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慧龙融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当前,中国专用车产业正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市场呈现出复杂的发展态势。在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加速重塑产业生态的双重驱动下,中国专用车行业正迎来 “政策红利释放+技术革命深度爆发” 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期。政策层面,国家《“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早已明确将专用车行业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重点建设范畴,通过顶层设计聚焦特种应急装备的研发攻关与产业化落地,夯实其在应急保障中的战略支撑地位;技术层面,新能源动力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渗透,正推动行业产品结构从 “传统功能型” 向 “智能高效型” 加速迭代,其中智能网联应急装备、无人驾驶特种作业车辆已成为行业核心研发方向与市场竞争焦点。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专用汽车销量55.42万辆,同比增长0.68%。专用车市场在总量微增的背景下,呈现 “专用化表现抢眼” 与 “增长分化” 的双重特征:市政环卫、冷链运输、工程建筑、应急保障等领域的专用汽车以14.82%的综合增速拉动结构升级,消防救援和应急保障成为重点增长板块。绿色化和智能化成为专用车产业革新的两大核心驱动力,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行业技术门槛,倒逼企业必须加速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
作为全国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重庆依托长久以来积累的产业优势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战略优势,形成了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为专用车产业的发展和革新提供坚实基础。在应急装备领域,重庆以 “军民融合” 战略为牵引,聚集了包括迪马工业在内的50余家特种车辆及配套企业,构建起 “研发-生产-服务” 产业集群。这座工业重镇正以 “特种装备创新高地” 的定位,成为全国专用车产业升级的重要增长极。
作为西南地区首家实现专用车批量出口的企业,迪马工业从1997年填补国防防弹运钞车空白起步,逐步构建起覆盖防弹车、应急指挥装备、智能机器人等五大领域的产品矩阵,成为重庆特种装备 “走出去” 的标杆企业。本期军工视界,让我们走进迪马工业,一起探寻这家 “应急装备隐形卫士” 如何以技术创新筑牢社会安全防线。
迪马工业作为国内专用车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以 “科技守护安全” 为使命,专注于特种车辆及应急装备的研发、生产与服务。作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公司定位 “专用车领域专家+应急安防管理平台服务商”,核心业务涵盖防弹车、集成车、机场地面设备、智能机器人、数智产品五大领域,为应急、消防、公安、金融押运、民航等20余个行业提供智能、安全、环保的整体解决方案。
迪马工业深耕特种车辆制造领域二十八年,现已拥有10万㎡现代化生产基地,配备4条智能总装生产线及260余台套数控加工设备。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用车企业,其防弹运钞车市场占有率超过40%,连续20多年居行业第一。机场客梯车、通信指挥车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产品远销亚洲、非洲、欧洲等34个国家和地区,以其卓越的综合实力和丰富的产品线,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催生现金运输安全需求,但高端防弹运钞车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不仅价格高昂且维护响应滞后。迪马工业创始人敏锐捕捉这一痛点,以 “替代进口、守护金融安全” 为初心,联合军工技术团队攻克防弹钢板焊接、防爆玻璃成型等核心工艺,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批符合国际标准的防弹运钞车,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奠定了 “安全押运装备国产化” 的行业基石。
一路走来,迪马工业防弹运钞车载誉无数,曾被评为 “国家重点新产品”,也曾是国内首家一次性通过全国性行检的专用车品牌。迪马工业在防弹运钞车市场的占有率,已连续20多年位居行业第一,各类产品服务过2022年冬奥会、卡塔尔世界杯、70周年阅兵式、2008年奥运会、杭州G20峰会、厦门国际金砖会议等国家级庆典和活动,并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迪马工业始终秉持着精工智造的理念,坚守匠心工艺传承,紧紧跟随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历史使命和发展进程中,迪马工业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战略调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锚定新的目标,加速转型升级。
市场化转型
从单一运钞车拓展至公安、消防等多领域专用车,参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安保任务,确立 “特种车安全专家” 定位。期间建成西南地区首个特种车检测实验室,攻克防弹结构轻量化技术,使车辆自重降低,油耗减少。
智能化升级
布局智能装备研发,推出国内首款生化检测车、智能消防机器人,参与神舟飞船发射保障等国家级项目,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生态化拓展
牵头成立重庆特种应急装备战略联盟,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 “车辆+机器人+指挥系统” 一体化应急解决方案,服务杭州亚运会、卡塔尔世界杯等国际重大活动。
迪马工业以 “科技赋能安全” 为核心,依托3个省级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中心)、70人研发团队、年超4000万元研发投入,累计取得20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5项),构建了覆盖智能装备研发、系统集成、场景化服务的全链条技术优势,其代表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一、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全域互联的“移动指挥部”
三级扩展通信指挥方舱
采用专利级液压侧拉技术,展开后面积达70㎡,搭载卫星通信、4G/5G融合网络及5m×1.3m超大显示墙,可在 “断路、断网、断电” 极端环境下构建稳定指挥链路。在2025年 “应急使命·2025” 演习中,该装备作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前线枢纽,实现6省救援力量的实时协同调度,支持60余人同时指挥作业。
智慧互联平台
通过物联网技术整合车辆底盘、上装设备及单兵终端数据,实现 “人-车-机-场景” 智能联动。例如,在台风 “摩羯” 救援中,指挥中心依托该平台实现实时监测车辆位置、油量及救援人员生命体征,精准调度多台装备完成高危区域布防。
二、特种车辆核心技术:安全与效率的双重突破
新能源转型加速
纯电动通信指挥车 “三级侧拉新能源底盘车型”,续航里程超300公里,为消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能源智慧解决方案。
机场地面设备智能化
自主研发的齿轮锁止中柱举升机构,解决传统登机梯 “定位精度低、操作风险高” 问题,举升误差≤2mm。
三、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高危作业尖兵”
消防机器人
新型履带底盘系统,可翻越复杂地形,替救援人员进入一线靠前侦查。它自带红外摄像头,能灵敏捕捉环境信息和火场温度信息。它的炮口可根据情况自己摆动灭火,灭火完成后,通过app远程操控自动脱带,不需要消防战士近身,单次作业时长可达4小时。
排爆采样机器人
用于危险化学品(爆炸、腐蚀等材料)的处置转移和疑似核生化污染地区或高危、复杂污染环境下的侦检任务,针对目标现场固体、气体、液体开展取样,为应急处置提供准确、重要的决策依据。可代替人工前往污染区对现场环境信息、核生化信息进行快速探测,并实时回传现场信息。
作为特种车辆研制领域的领军企业,迪马工业始终将军品生产的严谨基因深植于发展脉络。在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其产品已全面渗透至国防、应急、金融等关键领域,以硬核实力守护国家安全与社会运转。
在国防领域,迪马工业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坚定合作伙伴,其自主研发的通信指挥车已连续参与神舟十二号至十九号飞船回收保障任务,成为航天保障的 “隐形后盾”。特别是在神舟十九号返回舱着陆任务中,面对极端天气导致主电网中断的紧急情况,迪马工业研发的车载应急供电系统持续为指挥中心稳定供电72小时,确保航天员生命体征检测数据实时传输,为航天员安全返回筑起了坚实的 “电力防线”。
深耕军用技术的同时,迪马工业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在民用市场打造出守护社会安全的 “移动盾牌”。金融押运领域,国内每3辆防弹运钞车中就有1辆来自迪马,累计安全押运金额超10万亿元,以 “零事故” 记录筑牢金融安全屏障。应急救援领域,2024年台风 “摩羯” 登陆期间,迪马工业指挥方舱作为广东应急指挥部中枢,实时监测台风路径,并统筹调度多辆应急救援车及后勤保障车辆整装备战,为抗台救灾提供关键支撑。国际舞台上,成都世运会期间,迪马工业的三级扩展通信指挥方舱、一级扩展通信指挥方舱及应急通信车全程护航,构建起跨区域指挥网络,保障赛事指令实时传达与信号 “零中断”,成为首个服务国际顶级综合赛事的中国应急装备品牌,向世界展现了 “中国智造” 的硬核实力。
当钢铁被赋予智慧,标准便有了新的刻度。迪马工业高度重视专用车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主导或参与制定《专用运钞车防护技术条件》《通信指挥消防车》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在国际市场,其防爆监控平台作为 “国礼” 出口非洲,成为中国特种车走向世界的 “技术名片”。
从填补国内空白,到以 “技术输出” 打破 “低端出口” 标签,迪马工业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用车生产商,而是已经成为一个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迪马工业正通过实施硬件软件一体化发展,在夯实传统制造的基础上,迈出了数字化制造的坚实步伐,让世界看见中国力量。
面向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目标,迪马工业积极响应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以 “三化战略” 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全面赋能应急装备领域创新升级。在智能化领域,迪马工业投建智能网联实验室并开发专用车 “智慧云平台”,通过实时数据交互实现对车辆状态的动态监控、故障风险的提前预警及跨区域远程调度,为应急响应效率提升奠定技术基础;在绿色化实践中,迪马工业明确2025年建成行业首个零碳特种车生产基地的目标,以全链条低碳管理引领特种车制造领域的零碳转型,助力行业绿色发展新格局构建;在生态化协同方面,企业联合重庆大学、应急管理部研究院共同组建 “应急装备创新中心”,重点攻关无人机、单兵系统与特种车的协同作战技术,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创新生态圈,为应急装备智能化、集成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迪马工业 “三化战略” 的系统推进,不仅彰显了企业在应急装备领域的前瞻布局,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及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能。
“让每一台装备都守护生命安全,让每一次创新都赋能应急未来。” 从填补国内防弹车空白到引领全球应急装备智能化,迪马工业正以 “铸盾者” 的担当,在构建大安全应急体系的征程中,书写中国特种车辆行业的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