线。

芯棒予穿在主轧线上完成,芯棒由予穿齿条锁紧及推动定位,芯棒头部予穿至第二机架入口处定位,予穿齿条解锁返回,同时限动齿条锁紧开始预插入及轧制。

轧制过程结束后,芯棒解锁,通过连轧机、脱管机,经脱管后第一段辊道减速,于芯棒冷却站前挡板定位。芯棒由冷却站拨料钩翻至一号冷却站冷却,由回转臂将芯棒从一号站翻至二号冷却站冷却。芯棒冷却结束后,由回转臂翻至回转运输链并拨至芯棒返回辊道,在此位置有一个芯棒剔除台架,可以将芯棒在此剔除。

芯棒经返回辊道返回,途中经过三个冷却巷道进一步冷却,并经润滑站(芯棒横移小车前)润滑,芯棒返回至芯棒预热炉出口前挡板定位。完成芯棒循环全过程。

新的芯棒投入循环使用之前,必须在芯棒预热炉内预热,其目的是为了在下一道工序芯棒润滑时,使润滑剂牢固的粘附在芯棒表面上。

芯棒预热炉的技术参数:详见工艺说明工业炉部分。

芯棒的出炉温度为100±2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才能在下道芯棒润滑工序中,使润滑剂黏附在芯棒表面,并干燥形成一层坚固的膜。芯棒温度超过设定温度范围,将影响形成润滑剂层的干燥、致密程度。

石墨润滑站主要设备简述:

◆石墨润滑剂存储罐

◆加压泵

◆润滑箱

◆润滑环

石墨润滑站在5米平台上设置了两个润滑箱(内置润滑环),分别位于芯棒预热炉出口及芯棒返回线上。两个润滑箱单独使用,一个用于从预热炉出来的新上线芯棒的润滑,一个用于在线使用芯棒的润滑。当一个润滑箱使用时,另一个润滑箱处于准备状态,润滑剂由同一组压力泵传送至润滑箱。用于新芯棒上线润滑的润滑箱除上线润滑时使用外,不参与轧制润滑,在使用完毕后应用水及时冲洗内外管路及润滑环,以防止润滑环堵塞。

芯棒润滑的目的在于提高芯棒的使用寿命,同时在轧制过程中降低管子内表面与芯棒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轧制力及限动力,减轻轧制过程的震动。

在连轧机轧制过程中,金属在轧辊和芯棒间进行延伸变形,芯棒速度是恒定的,由于轧件延伸变形使得芯棒和金属之间产生滑动。芯棒润滑,就是使芯棒和金属之间有一层润滑膜,从而降低芯棒与轧件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轧制压力及限动力,同时延长芯棒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工艺目的,则必须使润滑剂均匀致密地喷涂在芯棒表面。润滑剂是一种水基悬浮液,芯棒经预热或经冷却后温度控制在100±20℃,是为确保润滑剂中的水分蒸发,从而保证润滑剂层的坚固、致密,更好地发挥润滑的效果。同时,对芯棒润滑层的厚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润滑膜过厚,其附着力会降低,容易造成润滑膜的脱落。润滑膜过薄,则润滑的效果不好。控制润滑膜的厚薄的方法如下:

1 控制芯棒表面温度

芯棒过热时,润滑剂中水分沸腾蒸发形成大量气泡,影响润滑层的形成,使润滑剂无法良好附着。芯棒过冷时,润滑剂无法干燥,从芯棒表面流失,影响润滑膜的形成。

2 控制润滑剂浓度

润滑剂过稀,润滑时附着力差,芯棒表层单位面积石墨重量少,影响润滑层厚度。润滑剂过浓,润滑时芯棒表面润滑层喷涂不均匀,而且润滑涂层容易成片脱落。

3 单位面积石墨润滑剂用量为98g/m2。

热芯棒经辊道送至链式运输机,经链式运输机通过润滑站润滑。链式运输机可保证润滑速度的稳定,同时保证润滑层不被磨掉。

链式运输机长度:16米

润滑站:一套润滑系统,两个润滑箱。

冷却巷道:3组。

横移小车:1组。

予插入齿条:1组。

芯棒冷却站:两个冷却工位。

内容:PQF连轧区域主要轧制工具技术参数及更换方式;PQF连轧孔型设计及参数

要点:了解和掌握轧制工具技术性能和更换方式;

了解PQF孔型设计过程及参数意义

轧制工具是指那些与轧件直接接触的、或者使轧件在高温下产生塑性变形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工具。

在连轧区涉及的轧制工具有:

主机区工具:轧辊、芯棒、对齐叉、限动齿条衬瓦、预穿推杆衬瓦;

脱管机工具:轧辊、入口导嘴、出口导嘴。

下面进行逐项介绍。

1 技术条件

连轧机轧辊材质:球墨铸铁

表面硬度:400~440HB

屈服强度: UTS>60KG/MM2

成分:C: 3.20~3.60

Si: 1.30~1.80

Mn: 0.40~0.80

Cr: 0.20~0.50

Ni: 2.50~3.50

Mo: 0.70~1.00

脱管机轧辊材质:GHG-CrNiMo 480

表面经热处理后要求有硬度为460~530HV,厚度 R63.5~R85。

2 轧辊性能

1#~3#机架

名义直径(mm) 760~700

辊环直径(mm) 650~590

辊环宽度(mm) 220

4#~5#机架

名义直径(mm) 640~580

辊环直径(mm) 550~490

辊环宽度(mm) 200

功率

VRS主传动

功率 3×160kw

转速 300/600—1000rpm

PQF主传动

1--4--5功率 3×400kw

转速 300/600—1000rpm

2--3功率 3×600kw

转速 300/600—1000rpm

脱管机 3×160kw

轧制力

VRS

负载最大力:(t) 26

过载最大力:(t) 31

1#~3#机

负载最大力:(t) 250

过载最大力:(t) 285

4#~5#机架

负载最大力:(t) 110

过载最大力:(t) 130

3 轧辊孔型设计

将钢锭或钢坯在轧辊孔型中经过若干次的轧制变形,以获得所需要的断面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为此而进行的设计和计算工作称之为孔型设计。

当某机组孔型数据确定后,整个厂家的可轧产品规格范围就确定了,要扩充产品范围,就必须进行孔型设计。因此有必要了解孔型结构。此套机组的孔型结构如图5-28。

此孔型设计中,属于首次在连轧厚壁无缝钢管孔型中使用三辊孔型设计。由于穿孔后毛管壁厚较小,所以在PQF中相对变形量较小,相应宽展量也小,故此套孔型与二辊MPM孔型相比,辊缝值小,而且孔型圆弧为3段,而MPM孔型圆弧为4段。所以其产品附加公差小,轧制精度高。具体孔型数据如表5-14,5-15。

图5-28 孔型参数图

图5-29 轧辊图

表5-14 PQF孔型参数表

因西

O.D.(mm) 壁厚(mm) 延伸率

毛管 215.00 13.20

荒管 185.00 4.20 3.491

孔型:185

机架号

平均延伸系数

1.548

1.485

1.314

1.138

1.015

芯棒直径

176.6

176.6

176.6

176.6

176.6

孔型直径2R

191.30

187.60

185.30

185.00

185.00

槽底半径R1

98.65

95.80

92.65

92.50

92.50

偏心(R1-R)

3.00

2.00

0.00

0.00

0.00

脱离角(ALFA1) 度

30.00

30.00

32.00

30.00

30.00

脱离半径R2

295.95

287.40

324.30

231.25

231.25

连接角(ALFA4) 度

16.00

13.00

13.00

8.00

8.00

连接半径R5

34.30

24.00

28.30

14.00

14.00

孔型宽度B/2

108.0

98.3

95.2

93.8

93.9

宽展系数

1.005

1.028

1.015

1.012

1.015

辊缝半径R3

107.50

63.04

77.16

83.70

82.75

轧辊脱离角(ALFA3) 度

7.22

16.89

24.27

25.12

24.64

芯棒脱离角(ALFA2) 度

11.50

17.27

19.71

25.88

30.00

THETA 度

29.129

29.402

28.000

30.000

30.000

GAMMA2 度

4.610

5.672

5.552

9.011

9.011

PHI 度

26.261

24.926

26.448

20.989

20.989

GAMMA3 度

30.763

表5-15 脱管机孔型数据表

孔型

H1+H2

mm

H1

mm

H2

mm

mm

mm

2H1

mm

Df

mm

EA01

180.52

88.12

92.40

189.64

36.33

176.24

203.76

EA02

175.52

87.50

88.02

176.61

12.80

175.00

205.00

EA03

175.00

87.50

87.50

175.00

0.00

175.00

205.00

1 芯棒技术条件

本套机组采用两段式芯棒,即芯棒由工作段和延长杆构成。锥形芯棒也是一大特点。表4-3中列出的前3种为锥形芯棒。锥形芯棒不仅利于预穿对正,而且利于脱棒。以下为芯棒技术条件。

材质: X35CrMoV05KU-UNI2955

淬火、回火硬度: HB315/360

伸长率: 8%min

断面收缩率: 25%min

成分: C: 3.20~3.60

Si: 0.70~1.20

Mn: 最大0.60

Cr: 4.50~5.50

V : 0.80~1.20

Mo: 1.00~1.50

S : 最大0.008

S+P: 最大0.020

2 芯棒规格

如前所述,该机组的芯棒规格比较少,对185孔型只有9种规格,对142孔型有10种规格,具体如下表。

表5-16 185孔型芯棒规格表

142孔型的芯棒规格为:Φ135.3、Φ133.7、Φ131.6、Φ129.0、Φ125.9、

Φ122.4、Φ118.9、Φ115.4、Φ111.9、Φ108.4。(mm)

3 芯棒润滑

本套芯棒循环系统中具有两个芯棒润滑箱。一个位于预热炉出口处,另外一个位于芯棒冷却返回辊道。两个润滑箱不同时工作。预热炉出口润滑箱润滑新上线芯棒,返回辊道润滑箱润滑循环中的芯棒。

润滑箱高度可调,以对正芯棒中心线,保证芯棒的良好润滑。

本套芯棒润滑特点:

一套润滑系统为两个润滑箱工作,切换简单。

对备用喷射环离线水清洗;对预热炉前喷射环进行水清洗,保证间断4小时后仍正常工作。

轧机停机1~4小时时,可让润滑系统处于工作状态,在线喷射环每隔10~60分钟喷射一次,每次喷5~15秒钟,避免堵塞,便于观察。

滑阀动作迅速,接到信号后1秒钟内开/关,保证润滑长度准确(±200 mm)。

润滑剂成分为30%干粉末和70%水配置成悬浮液,其中干粉末中含:石墨约3/4,添加剂约1/4,水份最大1%。

本套PQF机组,由于机架及其牌坊的特殊设计,机架置于隧道式牌坊中,因此相应配有一套机架更换系统。该系统多数为液压缸动作。该系统为位于PQF和脱管机之间的一组横移换辊小车,它具有三个位置:

位置1:正对PQF出口和脱管机之间的辊道。

位置2:PQF出口一侧平台,安放换下来的机架。

位置3:PQF出口另一侧平台,安放新备轧辊。

机架更换时,当PQF主机停机、冷却水关闭后,条件具备后做如下操作:

1、小车解锁;

2、小车到更换位对中;

3、小车锁紧;

4、机架到更换位,即将机架由轧钢位降到滑轨上;

5、芯轴支撑缸打到更换位;

6、芯轴与轧辊脱开;

7、机架侧锁紧缸打开;

8、机架平衡缸打开;

9、小车锁紧台打开(位于PQF出口侧);

10、机架下锁紧缸打开;

11、抽出缸到位;

12、抽出机架;

13、小车解锁;

14、新机架推上中间小车;

15、小车锁紧;

16、机架推入;

17、机架侧锁紧缸锁紧;

18、机架下锁紧缸锁紧;

19、小车锁紧台锁紧(位于PQF出口侧);

20、平衡缸锁紧;

21、芯轴啮合;

22、芯轴支撑让开干扰位;

23、推入缸打开并返回;

24、小车解锁;

25、辊道返回轧钢位;

26、小车锁紧;

27、芯棒支撑到位;

28、机架升起到轧钢位。

操作结束。

该部分外方资料比较少,现仅作简要说明.

该套脱管机更换方式与现有MPM机组(一套)定径更换方式相同.概述如下:

脱管机主机停机,冷却水关闭后,机架与“C”形架脱开后,将载有新备机架的换辊车推到机架前,抽出旧机架,横移换辊车,推入新机架,实现快速换辊。

内容:连轧荒管常见质量缺陷

要点:了解和掌握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厚壁无缝钢管内表面存在棱状突起,或存在线状、槽状划伤,称为内棱。

产生原因:主要由于芯棒表面存在缺损、热环效应、粘钢等缺陷,轧制时造成厚壁无缝钢管内表面缺陷。

预防措施:1.加强芯棒日常维护,加强巡视;

2.提高芯棒润滑质量;

3.工艺参数设定,减小芯棒磨损。

厚壁无缝钢管外表面存在纵向的带状凹陷和折迭称为轧折和折迭。

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孔型过充满时,金属在辊缝处挤出,在进入下道轧制时,金属不能压合,从而出现轧折缺陷。它们表现为轧折或折迭形式,折迭多在头尾出现,严重时通体出现。另外,轧辊孔型侧壁粘钢或者辊沿倒角磨损也会导致轧件产生条状折迭。还有一种折迭是因轧辊过热,在轧辊表面产生龟裂,轧制时造成轧件表面产生折迭。

预防措施:1.注意控制毛管尺寸,防止产生过充满;

2.注意调整工艺参数,防止过充满;

3.注意轧辊使用寿命,防止过度磨损。

产生原因:轧辊出现碰伤或其它缺陷,导致在管体外表面出现规律性结疤。

预防措施:通过调整好连轧机前台高度和芯棒支撑机架的同心度防止芯棒对轧辊的碰撞,并加强对轧件外表面质量的巡视。

产生原因:由于孔型欠充满,使得管子内表面产生平滑椭圆形凹坑,严重时造成产品壁厚超差。如果是管坯温度不均,往往为局部的单个凹坑;若为工艺调整不好,压下量或者速度不匹配则会在轧件纵向上断续出现。

预防措施:1) 提高加热质量,保证管坯温度均匀;

2) 进行合理的工艺参数调整。防止轧制时机架间金属流量不平衡。

内容:连轧金属变形机理以及基本方程;连轧轧制速度计算以及芯棒速度制度

要点:了解变形机理并掌握简单方程;了解连轧轧制速度计算方法;了解芯棒速度对轧制的影响

连轧管时,管子内表面在孔型顶部处与芯棒接触,而在侧壁处则不与芯棒接触。孔型顶部的金属,由于受轧辊的外压力和芯棒的压力作用而延伸,并在轴向延伸的同时产生圆周方向的宽展,而孔型侧壁的金属在孔型顶部金属延伸时也被拉伸,并相应在纵向产生拉缩。此时,如若孔型顶部金属的宽展和孔型侧壁金属拉缩数量比例不当,则导致过充满或欠充满。

孔型过充满时,辊缝及孔型开口处则会出现凸起,如过充满特别显著时,造成轧制缺陷,并且某一机架出现严重凸起后将使随后机架的压下量过大。在产生过充满或折叠,这种恶性循环一直延续到成品机架,造成产品缺陷。

孔型欠充满时,会使随后机架,及直到成品机架孔型欠充满,使成品管圆度和尺寸精度达不到要求或产生产品缺陷。

为了使孔型顶部金属宽展与侧壁金属拉缩较为协调,使孔型正常充满,从金属塑性变形角度,建立连轧管金属流动方程。

按照塑性理论分析变形区分为孔型顶部区和侧壁开口区。

孔型顶部区:受径向内、外压应力,切向压力,轴向压力,为三向压应力状态,金属减壁延伸,并向侧壁开口方向宽展。

侧壁开口区:受径向外压应力,切向压力,轴向(附加)拉力,为两压一拉的异名应力状态,金属受孔型顶部区牵拉而延伸,切向被拉缩。

要使孔型正常充满应满足:

∑Pl=σlА+σl′А′=0

式中:σl---槽底轴向压应力

A---槽底金属截面积

σl′---侧壁轴向拉应力

A′---侧壁金属截面积

金属在轧制过程中,厚壁无缝钢管在各机架间应遵循金属秒流量相等的连轧基本方程――流量方程:

Δ1=Δ2=···Δ I=···Δn=C即

F1V1= F2V2=··· FiVi= ···FnVn=C

式中:Δi――各机架秒流量体积;

Fi――各机架的厚壁无缝钢管横截面积;

Vi――各机架的厚壁无缝钢管出口速度。

以上为自然连轧时的方程,实际轧制时应该考虑张力系数Ci:

1~2 C=1.01

3~4 C=1.005~1.008

5 C=1.0

FnVn=Fn-1Vn-1Cn =Fn-2Vn-2CnCn-1=···· =F1V1CnCn-1···Ci···C1

1 变形过程

图5-30 带芯棒连轧管变形区示意图

圆孔型带芯棒轧管时,变形区分为减径区和减壁区两个部分,整个变形过程分三个阶段:压扁变形阶段、减径变形阶段和减壁变形阶段。如图5-30所示。

在减径区中,由于毛管是空心体,开始时仅六点接触轧辊孔型或接触面很小,故管子首先发生压扁变形,即管壁产生塑性弯曲变形。此时管子周长或横断面积不变,只是被轧辊孔型压缩处高度减小,而不与孔型接触处径向尺寸加大。随着管子逐渐进入变形区,压扁程度加大,同时管子与孔型的接触面积增加,待接触面增至一定程度后,孔型侧壁对管壁的支撑作用加大,管子除继续发生压扁变形外,将同时发生减径变形。至毛管整个外周完全与孔型槽壁接触时,压扁变形阶段结束,变形全部转入第二阶段----减径变形阶段。管子平均直径和平均周长减小,金属轴向延伸,管壁有所增厚。管壁增厚相当于宽展变形。由于变形区中管子横断面上各处金属的应力状态不同,因而增厚变形也不同。减径变形的同时,由于芯棒轧辊的共同作用,管子发生减壁变形,金属轴向延伸。

2 变形参数

圆孔型带芯棒轧管的主要变形参数有:咬入角、高向压下量、槽底减壁量、延伸系数、减壁系数等。

ΔD---高向压下量;

Rmin---孔型槽底半径;

2) 高向压下量

式中:bi-1---i机架轧前管子高度

ai--- i机架孔型高度

3) 孔型顶部减壁量

Δδ=δi-1-δi

式中:δi-1---i机架孔型顶部管子轧前壁厚

δi---i机架孔型顶部管子轧后壁厚

4) 延伸系数

μi=li/li-1μi=Ai-1/Ai

式中:li---i机架轧后长度 Ai—i机架轧后截面积

li-1---i机架轧前长度 Ai-1—i机架轧前截面积

5) 减壁系数

ηi=δi-1/δi

脱管机作用在于将荒管与芯棒脱开,也兼有定径作用。其变形理论与定径机类同。

连轧速度计算

1 计算延伸率

μi=Ai-1/Ai

式中:Ai—i机架轧后截面积

Ai-1—i机架轧前截面积

2 厚壁无缝钢管速度计算

Vi=Vi-1·μi

式中:Vi—i机架厚壁无缝钢管速度

Vi-1—i-1机架厚壁无缝钢管速度

μi—i架延伸系数

3 工作直径计算

Dwn=DN-β·d

式中:Dwn---轧辊工作直径

DN---轧辊名义直径

β---经验系数,一般0.8~1.0。

d---荒管名义出口直径

4 轧辊转速计算:

按照

式中:ni为轧辊转速,单位转/分。

5 电机转速计算

式中:i---传动比

ni--轧辊转速,单位转/分

本套连轧机各机架传动比为:

机架号 VRS 1#机架 2#机架 3#机架 4#机架 5#机架

传动比 10.00 13.00 8.50 6.50 4.40 4.40

1 限动芯棒连轧管的运动学特点

带长芯棒的连轧管过程可看成是不同辊径的差速轧制过程。芯棒看成是半径无穷大的轧辊,当芯棒参与连轧系统工作时,芯棒相当于速度按某一特定的主动轧辊参与变形,形成在变形区内的差速轧制。

限动芯棒连轧管时,芯棒速度Vm是恒定的,而且芯棒速度小于等于第一机架的轧辊圆周线速度。为此,对芯棒而言所有的机架均是导前机架,芯棒对金属的摩擦力的方向是与轧制方向相反的。此时,各机架的轧件出口速度是恒定的。

Vix=(Vif+Vmfm)/(f+fm)

式中:Vix---第i机架的轧件出口速度

f-----轧辊与管子的摩擦系数

Vm---芯棒限动速度

fm----芯棒与管子的摩擦系数

Vi----第i机架的轧辊平均圆周速度

这样,按照秒流量相等的原则,调节好各机架的轧辊速度,就可以保持轧制过程的稳定性。由于限动芯棒连轧管中,芯棒速度小于第一机架的轧件速度,因而它是一种稳定的差速轧制状态。使轧制力降低,促进金属在孔型中的纵向延伸,并且可采用圆孔型轧制,提高成品管的尺寸精度。

2 限动连轧管的芯棒速度

限动芯棒连轧管轧制过程中,芯棒的速度是恒定的,其速度是由限动装置来控制的。

芯棒速度对轧制过程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影响轧制过程的差速轧制过程。

芯棒速度越低,与轧件速差越大,则差速的效果越明显,可减低轧制力,减少宽展,促进延伸,并有利于提高轧后厚壁无缝钢管尺寸精度。为使全部机架均为差速轧制,芯棒速度应低于第一机架变形区中轧件的平均速度。

2) 影响芯棒的长度

芯棒全长分为两部分:工作段和延长杆。

可以看出,芯棒速度越快,则轧制同一长度的管子所需的工作段长度越长。

3) 影响芯棒寿命

芯棒速度过低,相对速度过大,摩擦热大,会导致芯棒磨损快。

但芯棒速度过快,会使芯棒某些截面受轧制力作用次数增加,也会降低寿命。此套连轧管机组芯棒的最大限动速度为1.35m/s,下图为芯棒速度示意图。

THE END
0.施工安全培训教材第一部分塔式起重机|塔吊上回转塔机回转支承靠近顶部,下回转塔机回转支承靠近底部。这种塔机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受力特性、安装方法等方面差别都很大,所以是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分类: ⑴上回转塔机的起重臂、平衡臂、塔帽、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电控系统、驾驶室,平衡重都在回转支承以上,即塔身不旋转,而是通过支承装置安装在塔顶上的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312?1686415=94?;;a3:68@<7864tj}rn
1.反力框架生产厂家批发商沧州圣科千斤顶校验仪供应商 100T/500T反力架价格反力框架 千斤顶反力架500吨 主营:沧州圣科千斤顶校验仪商 100T/500T反力架价格 反力框架 千斤顶反力架500吨;沧州圣科LHCX-1型液压车辙试样成型机,车辙试样成型机,车辙试样成型机;沧州圣科LHCD- 型台式大容量高速离心机,大容量高速离心机价格,大容量离心机;沧州jvzquC41ejooc7lwkfkdjnr0eqs0r{tfwez0nrxvamkzu62398;84=3jvor
2.建研式反力架平行四连杆加载试验装置建研式反力架-平行四连杆加载试验装置;多功能结构工程综合试验系统;钢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试验系统;结构工程疲劳试验系统;岩土jvzquC41yy}/itjcp4dqv4uv4716@:1rtuewlya;;?72:>0jvsm
3.HLFL10000千斤顶反力架检定装置HLFL-10000千斤顶反力架检定装置 一、千斤顶检定装置主要功能简介 本装置主要用于电动液压式、穿心式、大吨位、特殊、大行程、标准型、非标特制型等多种规格、类型千斤顶的检测。 适用于计量检测、科研院所、制造企业、公路、建筑、铁路、桥梁等施工单位及监理公司、质检部门必备的试验装置。 jvzq<84yyy4in|mk{ctkk7hqo1n.rm2::0nuou
4.厂房钢结构平台检测第三方夹层承载力验证报告评估鉴定如设备自重,构件本身自重,水压力,土压力。工程质量检测中,对桩基承载力检测,利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荷载由油泵通过千斤顶施加于桩顶,采用千斤顶并联控制荷载的施加,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桩顶沉降量由位移传感器测得,全程采用静力荷载测试仪器自动采集数据,后将原始数据进行室内资料整理。jvzquC41;5=28:<50d8c0:66894dqv4o1pkxu865;4>53>3cur
5.反力架检测装置材料拉压疲劳试验机恒乐仪器是一家专业开发研制力学试验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设备涵盖研发生产:自平衡反力架加载装置,电液伺服协调加载系统,1000/2000/3000吨长柱拉力试验机,接骨螺钉扭转试验装置,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工程梁柱/教学试验系统检测设备等拉压扭力试验机等,400-066-8035jvzq<84jnunj{jslk0ipo8
6.桥梁工程习题及答案全解7)在超静定梁中,预应力引起的次力矩是由支座次反力产生的,因此次力矩是非线性的。( N) 8)在静定梁式结构中,呈非线性变化的温度梯度会引起结构的次内力。(N) 9)同一座桥中,计算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值与采用的汽车荷载等级有关。(N) 10)混凝土的徐变对于静定结构不会引起次内力,也不会产生徐变变形。(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g39>;2687/j}rn
7.桩基础沉井在下沉过程中,井筒就是施工期间的围护结构。在各个施工阶段和使用期间,沉井各部分可能受到土压力、水压力和浮力、摩阻力和底面反力以及沉井自重等的作用。沉井的构造和计算应充分满足各个阶段的要求。 为了减少下沉时井筒侧壁的摩阻力,沉井的纵截面可采用台阶形,或者采取触变泥浆和吹气减阻等技术措施。采用排水人工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373586818678:5:a4::9@:47:4tj}rn
8.桩基检测常见知识点(中)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载反力装置应符合那些规定? 答: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2) 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jvzquC41yy}/hjsiegif0lto1unpy662:44ivvq
9.与应力施工技术12篇(全文)本工程选取4根桩进行静载试验, 采用砼块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加载系统由精密油压表和千斤顶组成,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每级加载为最大荷载的1/10, 第一级按2倍分级荷载加载, 在每一级荷载作用下, 桩的沉降量每小时小于0.1 mm, 可加下一级荷载。经检测, 4根桩均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桩之一17C-1#桩成桩参数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s9swg2?v0jvsm
10.海洋平台组块双船浮托整体迁移方法支撑结构设计浮托船舷侧组块支撑结构强度校核,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完成;考虑渤海海域常规浮托作业环境条件,并使用MOSES时域计算得到LMU位置的反力,作为组块支撑结构设计载荷。设计环境条件,详见表2。 表2 设计环境条件 工况浪向 (deg.)有义波高 (m)波浪周期 (s)风速 jvzquC41yy}/|px{d0ipo8sgyu4ivvqAckj>79;:5:
11.基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堆载法实施细则六、操作流程1、试验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反力装置一般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土梁与钢梁平台对称放置,平稳地安放于千斤顶和试桩上。 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在压重平台上;要求堆载平台的支点应稳固,堆载量时可利用桩作为堆载支点;2、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jvzquC41yy}/5?5fqey/pny1fqi049i83;72d@7cehi8:Bjd398egm;52d7d7Bjg;d=30qyon
12.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计划范文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法进行静载试验,应严格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加载反力装置提供的反力应满足最大加载量的1.2倍,要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应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的要求。否则由于堆载支墩基础不牢、压重平台不平衡等原因,易导致压重平台坍塌造成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A:;294ivvq
13.我校校友和教师为国家重大工程“深海一号”作出重要贡献该试验平台全长26.5米,由反力架、电气操作平台、轴力推拉加载系统、弯矩加载系统、内压加载系统、管端自锁密封系统、液压加载系统、泵站及远端智能控制系统等组成,可模拟深海全尺寸立管在全生命周期的受力情况,如半潜式平台和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母船和立管的相互作用;设施在经历亿次以上反复的波峰波谷运动时的影响;可jvzq<84liz/vsz0gf{/ew4kphu039<6166437mvo
14.石油化工设计论文垂直荷载作用于管架上的垂直荷载,其中永久荷载应为结构自重、管道自重、附件、保温重、防火层、管道内介质的重量、试压时的充水重、电缆和仪表槽盒重、操作平台和走道板的自重。平台和走道板上的活荷载标准值可采用2.0kN/m2。管架横梁宜按均布线荷载进行计算,此时需考虑管线的不均匀分布系数,一般取1.1~1.2;当有jvzquC41yy}/jjtvqwmbq7hqo1lbp€jp1481;:3jvor
15.火炮概论(六):反后坐装置火炮反后坐力装置结构图第三章、反后坐装置 第一节 概述 一、刚性炮架与弹性炮架 后坐:火炮发射时,膛内火药燃气压力的轴向合力(称炮膛合力或后坐力)使炮身及其固连部分产生与弹丸行进方向相反的运动。 刚性炮架:炮身通过其上的耳轴与炮架直接刚性连接,炮身只能绕耳轴作俯仰转动,与炮架间无相对移动。发射时,全部后坐力通过耳轴直接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3327668ftvkimg8igvcomu8665475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