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董**(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汽车维修高级技师论文浅析发动机冷却系统郝文斌【论文摘要】简述冷却系统对车辆发动机正常、高效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冷却 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保养改善建议。1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发动机采用了更加紧凑的设计和具有更大的比功率, 发动机产生的废热密度也随之明显增大。一些关键区域,如排气门周围散热问题 需优先考虑,冷却系统即便出现小的故障也可能在这样的区域造成灾难性的后 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一般应满足发动机满负荷时的散热需求,因为此 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最大。然而,在部分负荷时,冷却系统会发生功率损失,即 水泵所提供的冷却液流量超过所需的流量。我们希望发动机冷启动时间尽可能 短,因为发动机怠速时
2、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油耗也大。冷却系统的结构对发动机 的冷启动时间有较大的影响。一个正常、高效的冷却系统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加速性、可靠 性以及使用寿命。2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特点传统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可靠地保护发动机,而还应具有改善燃料经济性和降 低排放的作用。为此,现代冷却系统要综合考虑下面的因素:发动机内部的摩擦 损失;冷却系统水泵的功率;燃烧边界条件,如燃烧室温度、充量密度、充量温 度。先进的冷却系统采用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方法,统筹考虑每项影响因素,使 冷却系统既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乂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减少排放。2. 1温度设定点发动机工作温度的极限值取决于排气门周围区域最高温度。
3、最理想的情况是 按金属温度而不是冷却液温度控制冷却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发动机。由于 冷却系统设定的冷却温度是以满负荷时最大散热率为基础,因此,发动机和冷却 系统在部分负荷时处于不太理想状态,如市区行驶和低速行驶时,会产生高油耗 和排放。通过改变冷却液温度设定点可改善发动机和冷却系统在部分负荷时的性能。 根据排气门周围区域温度极限值,可升高或降低冷却液或金属温度设定点。升高 或降低温度点都各有特点,这取决于希望达到的目的。2. 2提高温度设定点提高工作温度设定点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方法。提高温度有许多优点,它直 接影响发动机损耗和冷却系统的效果以及发动机排放物的形成。提高工作温度将 提高发动机
4、机油温度,降低发动机摩擦磨损,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研究表明,发动机工作温度对摩擦损失有很大影响。将冷却液排出温度提高 到150°C,使气缸温度升高到195°C,油耗则下降4%-6%o将冷却液温度保持在90 -115OC范围内,使发动机机油的最高温度为140oC,则油耗在部分负荷时下降1 0%o提高工作温度也明显影响冷却系统的效能。提高冷却液或金属温度会改善发 动机和散热器热传递的效果,降低冷却液的流速,减小水泵的额定功率,从而降 低发动机的功率消耗。此外,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减小冷却液的流速。2. 3降低温度设定点降低冷却系统的工作温度可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降低进气温度
5、。这对燃烧 过程、燃油效率及排放有利。降低温度设定点可以节省发动机运行成本,提高部 件使用寿命。研究表明,若气缸盖温度降低到50°C,点火提前角可提前3。CA而不发生爆 震,充气效率提高2%,发动机工作特性改善,有助于优化压缩比和参数选择,取 得更好的燃油效率和排放性能。2. 4精确冷却系统精确冷却系统主要体现在冷却水套的结构设计与冷却液流速的设计中。在精 确冷却系统中,热关键区,如排气门周围,冷却液有较大的流速,热传递效率 高,冷却液的温度梯度变化小。这样的效果来白缩小这些地方冷却液通道的横截 面,提高流速,减少流量。精确冷却系统的设计关键在于确定冷却水套的尺寸,选择匹配的冷却水泵
6、, 保证系统的散热能力能够满足低速大负荷时关键区域工作温度的需求。发动机冷却液流速的变化范围相当大,从怠速时的1 m/s到最大功率时的5 In s°故应将冷却水套和冷却系统整体考虑,相互补充,发挥最大潜力。研究表明,釆用精确冷却系统,在发动机整个工作转速范围,冷却液流量可 下降40%。对气缸盖上冷却水套的精确设计,可使普通冷却道的流速从1.4ms提 高到4 m/s,大大提高气缸盖传热性,将气缸盖的金属温度降低到60°Co2. 5分流式冷却系统分流式冷却系统为另外一种冷却系统。在这种冷却系统中,气缸盖和气缸体 由各自的液流回路冷却,气缸盖和气缸体具有不同的温度。分流式的冷却系
7、统具 备特有的优势,可使发动机各部分在最优的温度设定点工作。冷却系统的整体效 率达到最大。每个冷却回路将在不同冷却温度设定点或流速下工作,创造理想的 发动机温度分布。理想的发动机热工作状态是气缸盖温度较低而气缸体温度相对较高。气缸盖 温度较低可提高充气效率,增大进气量。温度低且进气量大可促进完全燃烧,降 低CO, HC和NoX的形成,也提高输出功率。较高气缸体温度会减小摩擦损失,直 接改善燃油效率,间接地降低缸内峰值压力和温度。分流式冷却系统可使缸盖和 缸体温度相差IOOOCO气缸温度可高达150°C,而缸盖温度可降低50°C,减少缸体 摩擦损失,降低油耗。较高的缸体温度使
8、油耗降低4%-6%,在部分负荷时HC降低 20%-35%o节气门全开时,缸盖和缸体温度设定值可调到50°C和90°C,从整体上 改善燃油消耗、功率输出和排放。2. 6可控式发动机冷却系统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属于被动式的,结构简单或成本低。可控式冷却系统 可弥补目前冷却系统的不足。现在冷却系统的设计标准是解决满负荷时的散热问 题,因而部分负荷时过大的散热能力将导致发动机功率浪费。这对轻型年辆来说 尤为明显,这些车辆大多数时间都在市区内部分负荷下行驶,只利用部分发动机 功率,引起冷却系统较高损耗。为解决发动机在特殊情况下过热的问题,现在的 冷却系统体积较大,导致冷却效率降低,增
9、大了冷却系统的功率需求,延长了发 动机暖机时间。可控式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电控模块。可 控式冷却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工作状况调整冷却量,降低发动机功率损耗。在可 控式冷却系统中,执行器为冷却水泵和节温器,一般由电动水泵和液流控制阀组 成,可根据要求调整冷却量。温度传感器为系统的一部分,可迅速把发动机的热 状态传给控制器。可控式装置,如电动水泵,可将冷却系温度设定点从90°C提高到1IO0C,节 省2%-5%的燃油,Co减少20%, HC减少10%。稳定状态时,金属温度比传统冷却系 统的高IOoC,可控式冷却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能力,可将冷却温度保持在设定点 的±
10、;2°C范围。从Il(TC下降到100°C只需2s。发动机暖机时间减少到200s,冷却 系统工作范围更贴近工作极限区域,能够缩小发动机冷却温度和金属温度的波动 范围,减少循环热负荷造成的金属疲劳,延长部件寿命。3结论前面介绍的儿种先进冷却系统具有改善冷却系统性能的潜力,能够提高燃油 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冷却系统的能控性是改善冷却系统的关键,能控性表示对发 动机结构保护的关键参数,如金属温度、冷却液温度和机油温度等能够控制,确 保发动机在安全限度范围内工作。冷却系统能够对不同工况作出快速反应,最大 程度地节省燃料、降低排放,而不影响发动机整体性能。从设计和使用性能角度看,分流式冷却与精密冷却相结合具有很好的发展前 景,既能提供理想的发动机保护,乂能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这种结构有利 于形成发动机理想的温度分布。直接向气缸盖排气门周围供给冷却液,减少了气 缸盖温度变化,使缸盖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也能将机油和缸体温度保持在设计的 工作范围,具有较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