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优化方法在汽车底盘设计中的应用汽车测试技术

汽车底盘主要包括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

传动系统: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保证汽车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均能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行驶系统:一方面承受从车轮传递的垂直、纵向、侧向反力及其力矩,并起导向作用,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运动,另一方面通过车架安装各种零部件,保证汽车各总成之间的协调运动;

转向系统: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

制动系统:通过对汽车车轮施加一定的力,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使汽车减速或停止,制动系统直接影响汽车的行车安全性能。通过对底盘及各系统的机械设计,使底盘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工作,实现底盘相关运动和力的传递,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底盘系统越来越复杂,其各组成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日益明显,底盘系统设计涉及到多学科领域,使得底盘系统的总体设计过程十分复杂。

2、底盘系统特征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汽车综合性能,越来越多的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在汽车底盘各个子系统中得到开发和应用,使汽车底盘在集成化、电子化、智能化和轻量化四个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汽车底盘集成化

汽车电子设备和汽车总线技术已成熟并推广使用,使得底盘集成化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汽车企业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底盘系统使用传感器帮助底盘监控路况,能帮助驾驶员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提高主动安全性。

汽车底盘集成技术主要是在现有的悬架、驱动/制动和转向等功能相对独立的电控系统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上,通过总线传输将汽车中各种电控单元、传感器、执行机构等联接起来,实现集成化控制。

(2)汽车底盘电子化

在底盘的四大组成系统中开发了不同的电子控制系统,这些电控系统按汽车运动方向可以分为三类:纵向的制动和驱动控制、横向的转向和横摆力矩控制以及垂向的悬架控制。

目前汽车底盘的电子控制系统大部分围绕某一功能来开发,并通过轮胎与地面间的接触力产生作用。

制动防抱死装置(Anti-lock BrakiIlg System,简称ABS):通过控制纵向力,使汽车在制动时能更好借助轮胎来充分利用路面附着系数,缩短制动距离,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主动悬架(Active suspension System,简称ASS):通过控制垂向力,达到对汽车垂向运动和车身姿态的侧倾、俯仰运动控制的目的,提高了汽车的操纵性和舒适性。

(3)汽车底盘智能化

汽车底盘智能化是指将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和传感技术应用于汽车底盘系统,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驾驶体验。这一趋势已经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汽车底盘智能化相关的主要方面包括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自适应悬挂系统、四轮驱动系统、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制动系统及车辆动态管理系统等。

(4)汽车底盘轻量化

汽车轻量化技术都是一项共性的基础技术,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都将汽车轻量化作为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大量研究表明,汽车轻量化设计技术对降低燃油消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减少排放有较大的贡献。据统计,车重每减轻10%,可节省燃油6%~8%,燃油效率提高5.5%,排放下降4%~6%。

3、多学科优化方法在汽车底盘设计中的应用

多学科设计优化是一种新的工程设计方法学,其思想是从系统总体设计高度,在综合考虑系统整体和全生命周期的情况下,通过实现各学科的模块化并行设计来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它通过充分探索和利用工程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协同机制,考虑各学科(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影响,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优化设计复杂工程系统和子系统。

将多学科优化技术引入到底盘设计中,分析和研究了底盘复杂系统的综合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对于底盘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对底盘设计方法和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可以从底盘集成设计、电子化设计及轻量化设计中展开多学科设计优化应用研究。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发展应用至今,按照求解思路,根据学科和设计变量的处理方式,形成了以下五种不同的算法。

(1)多学科可行方法(Multidisciplinary Feasible Method)

简称MDF算法,也称为All-In-One,简称AIO方法)属于单级优化算法。该方法将各个子系统(学科)集成为一个整体形成系统,建立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然后采用现有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分析优化。特点是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化算法,能找出全局最优解或局部最优,但每次都要进行一次多学科系统分析,实用性不强,难于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2)同时分析优化算法(Simultaneous Analysis and Design)

简称AAO算法,也称All-At-Once,也属于单级优化算法。在优化过程中为了减少各个子系统之间直接的耦合关系,通过引进辅助设计变量,进行学科问的一致性约束,每个学科放宽学科的允许范围,使得每个子系统能独立地进行分析。子系统之间的通讯通过含有等式约束的系统级优化过程来协调,完成系统级优化问题,最终使得辅助设计变量与状态变量一致。特点是每个子系统只能进行并行分析,而不能进行设计优化。

(3)单学科可行方法(Individual Disciplinary Feasible Method)

简称IDF算法,属于单级优化算法,与AAO法相似,区别在于它通过放宽学科间设计变量的相容性,而不是学科的相容性来保证学科分析的可行性。

(4)并行子空间优化算法(Concurent subspace optimization)

简称CSS0算法,是一种非分层的二级多学科优化算法。并行子空问优化算法中将系统的设计变量和状态变量被分配到各子空间,对涉及到该空间上的变量只在各子空间内部进行优化分析。特点在于各子系统内不再只进行分析,而是在子系统内进行独立的优化,学科间的耦合关系通过系统对各子系统的协调来保证。适用于没有系统级的目标和变量的问题,各子系统保留独立的学科目标和设计变量。

(5)协同优化算法(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简称CO算法,是一种分层的两级优化算法。与并行子空间优化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系统级的优化功能,对于子系统,只在每个子系统空间内进行分析及优化设计,可暂不考虑其它子空间的影响,只是满足本子系统的约束条件,然后通过系统级优化协调各子系统设计优化结果,通过系统级和子系统之间的多次迭代计算实现一致性的最优设计。它适于处理子系统变量远远多于学科间变量的情况,即适于解决具有系统级设计目标的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

传统的底盘系统设计主要是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来满足机械结构的设计要求,但是随着子系统的增多,设计变量也增多,设计变量的选择很难同时满足系统级和子系统级学科的性能指标只能以满足系统级指标为主,或者兼顾系统级指标和子系统级指标。因此,底盘设计应根据不同的设计任务和需求,采用相应的多学科优化算法。

THE END
0.汽车优化设计吉林大学汽车优化设计重点讲述汽车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常用优化方法及实际应用,使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掌握汽车优化设计的建模方法、常用优化方法、程序及MATLAB优化工具箱;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将所学的汽车优化设计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jvzq<84cwvu/luz0gf{/ew4kphu03?9916<597mvo
1.《汽车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白影春,李超,陈潇凯编著北京理工汽车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 作者:白影春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50.60 定价 ¥72.00 配送至 北京 至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人天书店旗舰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人天书店旗舰店 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52>63;90jvsm
2.基于HyperMesh/OptiStruct的汽车零部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在现代结构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使工程设计者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获得较为完善的或最为合适的最优设计方案,是虚拟设计和制造的重要环节,并贯穿于设计和制造的整个过程。结构优化设计通常可根据设计变量的类型划分为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三类。目前,尺寸优化的理论和应用已趋于成熟,形状优化的理论jvzq<84vgen/pn|ocmks0lto1cxua>6:584ivvq
3.汽车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汽车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汽车结构理论及应用优化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白影春李超陈潇凯jvzquC41yy}/|qfpisobqtj{cp4dqv4dqqq.ew42:3;139:567;/j}rn
4.汽车轻量化——结构轻量化为了提高效率和准确度,集成优化是解决多个学科性能冲突的主要手段,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MultidisciplinaryDesignOptimization,MDO)理论,将材料力学、计算技术、材料学和制造技术集成与一体,建立全新架构“性能-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案技术路线,以尽可能高的效率求得整体最优解。以车身为例,多学科优化设 jvzquC41yy}/{xtlkc4dqv4cum529663:776:;594:;4;>629;4ivvq
5.OptiStruct在电动汽车GOR结构优化中的应用CAE研发数字化文章OptiStruct在电动汽车GOR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本文考虑冷却系统安装点动刚度和发盖锁扣安装点等效静刚度的性能,以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利用OptiStruct对某电动车GOR进行拓扑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满足刚度目标,同时也实现了轻量化。 1 概述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汽车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民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据jvzquC41ctzjeuju0g3xq{pu0pku0ls1eck0c{ykenk27<:440nuo
6.汽车上摆臂拓扑优化及结构改进设计CAE研发数字化文章e本文基于OptiStruct软件求解及优化。为了消除使用静力法分析过程中约束点的反力对结构应力状态影响,将惯性释放理论引用到摆臂拓扑优化分析中。 1 前言 拓扑优化技术作为提高结构性能或减轻结构质量为目标的一种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法,目前已在国外车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ltair公司技术报告表明,在SUV车架轻量化设计中,结构jvzquC41ctzjeuju0g3xq{pu0pku0ls1eck0c{ykenk26?7590nuo
7.发动机舱盖优化设计:从结构分析到性能提升的全面解读接下来,我们将对发动机舱盖的原模型进行刚度分析。考虑到内板形状的复杂性、深大的成型深度,以及采用的冲压工艺和冷轧钢板ST14材料,我们将依据汽车覆盖件的分析标准及某汽车公司的工况加载规范,设定三种加载工况进行分析。建立了三种工况模型分析内板刚度表现,其结果支持结构优化。 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88?1::=546=::;559:4ivvq
8.结构优化在汽车天窗设计中的应用CAE研发数字化文章e目前汽车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国内外各大汽车和零部件厂商都在使用或关注结构优化技术,期望通过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设计周期,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结构优化通常分为拓扑优化、形貌优化、形状优化和尺寸优化,且所有优化类型都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jvzquC41ctzjeuju0g3xq{pu0pku0ls1eck0c{ykenk25A75;0nuo
9.汽车结构的优化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底盘系统也在优化范围内,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底盘悬架系统、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动力学反问题的理论与方法,提出系统的汽车底盘NVH特性预测与修改方法,提升底盘的性能和舒适性。 还有就是优化设计以降低制造成本,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材料使用量和加工难度。通过巧妙设计,让结构更简单合理,减少不必要的工序。jvzquC41yy}/rlfwvq4dqv3ep1pyym4696<06@9836?30qyon
10.如何优化电动汽车电池箱的结构,同时提升电池容量与安全呢?要从多方面入手,针对电池箱组的综合应用性能进行调试,这样才能同时保证电池箱的应用价值与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本研究针对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箱结构优化进行研究,首先阐述电池箱的作用与设计要求,其次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从对电池箱结构进行仿真分析。 并且从电池箱材料、厚度等方面进行实验,优化结果如下:当电池箱结构进行优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39@=684658::2:4::8
11.结构优化在汽车天窗设计中的应用零部件资讯核心提示:结构优化在汽车天窗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汽车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国内外各大汽车和零部件厂商都在使用或关注结构优化技术,期望通过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设计周期,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结构优化通常分为拓扑优化、形貌优化、形状优化和尺寸优化,且所有优化类型都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jvzquC41yy}/srhjgegjnrfq0eun1wjyu1yiq€23:7980qyon
12.《汽车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白影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9787576310825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汽车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白影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9787576310825 工业技术书籍 收藏 白影春 著 ¥ 累计评价 0 降价通知 - + 加入购物车 jvzquC41kvkn0si0eqs03957;3;57:=96;4ivvq
13.部分新书推介(续)皖江工学院58.《汽车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 主编:白影春, 李超, 陈潇凯编著 出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2 索书号: U463.82/6 本书主要围绕汽车结构优化设计展开,汽车结构优化技术涵盖拓扑优化、形状优化、尺寸优化、可靠性优化等,汽车结构性能涵盖刚度、强度、NVH、碰撞安全和疲劳耐久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汽车轻量化背景及jvzquC41yy}/yszv0gjv0ls1vw3tj~2iwct0ixtf/dupm8ucigoohx6836
14.全球汽车轻量化趋势与车身设计方法解析汽车车身的结构复杂性意味着可能面临多参数、多学科、多目标以及多材料优化设计的挑战。在设计中,这些因素可能会产生优化冲突,但通过协同优化各方要求,最终实现车身性能的最优化,是结构优化设计的核心目标。 ❒ 代理模型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在车身结构设计领域,代理模型能够对离散数据进行拟合或插值,从而将复杂的分析计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8::52?75:;:729:2:54ivvq
15.平台架构概念设计阶段车身结构优化方法: 针对平台架构概念设计阶段的车身结构优化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包含3个阶段:第1阶段为考虑真实碰撞载荷,利用多模型优化法(MMO)进行综合工况下的车身全局拓扑优化,解读不同的传力路径;第2阶段为考虑平台架构高低姿态车型,利用SFE CONCEPT软件建立不同传力路径下的车身参数化模型,进行不同动力下的结构对比jvzq<84smu4ds~3gfw4dp8mvon5dsm}|tet049731380497334660qyo
16.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针对仿真驱动的结构优化设计存在优化方向模糊、周期较长、试错成本大、对技术人员要求高等问题,致力于建立智能化、轻量级设计平台,保证在有限周期内实现高质量的产品设计,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技术优势 应用轻量化:操作简单,易拓展,易与主流CAE软件,更灵活,更开放; jvzquC41yy}/uƒftk0gd0ls1ctzjeuj13;739=8549726:6524:
17.拓扑优化技术在汽车结构件设计中的应用.docxPAGE 1 PAGE 1 拓扑优化技术在汽车结构件设计中的应用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以节能为目标的轻量化设计成为各大汽车厂商追求目标之一。在概述典型优化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应用状况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拓扑优化基本理论做了阐述;并以三个有代表性的汽车结构件为对象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发觉,汽车结构件不仅减重效果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6134661A5532:23;62266637xjvo
18.汽车车身设计关键技术吉林大学车身结构设计理论与轻量化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car body structural design theory and lightweight technology 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 Research on auto passive safety 车身结构耐久性研究 Research on durability of car body structure 研究成果: Research findings: jvzq<84cwvu/luz0gf{/ew4mz{p0m‚yf1sidu|oilly/j}r
19.权重量化基于拓扑优化的新能源汽车摆臂轻量化设计常用的优化方法主要有拓扑优化、形貌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等,其中拓扑优化由于其创新性和算法先进性,被广泛运用于结构优化设计中。近年来,铝合金、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运用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对零部件进行优化分析意义重大。 2.1 拓扑优化基础理论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47:198ftvkimg8igvcomu86348689?9
20.CFRP传统汽车B柱结构复杂, 零部件较多, 因此轻量化潜力较大。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传统金属材料B柱轻量化作了细致的研究。Pan等[2]结合试验设计和矢量迭代法, 从轻量化的角度出发对点焊式车身B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Xu等[3]结合激光拼焊技术和近似模型理论对车门内板和B柱外板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 提高了整车侧面碰撞jvzq<84smu4ds~3gfw4dp8mvon5dsm}|tet049721:532;52:29/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