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丨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对车辆排放造成的污染进行监测和测定。

4.10.2依据标准

GB18285一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4.10.3术语和定义

(1)轻型汽车light-duty vehicle

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M2类和 N1类汽车。

(2)M1、M2和N1 类车辆 vehicle of category Ml, M2 and NI按GB/T15089规定:

Ml 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

M2 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座,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000kg的载客汽车。

N1类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g的载货汽车。

(3)重型汽车heavy-duty vehicle

指最大总质量超过3500kg的汽车。

(4)基准质量 reference mass RM

指汽车的整备质量加上100kg。

(5)当量惯量equivalent inertia

指在底盘测功机上用惯量模拟器模拟汽车行驶中的平动惯量和转动惯量所相当的总惯性质量。

(6)排气污染物 exhaust emission pollutants

指排气管排放的气体污染物。通常指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氨氧化 物(NOx)。氮氧化物(NO:x)质量用二氧化氮(NO2)当量表示。碳氢化合物(HC)浓度以碳(C)当量表示,假定碳氢比如下:

——汽油:C1H1.85,

—一液化石油气(LPG):C1H2.525

——天然气(NG):CH4。

(7)额定转速 rated engine speed

指发动机发出额定功率时的曲轴转速,r/min。

(8)怠速工况与高怠速工况 idle and high idle conditions

怠速工况指汽车发动机最低稳定转速工况。即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一停车或一PⅢ挡位);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高怠速工况指满足上述(除最后一项)条件,用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稳定控制在本标准规定的高怠速转速下。本标准中将轻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2500士200r/min,重型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1800土200r/m in:;如不适用的,按照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

(9)过量空气系数(入)excess air coefficient(入)

燃烧 l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的质量比。

(10)车载诊断OBD 系统(OBD system)onboard diagnostic system OBD

指安装在汽车和发动机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属于污染控制装置,应具备下列功能:

a)诊断影响排放性能的故障;

b)在故障发生时通过报警系统显示;

c)通过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的信息确定可能的故障区域并提供信息离线通讯。

4.10.4排放限值

表1双怠速法检验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类别

怠速

高怠速

CO(%)

HC(X106)1)

CO(%)

HC(X106)1)

限值a

0.6

80

0.3

50

限值b

0.4

40

0.3

30

注:1)对以天然气为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该项目为推荐性要求。

排放检验的同时,应进行过量空气系数(入)的测定。发动机在高怠速转速工况时, 入应在1.00±0.05之间,或者在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表2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类别

ASM5025

ASM2540

CO(%)

HC(X106)1)

NO(X10-6)

CO(%)

HC(X106)1)

NO(X10-6)

限值a

0.50

90

700

0.40

80

650

限值b

0.35

47

420

0.30

44

390

注:1)对于装用以天然气为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该项目为推荐性要求。

应同时进行过量空气系数(入)的测定。

4.10.5结果判定

(1)如果检测结果中任何一项污染物不满足限值要求,判定车辆排放检验不合格。

(2)如果双怠速法过量空气系数超出要求的控制范围,也判定车辆排放检验结果不合格。

(4)检验完毕后,应签发机动车环保检验报告。

(5)排放检验过程中,禁止使用降低排放控制装置功效的失效策略,所有针对污染控制装置的篡改都属于排放检验不合格。

4.10.6检测仪器的选用

汽车底盘测功机、尾气分析仪、0BD 诊断仪

4.10.7检测人员操作规程

4.10.7.1 预检员

预检员职责:

(1)维护好预检区的检测秩序

(2)对车辆身份确定和安全检查

(3)对预检不合格的车辆,不允许进行检测

(4)确定送检车辆检测方法

(5)填写预检表

操作规程:

(1)车辆身份确定(唯一性检查),预检员核对送检车辆的号牌号码、类型品牌型号、燃料类别、车身颜色、发动机号、底盘号和VIN 号是否与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记载的内容相符,对于送检车辆与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不符的不能进行检测,对于|异常的(套牌、有盗抢嫌疑、非法改装等)应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2)对于新生产汽车下线检测的,预检员要检查污染物控制装置与环保信息随车清单内容是否一致。

(3)对于注册登记的,预检员查验环保随车清单内容和信息公开内容是否一致。

(4)仪表检查,检查仪表是否正常,对于里程表失灵,机油压力偏低、冷却液温度表失灵、空气制动阀压力偏低、有故障灯的不能进行检测。

(5)制动检查,检查车辆制动是否正常,对制动有异常的不能进行检测。

(6)车身和结构检查,检测驾驶室车门能否快速打开,车身与车轮和传动轴有无接

触,车身是否有可能影响检测的部件。对于车身和结构有问题的不能进行检测。

(7)变速器检查,检测变速器是否漏油和异响,对于变速器油严重泄漏和异响的不能进行检测。

(8)驱动轮态和驱动轴检查,检查轮胎气压及胎冠花纹深度是否正常,轮胎胎面和胎壁有无损伤,轮胎型号/规格与出厂是否一致,轮胎速度级别与出厂是否一致,同轴轮胎花纹是否一致,轮胎间有无夹杂其他物体,轮毂、轮辆是否正常,轮毂螺栓是否紧固,预检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形的,视为不合格,不能进行检测。

1)轮胎损坏:

2)轮胎磨损超过限值;

3)同轴轮胎的规格和花纹不同;

4)轮胎在行驶证不正常膨胀,或轮胎等级低于70km/h;

5)轮胎气压不符合规定;

6) 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任一车轮、货车的转向轮装用翻新的轮胎;

7)车长大于9m的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未装用子午线轮胎,卧铺客车未装用无子午线轮胎;

8)轮胎间夹杂着其他物体;

9)轮胎有径向或横向裂纹;

10)轮毂螺栓缺失松动。

(9)发动机系统检查,预检员对发动机系统进行检查,如发现下列情形的视为不合格,不能进行检测。

1)无法加满冷却液;

2)冷却系统严重泄漏;

3)散热器管路有裂缝;

4)冷却风扇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

5)冷却风扇皮带损坏;

6)发动机机油量不足;

7)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机油严重泄漏:

8)机油泄漏到排气系统上

9)涡轮增压器的润滑油泄漏;

10)发动机空气滤芯器丢失或损坏,或中冷器严重堵塞;

11)真空管损坏;

12)供油系统(高压油泵或喷油器)故障;

13)调速器工作不正常;

14)怠速时排气管排出过浓的白烟蓝烟黑烟;

15)燃油液位偏低;

16)发动机进排气管松脱;

17)发动机排气系统严重泄漏;

18)发动机有异响。

(10)排气系统检查,检查发动机排气管、排气消声器和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外观及安装紧固部位是否完好,如发现有腐蚀、漏气、破损或松动的,视为不合格,不能进行检测。

(11)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检查,检查燃油蒸发控制系统连接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完整。如果发现有老化、龟裂、破损和堵塞现象,视为不合格,不能进行检测。

(12)确定驱动模式,在预检单标明。

(13)判断车辆检测方法,对于无法手动切换两驱驱动模式的全时四驱车和适时四驱,防侧滑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无法解除的,紧密多轴等无法进行加载减速和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的应在预检单标注,并选用双怠速法和自由加速法进行检测。

(14)准确填写预检单,通过 PDA 调取信息或按照车辆登记证书进行填写基本信息,并按预检检查内容填写预检内容。

(15)完成预检单填写后,使用PDA 登录车辆并进行拍照。

(16)检查车辆是否配备有 OBD系统。对配备OBD系统进行0BD 检查。

4.10.7.2登录员

登录员职责:

1.核对预检表信息

2.准确录入预检信息,根据预检信息选择合适方法发送至工位机

3.耐心解答车主疑问,做好窗口服务

操作规程:

1.核对预检表和行驶证号牌、信息是否一致。

2.核查预检表是否有差错,对有疑问的信息应询问预检员核实。

3.录入车辆信息后,应核对录入信息是否有误(驱动模式是否选对,检测方法是否选对等)。

4.登录信息应包含以下信息,以保证报告准确性。

(1)车辆号牌号码

(2)车辆识别代码(VIN)

(3)号牌种类

(4)号牌颜色

(5)车主姓名及联系方式

(6)车辆型号和生产企业

(7)发动机型号和生产企业

(8)发动机气缸数和排量

(9)变速器种类和档位数

(10)车辆总质量

(11)车辆整备质量(系统自动根据整备质量自动计算基准质量)整备质量+100录入)

(12)基准质量(系统无法根据整备质量计算基准质量的必须手动录入,根据行驶证上

(13)车辆驱动模式

(14)燃油类型

(15)燃油规格

(16)供油方式

(17)驱动轮气

(18)车辆登记日期

(19)车辆出厂日期

(20)是否有三元催化

(21)是否有后处理装置

(22)发动机号

(23)累计行驶里程数

(24)是否有0RD系统

(25)额定转速

(26)额定功率

4.10.7.3操作员

操作员职责:

1.操作员负责电脑仪器的操作,引导引车员、辅助员完成检测工作。

2.和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标定/校准、检查。

3.对设备进行预热。

操作规程:

1.设备预热,每天在进行尾气检测前,开启设备电脑,然后进行预热,对尾气分析仪、烟度计、底盘测功机进行预热。

2.加载滑行测试,每天进行加载滑行测试,测试完成后记录并上传。

3.进行泄漏、低流量检源

4.对分析仪、烟度计进行校准(标定)或检查,使用标准气体和滤光片分别对分析仪|和烟度计进行校准(标定)或检查。分析仪应每24小时进行一次高浓度气标定,并用低

浓度气进行检测;不透光烟度计应进行0%和100%点的不透光度检查。

5.进行转速仪检查

6.进行气象站检测

7.车辆检测操作;

(1)进入检测程序:输入操作员代码,进入车辆信息界面,等候引车员将车辆开上台

(2)准备:向引车员收取预检单,核对被检车辆预检单,确认检测方法,放下举升板,让引车员将车辆摆正并进行相应的车辆预热;

(3)选择车辆:对照预检单和上线车辆,从"待检记录"里面选择车辆,认真检查车辆信息,核对检测系统的信息与预检单是否相符,车牌号码、车牌颜色、与本车是否一| 致,是否延缓,基准质量与驱动形式信息是否相符等。检查无误后,正确输入引车员姓名。

(4)开始检测:辅助员插好取样探头及辅助设施后,点击开始检测。密切注意被检车辆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警告及切断电源。检测完毕后,将预检表交还引车员;

(5)检测结束:升起举升板,发出检测结束指令,示意车辆驶出台架。

★注意事项:操作员在检测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车辆及周围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警告及切断电源。操作员每天要记录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标定,根据电脑提示距下次标定的时间提前在下午下班后进行标定。每|天下班检查电源是否关闭

4.10.7.4辅助员

辅助员职责

1.辅助引车员和操作员进行尾气检测操作

操作规程

1.抬起检测车间入口档杆,示意引车员驶入车辆。车辆驶入后及时放下档杆。

2.核对预检单,确认检测方法,并将预检单递交给操作员;

3.引车员将受检车辆驶入台架并摆正车辆位置后,在非驱动轮垫入垫块,在合适位置插

好防侧滑装置:前驱车必须将防侧滑装置插在最靠近前轮端面的两侧;

4.核查排气管有无泄漏,以免影响采气管采气,造成数据不准确;

5.车辆停稳后将发动机冷却装置靠近车辆发动机进风口500-1000mm 处(不得影响尾气排放的采集),打开风机电源开关,调整气流方向角使其处于最佳位置,并锁止脚轮以防移动;

6.插入采样探头(简易瞬态工况的套入流量计套管,双怠速检测的应接入油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双排气管的要插入双探头,插入深度为400mm,并固定;

7.接转速仪,探头应放置在发动机机盖或周围,选择转速仪检测灵敏稳定的地方,油温传感器插入发动机机油尺管内;

8.连接0OBD诊断仪,检测过程中不断开连接:

9.发出准备完毕信号,并站立在受检车辆后侧,及时关注受检车辆状况:车辆检测期间,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检测场所;

10.检测完毕后,拿出垫块,拔出限位装置,将各种探头及流量计套管放回指定摆放地;

11.收起油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抬起检测车间出口档杆,示意检测完毕。

4.10.7.5引车员

引车员职责:

1.根据操作屏进行尾气排放检测

操作规程:

1.基本操作流程

(1)核对预检单,要按照预检表的内容对车辆的离合、油门、制动踏板和灯光开关等性能状态进行确认,检测前关闭车内空调、冷热风、收音机、ABS 等设施,并确认检测方法;

(2)待检区车道车辆限速5km/h,注意邻近车辆动向,以防发生刮碰事故;禁止倒车及逆向行驶。

(3)检测车间车辆限速5km/h,保持安全车距,原则上不准倒车;

(4)检测车辆沿车道标线行进,将受检车辆缓慢驶入车间,积极配合操作员,按提示及时正确操作,不得拖延;

(5)接受操作员发出的指令,按照司机助的屏幕提示开始操作;

(6)检测完毕时等操作员发出指令后缓慢将汽车驶离台架。

4.10.7.6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划分操作程序。

4.10.7.7 检测方法变更流程

对于部分车辆,已经通过预检员、录入员及辅助员审核后,在进行简易瞬态工况法或加载减速法检测时由于全时四驱、防侧滑系统无法解除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工况法测试的,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变更检测方法。

1.引车员发现无法进行测试时,通知操作员停止检测,并将车辆开出检测车间;

2.预检员,现场对该车辆重新进行外观审验核,确定新的检测方法,预检员将预检|表内容进行修改,并签字确认;进行方法变更的应进行记录并存档,记录信息包括变更原因,并通过 PDA拍照上传。

3.预检员通知录入员进行车辆信息的录入变更;

4.车辆按照规定流程进入相应的检测流程。

4.10.8.车载诊断(0BD)系统检查程序

4.10.8.1注册登记

检查车辆的OBD接口是否满足规定要求,OBD通讯是否正常,有无故障代码。

4.10.8.2在用汽车

(1) 对配置有OBD系统的在用汽车,在完成外观检验后,应连接 0BD 诊断仪进行0BD检查。在随后的污染物排放检验过程中,不可断开 OBD诊断仪。

(2)OBD 检查项目包括:故障指示器状态,诊断仪实际读取的故障指示器状态,故障代码、MIL灯点亮后行驶里程和诊断就绪状态值,具体检验流程应按照附录F进行。

(3)若车辆存在故障指示器故障(含电路故障)、故障指示器激活、车辆与 OBD 诊断仪之间的通讯故障、仪表板故障指示器状态与 ECU中记载的故障指示器状态不一致时,均判定 OBD 检查不合格。如果诊断就绪状态项未完成项超过2项,应要求车主在对车辆充分行驶后进行复检。

(4) 检验机构应使用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存储所有被检车辆0OBD数据,不得人为篡改数据

(5)OBD 诊断仪应能实现对OBD检查数据的实时自动传输。作为排放检验一部分,

OBD 获得的信息应自动保存到计算机系统中。

(6)对要求配置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的在用汽车,应查验其装置的通讯是否正常。

(7) 如车辆污染控制装置被移除,而 OBD故障指示灯未点亮报警的,视为该车辆0BD

不合格。

4.10.9.检测方法

4.10.9.1汽车双怠速法检测

(1)保证车辆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状态,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滤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消声器和后处理装置,排气系统不允许有泄漏。

(2)检测时,发动机水温或机油温度应不低于80℃,或达到车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热状态。

(3)发动机从怠速加速至70%额定转速或企业规定的暖机转速,运转30s后至高怠速状态。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于40Cm。维持15s后测量30s 内的排放值并进行平均,获得高怠速排放测量结果。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车辆,还应同时计算过量空气系数。

(4)发动机从高怠速降至怠速15s后,由废气分析仪MQW-5105 读取30s 内的平均值,该值即为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5)在测试过程中的任意时刻,CO+CO2的浓度之和小于6%,或发动机熄火,应终止检测,测量结果无效,需重修进行检测。

(6)对于多排气管车辆,应取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7)对于排气系统设计导致的车辆排气管长度小于测量深度(不少于40Cm)时,应使用排气延长管。

(8)检测结果后拔出探头、取下转速仪探头后驶离。

4.10.9.1.1注意事项

(1)检测仪器

1)不要让水、化学溶剂、苯或者汽油等溅到设备上。

2)不要使设备受到冲击和振动,应定期保养维护,不要让仪器吸入水蒸气。

3)通讯数据线、打印机等外设备与本仪器的连接需在双方断电的条件下进行,切不可热拔插头。

4)设备的保险管烧坏后,必须用相同型号的保险管更换。

5) 设备校准时,必须使用标准气体,以确保设备测量精度。

6)汽车排气系统不得有泄漏现象。

7) 仪器在诊断测试或怠速测试状态时,不得随意关闭电源。

8) 在检测结果后要拔出探头、取下转速仪探头后方可行驶。

9)避免日光直射或潮湿环境。

4.10.9.1.2记录、数据处理

(1)检测结果记录由计算机自动保存于服务器数据库中。

(2)数据经系统处理后,打印环保排气污染物检测报告。

(3)检验报告纸质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6年,电子档案不少于10年。

4.10.9.2稳态工况法

4.10.9.2.1 测试准备

(1)如需要,可在发动机上安装冷却液或润滑油温度传感器等测试仪器。

(2)应关闭车辆的空调、暖风等附属装备,对具有牵引力控制功能的车辆,应关闭牵引力控制装置。

(3)车辆预热:进行测试前,车辆动力总成系统的热状态应符合汽车技术条件的规定,并保持稳定。测试前如果待检车辆的等候时间超过20min,或在测试前熄火时间超过 5min,可以选择下列任何一种方法预热车辆:

——车辆在无负荷,发动机在 2500/min 转速的状态下,连续运转 240s;

——车辆在测功机上,按 ASM5025工况连续运行60s。

(4)车辆变速器挡位选揖

自动变速车辆应使用D 挡进行测试,手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二挡,如果二挡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低于 45km/h,可使用三挡。

(5)车辆驱动轮应置于滚筒上,必须确保车辆的横向稳定,驱动轮轮胎应干燥防滑。

(6)车辆应限位良好,对前轮驱动车辆,测试前应使驻车制动起作用。

(7)在测试工况计时过程中,不允许对车辆进行制动。如果车辆被制动,工况起始记时应重新置零(t=0s)。

(8)设备准备和质量保证

(9)排气分析仪预热

排气分析仪应在通电后30min 内达到稳定,在 5min 内未经调整,分析仪零点以及 HC、 CO、NO和CO2的量距气读数应稳定在误差范围内。

(10)在每次开始测试前 2min 内,排气分析仪器应自动完成零点调整,环境空气测定和对 HC残留量的检查。

(11)在每天开机开始检测前,应对排气分析仪取样系统进行泄漏检查,如未进行泄漏检查或者没有通过泄漏检查,系统应自动锁定,不能进行检测,直到通过检查为止。

(12)每24小时应对排气分析仪进行一次低量程标准气体检查,若检查不能通过,则应使用高浓度标准气体进行标定,然后使用低浓度标准气体进行检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标准气体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并具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标准参考物质证书。

(13)测功机预热

测功机每天开机或停机后,或车速低于20km/h 的时间超过 30min;或停机后再次开机,测试前均应自动进行预热。此预热应由系统控制自动进行,如没有按规定进行测功机预热,系统应被锁定,不能进行排放检测,

(14)载荷设定

每个工况测试前,应根据输入的车辆参数及测试工况,按附件 BA 的规定自动设定加载载荷,载荷准确度应符合B.5.1.1.2中的要求。

(15)在测试循环开始前应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环境大气压力。

(16)稳态工况测试中,在任何时刻,如果 CO0 与CO2浓度之和小于6%,或发动机在任何时间熄火,应终止测试,排放测量结果无效,系统同时应进行相关提示。

4.10.9.2.2测试程序

车辆驱动轮置于测功机滚筒上,将排气分析仪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插入深度至少为400mm,并固定于排气管上,对独立工作的多排气管应同时取样。

(1)ASM5025 工况

车辆经预热后,加速至 25km/h,测功机根据车辆基准质量自动进行加载,驾驶员控制车辆保持在 25km/h±2.0km/h 等速运转,维持 5s 后,系统自动开始记时 t=0s。如果测功机的速度,或者扭矩,连续 2s,或者累计 5s,超出速度或者扭矩允许波动范围(实际扭矩波动范围不容许超过设定值的土5% )工况计时器置 O,重新开始计时。ASM5025 工况时间长度不应超过 90s(t=908s),ASM5025整个测试工况最大时长不能超过145s。

ASM5025 工况记时开始 10s 后(=10s)开始进入快速检查工况,排气分析仪器开始采样,每秒测量一次,并根据稀释修正系数和湿度修正系数计算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运行 10s(=20s)后,ASM5025 快速检查工况结束,进行快速检查判定。如果被检车|辆没有通过快速检查,则车辆继续运行至计时器 t=90s,ASM5025 工况结束,期间车速应控制在25.0km/h±20km/h 内。

在 Os 至 90s 的测量过程中,如果任意连续10s 内第】秒至第10秒的车速变化相对于第1秒小于±10km/h,则测试结果有效。快速检查工况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如果等于或低于排放限值的 50%,则测试合格,排放检测结束,输出检测结果报告:否则应继续进行完成整个 ASM5025工况。如果所有检测污染物连续10 秒的平均值经 修正后均不大于标准规定的限值,则该车应被判定为 ASM5025工况合格,排放检验合格,打印检验合格报告。如任何一种污染物连续 10秒的平均值修正后超过限值,则应继续进行 ASM2540 工况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如果任意连续10s 内的任何一种污染物 10秒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均高于限值的500%,则测试不合格,输出检测结果报告,检测结束。在上述任何情况下,检验报告单上输出的测试结果数据均为测试结果的最后10 秒内,经|修正后的平均值。

(2)ASM2540工况

ASM5025 工况排放检验不合格的车辆,需要继续进行 ASM2540 工况排放检验。

被检车辆在 ASM5025 工况结束后应立即加速运行至 40km/h,测功机根据车辆基准质量自动加载,车辆保持在 40km/h±20km/h 范围内等速运转,维持 5s 后开始记时(t=0s)。

如果测功机的速度或者扭矩,连续 2s,或者累计 5s,超出速度或者扭矩允许波动范围

ASM2540 工况记时10秒后(t=1Os)开始进入快速检查工况,计时器为 t=10,排

(实际扭矩波动范围不容许超过设定值的土5% >工况计时器置 0,重新开始计时,ASM2540工况时间长度不应超过 90s(t=90s),ASM2540 整个测试工况最大时长不能超过145s。

ASM2540 工况记时10秒后(t=1Os)开始进入快速检查工况,计时器为 t=10,排气分析仪器开始测量,每秒钟测量一次,并根据稀释修正系数及湿度修正系数计算 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运行 10s(=205)后,ASM2540快速检查工况结束,进行快速检查判定。如果没有通过快速检查,则车辆继续运行至 90s(t=90s)ASM2540工况结束,期间车速应|控制在 40.0 km/h±20km/h 内

在0s至 90s 的测量过程中,任意连续10s 内第1秒至第 10 秒的车速变化相对于第一秒小于士1.0kmh,测试结果有效。快速检查工况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如果不大于限值的 50%,则测试合格,排放检测结束,输出检测结果报告:否则应继续进行至90s 工况。如果所有检测污染物连续10 秒的平均值经修正后均低于或等于标准规定的限值,则该车应判定为排放检验合格,排放检测结束,输出排放检验合格报告。如任何一种污染物连续 10秒的平均值经修正后超过限值,则车辆排放测试结果不合格,继续进行到本工况检测结束,输出不合格检验报告。在检测过程中如果任意连续10s 内的任何一种污染物 10秒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均高于限值的500%,测试不合格,检测结束。

在上述任何情况下,检验报告单上输出的测试结果数据均为测试结果的最后 10s 内,经过修正的平均值。

(3)检测结果数据

无论在哪个测试工况下,测试结果均取最后一次的 10s 平均值,按标准中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和修正,作为测试结果输出。

(4)排气污染物测量值的计算

排放测试结果应进行稀释校正及湿度校正,计算连续 10s 的算术平均值。

4.10.9.2.3尾气分析仪检查

(1)一般要求

排气分析仪应能够自动进行和完成 HC、CO0、CO2、02、NO 的零点和量距点检查。

检查过程中应将浓度读数修正到规定公差的中值。启动检查程序之后,排气分析仪的各检测通路都应确实被修正。不应仅对排气分析仪的检查点进行检查,即使排气分析仪的读数是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也应修正到标准气浓度的中值

(2)泄漏检查

排气分析仪应能够自动进行和完成泄漏检查,整个气体泄漏检查时间不应不超过5min。分析仪的设计应保证检查气体的流失最少(24h 内不超过0.1L)。

(3)零点和量距点漂移

当排气分析仪的零点/或量距点的漂移量超出分析仪的自动调整范围时,排气分析仪应锁止,不允许继续进行排放测量,并发出维护检修提示。排气分析仪使用说明书中应明确规定发生漂移锁止的临界值。

(4)零点漂移

在1小时时段内的零点漂移不能超过本标准中的准确度要求,在10min 内无峰值大于1.5倍精度公差的周期性变化。

(5)量距点漂移

在第一小时内,量距点漂移不能超过GB18285-2018标准中的准确度要求,在第二、第三小时内,量距点漂移不能超过GB18285-2018标准中准确度要求的2/3。

(6)自动校正

排气分析仪应能够自动进行零点的校正,需要进行零点校正的分析仪包括:HC、CO、CO2和NO。在对上述排气分析仪进行零点校正的同时,对02 分析仪也应进行量距点的校正。每次测试之前,排气分析仪应完成以下校正:

1)零点校正:应采用标准零空气或零空气发生器净化过的空气进行排气分析仪的零点校正和02传感器的量距点校正。用于校正的零空气,其纯度应满足BB.2中的规定。

2)环境空气测定:将经过颗粒物过滤器过滤的环境空气从取样泵之前,取样探头、取样管、气/水分离器之后的部位送入排气分析仪,由排气分析仪测量并记录五种气体的浓度,但不需要进行校正。

3)背景空气测定:从取样探头抽取环境空气,由排气分析仪测量并记录五种气体的浓度,用于确定背景空气的污染物水平和 HC 残留量。如果背景空气中三种气体中的任何一种

浓度绝对值超出规定值,即HC≥15×10-6,或 C0≥0.02%,或N0≥5×10-6;或者取样系统内的HC残留浓度超过7×10-6,或为负值,系统应自动锁止,不允许继续进行排放测试,应对分析仪重新进行检查和校准,直至上述条件均得到满足。

4)气体检查的最近日期:应将排气分析仪的最近一次检查日期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

(或硬盘)内,并在状态页中显示。

5)锁止临界点:如果排气分析仪没有通过气体检查和泄漏检查,则应锁止,不得进行排放测试。

5)排气分析仪持续工作能力

排气分析仪/取样系统应设计为能够每小时至少进行10 次排放检测,且可连续工作8h 而不产生挂起,或其他影响测试结果的现象。

6)抗电压变化能力

当排气分析仪的供电电压发生变化(242V~198V)时,气体读数的变化应小于表B6中准确度要求的1/3。

7)HC的丙烷当量系数(PEF)

排气分析仪的名义 HC丙烷当量系数应在0.490~0.540 之间,当排气分析仪进行维修或更换后应重新设定。

8)NDIR 光束强度

应监测所有检测通道的光源至检测器的光束强度,一旦光束强度衰减到超出排气分 析仪的修正范围,应锁止排气分析仪,不允许继续使用。使用说明书中应规定排气分析 仪的信号不能再被修正的衰减临界点。

(9)湿度计

系统应配备湿度计,相对湿度测量范围应为 5% ~95%,测量准确度应为士3%。湿度 计须安置在能直接采集检测场内环境湿度的地方,按检测程序要求向控制计算机传输实|时数据。

(10)温度计

系统应配备温度计,温度测量范围应为 25K~33K,测量准确度应为士0.5K。温度计须安置在能直接采集检测场内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地方,按检测程序要求向控制计算机传输实时数据。

(11)气压计

系统应配备气压计,大气压力测量范围满足当地大气压力变化需要,测量准确度应为±3%。对大气压力变化不大的地区,系统应能够允许人工输入检测地季节大气压力。

(12)计时器

计时器10s~1000s测量准确度应为±0.1%

4.10.10.尾气分析仪保养和维护

保养与维护

4.10.10.1 氧传感器更换(寿命约12个月):

警告:此项操作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

当氧传感器失效时,在测试状态下,仪器O2显示窗显示失效信息.

更换氧传感器程序如下:检测方法

4.10.9.1汽车双怠速法检测

(1)保证车辆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状态,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滤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消声器和后处理装置,排气系统不允许有泄漏。

(2)检测时,发动机水温或机油温度应不低于80℃,或达到车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热状态。

(3)发动机从怠速加速至70%额定转速或企业规定的暖机转速,运转30s后降至高怠速。

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于40cm。维持15s后测量30s 内的排放值并进行平均,获得高怠速排放测量结果。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车辆,还应同时计算过量空气系数。

(4)发动机从高怠速降至怠速15s后,由废气分析仪MQW-5105 读取30s 内的平均值,该值即为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5)在测试过程中的任意时刻,CO+CO2的浓度值小于6%,或发动机熄火,应终止检测,测量结果无效,需重修进行检测。

(6)对于多排气管车辆,应取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7)对于排气系统设计导致的车辆排气管长度小于测量深度(不少于40cm)时,应使用排气延长管。

(8)检测结果后拔出探头、取下转速仪探头后驶离。

★移开后面板上氧及氮氧传感器盖;

★拔出传感器接头;

★松开氧传感器;

★在新传感器的不干胶帖上标注更换日期;

★将新传感器固定在其支架上,并接好插头;

★重新装好氧传感器及其后盖。

备注:备件必须由公司及其授权经销商提供

4.10.10.2 NO氮氧传感器更换(寿命约12个月):

警告:此项操作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

更换氮氧传感器程序如下:

★移开后面板上氧及氮传感器盖;

★松开与盖的连接螺钉,移开氮氧传感器;

★断开电线及电缆;

★连接新传感器,注意接头的极性;

★接好电缆,在新传感器上标注更换日期;

★用螺钉将传感器与盖固定,确信电线用电缆放置正确;

★重新装好氧及氮传感器后盖

4.10.10.3 碳过滤器更换

警告:此项操作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

在第一检定周期(一年)应更换碳过滤器。

更换碳过滤器程序如下:

★从后面板的座上松开碳过滤器,小心气流方向;

★从碳过滤器上取下软管,在新过滤器上标注更换日期;

★将软管与过滤器接上,小心气流方向;

★将过滤器装在座上;

备注:备件必须由公司及其授权经销商提供。

备注:不同次供货,碳过滤器的型状可能不同,注意辩认。

4.10.10.4设备的校准和标定

1.每24 小时需要进行一次校准,并用低量程标准气体进行检查;或者根据使用的频繁次数进行适当的校准和检查。

2.每6个月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一次5点标准气体标定。

4.10.11底盘测功机的保养和维护

4.10.11.1底盘测功机的日常维护

(1)仪表和显示装置不应受潮、受振和强烈阳光的直射。每班用完后,应保持个部分清洁。

(2)不可把水弄到检验台内,特别是控制装置内。

(3)、使用前应清除检验台盖板、滚筒上的油、水、泥沙等,检查滚筒运转是否自如。

(4)、被检车辆一般为空载,不宜高速通过检验台,以延长检验台使用寿命。

(5)、底盘测功机加载时,因该打开轴流风机给涡流机和车辆发动机强制散热。

(6)、不宜连续测量装有大功率发动机的车辆。

4.10.11.2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检定方法

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应对测功机进行检定:

(1)初次使用时;

(2)正常检定周期到期时;

(3)用户对示值误差有疑问时;

(4)被试车辆的测试比较重要时;

(5)修理后;

4.10.11.3汽车底盘测功机的保养

汽车底盘测功机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要求熟悉底盘测功机的机械构造和电气原理,按照下表标准对设备进行保养:

保养

周期

保养部件

保养内容

备注

每         天

控制柜

注意清洁、要尽量防尘防雨

制作机柜套,不用时将控制柜整个罩上,要防|止雨水或冲洗地面的水溅入柜

滚筒

检查滚筒上是否沾有泥沙、水等杂物

滚筒沾有杂物时,要清除干净,以免测量时飞出伤人

油水分离器

检查气压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油漏气现象

调整压力在正常范围,如有泄露现象进行紧固或更换零代

查看水杯积水多少

如果积水过多要及时放掉

每        周

轴承盖螺栓等

检查各处螺栓是否松动

如有松动应紧固。另外速度传感器的连接轴如果变形请注意是否与滚筒的同心度有问题

测速传感器

检查测速传感器的紧固螺栓及支架是否松动,连接软轴有否变形或断裂

测力传感器

检查连接螺栓和关节轴承是否松动

轴承座

注入适量的润滑脂

最好加锂基润滑脂,代号为:Z-2H或ZL-3H

每 三 个 月

橡胶连轴器

查看连轴器是否变形损坏

如变形严重或者已经损坏,请跟我们联系,此橡胶板为特制

地脚螺栓

检查地脚螺栓上的螺母是否松

如松动应拧紧

三    年

全面

轴承组件全面保养维护,添加新的润滑脂,更换油封毡圈,检查各件有无损坏

需要更换的部件跟供应商联系

4.10汽油车污染物检测

4.10.1检测目地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对车辆排放造成的污染进行监测和测定。

4.10.2依据标准

GB18285一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4.10.3术语和定义

(1)轻型汽车light-duty vehicle

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M2类和 N1类汽车。

(2)M1、M2和N1 类车辆 vehicle of category Ml, M2 and NI按GB/T15089规定:

Ml 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

M2 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座,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000kg的载客汽车。

N1类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g的载货汽车。

(3)重型汽车heavy-duty vehicle

指最大总质量超过3500kg的汽车。

(4)基准质量 reference mass RM

指汽车的整备质量加上100kg。

(5)当量惯量equivalent inertia

指在底盘测功机上用惯量模拟器模拟汽车行驶中的平动惯量和转动惯量所相当的总惯性质量。

(6)排气污染物 exhaust emission pollutants

指排气管排放的气体污染物。通常指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氨氧化 物(NOx)。氮氧化物(NO:x)质量用二氧化氮(NO2)当量表示。碳氢化合物(HC)浓度以碳(C)当量表示,假定碳氢比如下:

——汽油:C1H1.85,

—一液化石油气(LPG):C1H2.525

——天然气(NG):CH4。

(7)额定转速 rated engine speed

指发动机发出额定功率时的曲轴转速,r/min。

(8)怠速工况与高怠速工况 idle and high idle conditions

怠速工况指汽车发动机最低稳定转速工况。即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一停车或一PⅢ挡位);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高怠速工况指满足上述(除最后一项)条件,用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稳定控制在本标准规定的高怠速转速下。本标准中将轻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2500士200r/min,重型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1800土200r/m in:;如不适用的,按照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

(9)过量空气系数(入)excess air coefficient(入)

燃烧 l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的质量比。

(10)车载诊断OBD 系统(OBD system)onboard diagnostic system OBD

指安装在汽车和发动机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属于污染控制装置,应具备下列功能:

a)诊断影响排放性能的故障;

b)在故障发生时通过报警系统显示;

c)通过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的信息确定可能的故障区域并提供信息离线通讯。

4.10.4排放限值

表1双怠速法检验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类别

怠速

高怠速

CO(%)

HC(X106)1)

CO(%)

HC(X106)1)

限值a

0.6

80

0.3

50

限值b

0.4

40

0.3

30

注:1)对以天然气为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该项目为推荐性要求。

排放检验的同时,应进行过量空气系数(入)的测定。发动机在高怠速转速工况时, 入应在1.00±0.05之间,或者在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表2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类别

ASM5025

ASM2540

CO(%)

HC(X106)1)

NO(X10-6)

CO(%)

HC(X106)1)

NO(X10-6)

限值a

0.50

90

700

0.40

80

650

限值b

0.35

47

420

0.30

44

390

注:1)对于装用以天然气为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该项目为推荐性要求。

应同时进行过量空气系数(入)的测定。

4.10.5结果判定

(1)如果检测结果中任何一项污染物不满足限值要求,判定车辆排放检验不合格。

(2)如果双怠速法过量空气系数超出要求的控制范围,也判定车辆排放检验结果不合格。

(4)检验完毕后,应签发机动车环保检验报告。

(5)排放检验过程中,禁止使用降低排放控制装置功效的失效策略,所有针对污染控制装置的篡改都属于排放检验不合格。

4.10.6检测仪器的选用

汽车底盘测功机、尾气分析仪、0BD 诊断仪

4.10.7检测人员操作规程

4.10.7.1 预检员

预检员职责:

(1)维护好预检区的检测秩序

(2)对车辆身份确定和安全检查

(3)对预检不合格的车辆,不允许进行检测

(4)确定送检车辆检测方法

(5)填写预检表

操作规程:

(1)车辆身份确定(唯一性检查),预检员核对送检车辆的号牌号码、类型品牌型号、燃料类别、车身颜色、发动机号、底盘号和VIN 号是否与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记载的内容相符,对于送检车辆与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不符的不能进行检测,对于|异常的(套牌、有盗抢嫌疑、非法改装等)应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2)对于新生产汽车下线检测的,预检员要检查污染物控制装置与环保信息随车清单内容是否一致。

(3)对于注册登记的,预检员查验环保随车清单内容和信息公开内容是否一致。

(4)仪表检查,检查仪表是否正常,对于里程表失灵,机油压力偏低、冷却液温度表失灵、空气制动阀压力偏低、有故障灯的不能进行检测。

(5)制动检查,检查车辆制动是否正常,对制动有异常的不能进行检测。

(6)车身和结构检查,检测驾驶室车门能否快速打开,车身与车轮和传动轴有无接

触,车身是否有可能影响检测的部件。对于车身和结构有问题的不能进行检测。

(7)变速器检查,检测变速器是否漏油和异响,对于变速器油严重泄漏和异响的不能进行检测。

(8)驱动轮态和驱动轴检查,检查轮胎气压及胎冠花纹深度是否正常,轮胎胎面和胎壁有无损伤,轮胎型号/规格与出厂是否一致,轮胎速度级别与出厂是否一致,同轴轮胎花纹是否一致,轮胎间有无夹杂其他物体,轮毂、轮辆是否正常,轮毂螺栓是否紧固,预检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形的,视为不合格,不能进行检测。

1)轮胎损坏:

2)轮胎磨损超过限值;

3)同轴轮胎的规格和花纹不同;

4)轮胎在行驶证不正常膨胀,或轮胎等级低于70km/h;

5)轮胎气压不符合规定;

6) 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任一车轮、货车的转向轮装用翻新的轮胎;

7)车长大于9m的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未装用子午线轮胎,卧铺客车未装用无子午线轮胎;

8)轮胎间夹杂着其他物体;

9)轮胎有径向或横向裂纹;

10)轮毂螺栓缺失松动。

(9)发动机系统检查,预检员对发动机系统进行检查,如发现下列情形的视为不合格,不能进行检测。

1)无法加满冷却液;

2)冷却系统严重泄漏;

3)散热器管路有裂缝;

4)冷却风扇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

5)冷却风扇皮带损坏;

6)发动机机油量不足;

7)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机油严重泄漏:

8)机油泄漏到排气系统上

9)涡轮增压器的润滑油泄漏;

10)发动机空气滤芯器丢失或损坏,或中冷器严重堵塞;

11)真空管损坏;

12)供油系统(高压油泵或喷油器)故障;

13)调速器工作不正常;

14)怠速时排气管排出过浓的白烟蓝烟黑烟;

15)燃油液位偏低;

16)发动机进排气管松脱;

17)发动机排气系统严重泄漏;

18)发动机有异响。

(10)排气系统检查,检查发动机排气管、排气消声器和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外观及安装紧固部位是否完好,如发现有腐蚀、漏气、破损或松动的,视为不合格,不能进行检测。

(11)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检查,检查燃油蒸发控制系统连接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完整。如果发现有老化、龟裂、破损和堵塞现象,视为不合格,不能进行检测。

(12)确定驱动模式,在预检单标明。

(13)判断车辆检测方法,对于无法手动切换两驱驱动模式的全时四驱车和适时四驱,防侧滑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无法解除的,紧密多轴等无法进行加载减速和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的应在预检单标注,并选用双怠速法和自由加速法进行检测。

(14)准确填写预检单,通过 PDA 调取信息或按照车辆登记证书进行填写基本信息,并按预检检查内容填写预检内容。

(15)完成预检单填写后,使用PDA 登录车辆并进行拍照。

(16)检查车辆是否配备有 OBD系统。对配备OBD系统进行0BD 检查。

4.10.7.2登录员

登录员职责:

1.核对预检表信息

2.准确录入预检信息,根据预检信息选择合适方法发送至工位机

3.耐心解答车主疑问,做好窗口服务

操作规程:

1.核对预检表和行驶证号牌、信息是否一致。

2.核查预检表是否有差错,对有疑问的信息应询问预检员核实。

3.录入车辆信息后,应核对录入信息是否有误(驱动模式是否选对,检测方法是否选对等)。

4.登录信息应包含以下信息,以保证报告准确性。

(1)车辆号牌号码

(2)车辆识别代码(VIN)

(3)号牌种类

(4)号牌颜色

(5)车主姓名及联系方式

(6)车辆型号和生产企业

(7)发动机型号和生产企业

(8)发动机气缸数和排量

(9)变速器种类和档位数

(10)车辆总质量

(11)车辆整备质量(系统自动根据整备质量自动计算基准质量)整备质量+100录入)

(12)基准质量(系统无法根据整备质量计算基准质量的必须手动录入,根据行驶证上

(13)车辆驱动模式

(14)燃油类型

(15)燃油规格

(16)供油方式

(17)驱动轮气

(18)车辆登记日期

(19)车辆出厂日期

(20)是否有三元催化

(21)是否有后处理装置

(22)发动机号

(23)累计行驶里程数

(24)是否有0RD系统

(25)额定转速

(26)额定功率

4.10.7.3操作员

操作员职责:

1.操作员负责电脑仪器的操作,引导引车员、辅助员完成检测工作。

2.和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标定/校准、检查。

3.对设备进行预热。

操作规程:

1.设备预热,每天在进行尾气检测前,开启设备电脑,然后进行预热,对尾气分析仪、烟度计、底盘测功机进行预热。

2.加载滑行测试,每天进行加载滑行测试,测试完成后记录并上传。

3.进行泄漏、低流量检源

4.对分析仪、烟度计进行校准(标定)或检查,使用标准气体和滤光片分别对分析仪|和烟度计进行校准(标定)或检查。分析仪应每24小时进行一次高浓度气标定,并用低

浓度气进行检测;不透光烟度计应进行0%和100%点的不透光度检查。

5.进行转速仪检查

6.进行气象站检测

7.车辆检测操作;

(1)进入检测程序:输入操作员代码,进入车辆信息界面,等候引车员将车辆开上台

(2)准备:向引车员收取预检单,核对被检车辆预检单,确认检测方法,放下举升板,让引车员将车辆摆正并进行相应的车辆预热;

(3)选择车辆:对照预检单和上线车辆,从"待检记录"里面选择车辆,认真检查车辆信息,核对检测系统的信息与预检单是否相符,车牌号码、车牌颜色、与本车是否一| 致,是否延缓,基准质量与驱动形式信息是否相符等。检查无误后,正确输入引车员姓名。

(4)开始检测:辅助员插好取样探头及辅助设施后,点击开始检测。密切注意被检车辆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警告及切断电源。检测完毕后,将预检表交还引车员;

(5)检测结束:升起举升板,发出检测结束指令,示意车辆驶出台架。

★注意事项:操作员在检测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车辆及周围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警告及切断电源。操作员每天要记录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标定,根据电脑提示距下次标定的时间提前在下午下班后进行标定。每|天下班检查电源是否关闭

4.10.7.4辅助员

辅助员职责

1.辅助引车员和操作员进行尾气检测操作

操作规程

1.抬起检测车间入口档杆,示意引车员驶入车辆。车辆驶入后及时放下档杆。

2.核对预检单,确认检测方法,并将预检单递交给操作员;

3.引车员将受检车辆驶入台架并摆正车辆位置后,在非驱动轮垫入垫块,在合适位置插

好防侧滑装置:前驱车必须将防侧滑装置插在最靠近前轮端面的两侧;

4.核查排气管有无泄漏,以免影响采气管采气,造成数据不准确;

5.车辆停稳后将发动机冷却装置靠近车辆发动机进风口500-1000mm 处(不得影响尾气排放的采集),打开风机电源开关,调整气流方向角使其处于最佳位置,并锁止脚轮以防移动;

6.插入采样探头(简易瞬态工况的套入流量计套管,双怠速检测的应接入油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双排气管的要插入双探头,插入深度为400mm,并固定;

7.接转速仪,探头应放置在发动机机盖或周围,选择转速仪检测灵敏稳定的地方,油温传感器插入发动机机油尺管内;

8.连接0OBD诊断仪,检测过程中不断开连接:

9.发出准备完毕信号,并站立在受检车辆后侧,及时关注受检车辆状况:车辆检测期间,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检测场所;

10.检测完毕后,拿出垫块,拔出限位装置,将各种探头及流量计套管放回指定摆放地;

11.收起油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抬起检测车间出口档杆,示意检测完毕。

4.10.7.5引车员

引车员职责:

1.根据操作屏进行尾气排放检测

操作规程:

1.基本操作流程

(1)核对预检单,要按照预检表的内容对车辆的离合、油门、制动踏板和灯光开关等性能状态进行确认,检测前关闭车内空调、冷热风、收音机、ABS 等设施,并确认检测方法;

(2)待检区车道车辆限速5km/h,注意邻近车辆动向,以防发生刮碰事故;禁止倒车及逆向行驶。

(3)检测车间车辆限速5km/h,保持安全车距,原则上不准倒车;

(4)检测车辆沿车道标线行进,将受检车辆缓慢驶入车间,积极配合操作员,按提示及时正确操作,不得拖延;

(5)接受操作员发出的指令,按照司机助的屏幕提示开始操作;

(6)检测完毕时等操作员发出指令后缓慢将汽车驶离台架。

4.10.7.6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划分操作程序。

4.10.7.7 检测方法变更流程

对于部分车辆,已经通过预检员、录入员及辅助员审核后,在进行简易瞬态工况法或加载减速法检测时由于全时四驱、防侧滑系统无法解除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工况法测试的,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变更检测方法。

1.引车员发现无法进行测试时,通知操作员停止检测,并将车辆开出检测车间;

2.预检员,现场对该车辆重新进行外观审验核,确定新的检测方法,预检员将预检|表内容进行修改,并签字确认;进行方法变更的应进行记录并存档,记录信息包括变更原因,并通过 PDA拍照上传。

3.预检员通知录入员进行车辆信息的录入变更;

4.车辆按照规定流程进入相应的检测流程。

4.10.8.车载诊断(0BD)系统检查程序

4.10.8.1注册登记

检查车辆的OBD接口是否满足规定要求,OBD通讯是否正常,有无故障代码。

4.10.8.2在用汽车

(1) 对配置有OBD系统的在用汽车,在完成外观检验后,应连接 0BD 诊断仪进行0BD检查。在随后的污染物排放检验过程中,不可断开 OBD诊断仪。

(2)OBD 检查项目包括:故障指示器状态,诊断仪实际读取的故障指示器状态,故障代码、MIL灯点亮后行驶里程和诊断就绪状态值,具体检验流程应按照附录F进行。

(3)若车辆存在故障指示器故障(含电路故障)、故障指示器激活、车辆与 OBD 诊断仪之间的通讯故障、仪表板故障指示器状态与 ECU中记载的故障指示器状态不一致时,均判定 OBD 检查不合格。如果诊断就绪状态项未完成项超过2项,应要求车主在对车辆充分行驶后进行复检。

(4) 检验机构应使用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存储所有被检车辆0OBD数据,不得人为篡改数据

(5)OBD 诊断仪应能实现对OBD检查数据的实时自动传输。作为排放检验一部分,

OBD 获得的信息应自动保存到计算机系统中。

(6)对要求配置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的在用汽车,应查验其装置的通讯是否正常。

(7) 如车辆污染控制装置被移除,而 OBD故障指示灯未点亮报警的,视为该车辆0BD

不合格。

4.10.9.检测方法

4.10.9.1汽车双怠速法检测

(1)保证车辆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状态,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滤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消声器和后处理装置,排气系统不允许有泄漏。

(2)检测时,发动机水温或机油温度应不低于80℃,或达到车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热状态。

(3)发动机从怠速加速至70%额定转速或企业规定的暖机转速,运转30s后至高怠速状态。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于40Cm。维持15s后测量30s 内的排放值并进行平均,获得高怠速排放测量结果。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车辆,还应同时计算过量空气系数。

(4)发动机从高怠速降至怠速15s后,由废气分析仪MQW-5105 读取30s 内的平均值,该值即为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5)在测试过程中的任意时刻,CO+CO2的浓度之和小于6%,或发动机熄火,应终止检测,测量结果无效,需重修进行检测。

(6)对于多排气管车辆,应取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7)对于排气系统设计导致的车辆排气管长度小于测量深度(不少于40Cm)时,应使用排气延长管。

(8)检测结果后拔出探头、取下转速仪探头后驶离。

4.10.9.1.1注意事项

(1)检测仪器

1)不要让水、化学溶剂、苯或者汽油等溅到设备上。

2)不要使设备受到冲击和振动,应定期保养维护,不要让仪器吸入水蒸气。

3)通讯数据线、打印机等外设备与本仪器的连接需在双方断电的条件下进行,切不可热拔插头。

4)设备的保险管烧坏后,必须用相同型号的保险管更换。

5) 设备校准时,必须使用标准气体,以确保设备测量精度。

6)汽车排气系统不得有泄漏现象。

7) 仪器在诊断测试或怠速测试状态时,不得随意关闭电源。

8) 在检测结果后要拔出探头、取下转速仪探头后方可行驶。

9)避免日光直射或潮湿环境。

4.10.9.1.2记录、数据处理

(1)检测结果记录由计算机自动保存于服务器数据库中。

(2)数据经系统处理后,打印环保排气污染物检测报告。

(3)检验报告纸质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6年,电子档案不少于10年。

4.10.9.2稳态工况法

4.10.9.2.1 测试准备

(1)如需要,可在发动机上安装冷却液或润滑油温度传感器等测试仪器。

(2)应关闭车辆的空调、暖风等附属装备,对具有牵引力控制功能的车辆,应关闭牵引力控制装置。

(3)车辆预热:进行测试前,车辆动力总成系统的热状态应符合汽车技术条件的规定,并保持稳定。测试前如果待检车辆的等候时间超过20min,或在测试前熄火时间超过 5min,可以选择下列任何一种方法预热车辆:

——车辆在无负荷,发动机在 2500/min 转速的状态下,连续运转 240s;

——车辆在测功机上,按 ASM5025工况连续运行60s。

(4)车辆变速器挡位选揖

自动变速车辆应使用D 挡进行测试,手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二挡,如果二挡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低于 45km/h,可使用三挡。

(5)车辆驱动轮应置于滚筒上,必须确保车辆的横向稳定,驱动轮轮胎应干燥防滑。

(6)车辆应限位良好,对前轮驱动车辆,测试前应使驻车制动起作用。

(7)在测试工况计时过程中,不允许对车辆进行制动。如果车辆被制动,工况起始记时应重新置零(t=0s)。

(8)设备准备和质量保证

(9)排气分析仪预热

排气分析仪应在通电后30min 内达到稳定,在 5min 内未经调整,分析仪零点以及 HC、 CO、NO和CO2的量距气读数应稳定在误差范围内。

(10)在每次开始测试前 2min 内,排气分析仪器应自动完成零点调整,环境空气测定和对 HC残留量的检查。

(11)在每天开机开始检测前,应对排气分析仪取样系统进行泄漏检查,如未进行泄漏检查或者没有通过泄漏检查,系统应自动锁定,不能进行检测,直到通过检查为止。

(12)每24小时应对排气分析仪进行一次低量程标准气体检查,若检查不能通过,则应使用高浓度标准气体进行标定,然后使用低浓度标准气体进行检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标准气体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并具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标准参考物质证书。

(13)测功机预热

测功机每天开机或停机后,或车速低于20km/h 的时间超过 30min;或停机后再次开机,测试前均应自动进行预热。此预热应由系统控制自动进行,如没有按规定进行测功机预热,系统应被锁定,不能进行排放检测,

(14)载荷设定

每个工况测试前,应根据输入的车辆参数及测试工况,按附件 BA 的规定自动设定加载载荷,载荷准确度应符合B.5.1.1.2中的要求。

(15)在测试循环开始前应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环境大气压力。

(16)稳态工况测试中,在任何时刻,如果 CO0 与CO2浓度之和小于6%,或发动机在任何时间熄火,应终止测试,排放测量结果无效,系统同时应进行相关提示。

4.10.9.2.2测试程序

车辆驱动轮置于测功机滚筒上,将排气分析仪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插入深度至少为400mm,并固定于排气管上,对独立工作的多排气管应同时取样。

(1)ASM5025 工况

车辆经预热后,加速至 25km/h,测功机根据车辆基准质量自动进行加载,驾驶员控制车辆保持在 25km/h±2.0km/h 等速运转,维持 5s 后,系统自动开始记时 t=0s。如果测功机的速度,或者扭矩,连续 2s,或者累计 5s,超出速度或者扭矩允许波动范围(实际扭矩波动范围不容许超过设定值的土5% )工况计时器置 O,重新开始计时。ASM5025 工况时间长度不应超过 90s(t=908s),ASM5025整个测试工况最大时长不能超过145s。

ASM5025 工况记时开始 10s 后(=10s)开始进入快速检查工况,排气分析仪器开始采样,每秒测量一次,并根据稀释修正系数和湿度修正系数计算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运行 10s(=20s)后,ASM5025 快速检查工况结束,进行快速检查判定。如果被检车|辆没有通过快速检查,则车辆继续运行至计时器 t=90s,ASM5025 工况结束,期间车速应控制在25.0km/h±20km/h 内。

在 Os 至 90s 的测量过程中,如果任意连续10s 内第】秒至第10秒的车速变化相对于第1秒小于±10km/h,则测试结果有效。快速检查工况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如果等于或低于排放限值的 50%,则测试合格,排放检测结束,输出检测结果报告:否则应继续进行完成整个 ASM5025工况。如果所有检测污染物连续10 秒的平均值经 修正后均不大于标准规定的限值,则该车应被判定为 ASM5025工况合格,排放检验合格,打印检验合格报告。如任何一种污染物连续 10秒的平均值修正后超过限值,则应继续进行 ASM2540 工况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如果任意连续10s 内的任何一种污染物 10秒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均高于限值的500%,则测试不合格,输出检测结果报告,检测结束。在上述任何情况下,检验报告单上输出的测试结果数据均为测试结果的最后10 秒内,经|修正后的平均值。

(2)ASM2540工况

ASM5025 工况排放检验不合格的车辆,需要继续进行 ASM2540 工况排放检验。

被检车辆在 ASM5025 工况结束后应立即加速运行至 40km/h,测功机根据车辆基准质量自动加载,车辆保持在 40km/h±20km/h 范围内等速运转,维持 5s 后开始记时(t=0s)。

如果测功机的速度或者扭矩,连续 2s,或者累计 5s,超出速度或者扭矩允许波动范围

ASM2540 工况记时10秒后(t=1Os)开始进入快速检查工况,计时器为 t=10,排

(实际扭矩波动范围不容许超过设定值的土5% >工况计时器置 0,重新开始计时,ASM2540工况时间长度不应超过 90s(t=90s),ASM2540 整个测试工况最大时长不能超过145s。

ASM2540 工况记时10秒后(t=1Os)开始进入快速检查工况,计时器为 t=10,排气分析仪器开始测量,每秒钟测量一次,并根据稀释修正系数及湿度修正系数计算 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运行 10s(=205)后,ASM2540快速检查工况结束,进行快速检查判定。如果没有通过快速检查,则车辆继续运行至 90s(t=90s)ASM2540工况结束,期间车速应|控制在 40.0 km/h±20km/h 内

在0s至 90s 的测量过程中,任意连续10s 内第1秒至第 10 秒的车速变化相对于第一秒小于士1.0kmh,测试结果有效。快速检查工况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如果不大于限值的 50%,则测试合格,排放检测结束,输出检测结果报告:否则应继续进行至90s 工况。如果所有检测污染物连续10 秒的平均值经修正后均低于或等于标准规定的限值,则该车应判定为排放检验合格,排放检测结束,输出排放检验合格报告。如任何一种污染物连续 10秒的平均值经修正后超过限值,则车辆排放测试结果不合格,继续进行到本工况检测结束,输出不合格检验报告。在检测过程中如果任意连续10s 内的任何一种污染物 10秒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均高于限值的500%,测试不合格,检测结束。

在上述任何情况下,检验报告单上输出的测试结果数据均为测试结果的最后 10s 内,经过修正的平均值。

(3)检测结果数据

无论在哪个测试工况下,测试结果均取最后一次的 10s 平均值,按标准中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和修正,作为测试结果输出。

(4)排气污染物测量值的计算

排放测试结果应进行稀释校正及湿度校正,计算连续 10s 的算术平均值。

4.10.9.2.3尾气分析仪检查

(1)一般要求

排气分析仪应能够自动进行和完成 HC、CO0、CO2、02、NO 的零点和量距点检查。

检查过程中应将浓度读数修正到规定公差的中值。启动检查程序之后,排气分析仪的各检测通路都应确实被修正。不应仅对排气分析仪的检查点进行检查,即使排气分析仪的读数是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也应修正到标准气浓度的中值

(2)泄漏检查

排气分析仪应能够自动进行和完成泄漏检查,整个气体泄漏检查时间不应不超过5min。分析仪的设计应保证检查气体的流失最少(24h 内不超过0.1L)。

(3)零点和量距点漂移

当排气分析仪的零点/或量距点的漂移量超出分析仪的自动调整范围时,排气分析仪应锁止,不允许继续进行排放测量,并发出维护检修提示。排气分析仪使用说明书中应明确规定发生漂移锁止的临界值。

(4)零点漂移

在1小时时段内的零点漂移不能超过本标准中的准确度要求,在10min 内无峰值大于1.5倍精度公差的周期性变化。

(5)量距点漂移

在第一小时内,量距点漂移不能超过GB18285-2018标准中的准确度要求,在第二、第三小时内,量距点漂移不能超过GB18285-2018标准中准确度要求的2/3。

(6)自动校正

排气分析仪应能够自动进行零点的校正,需要进行零点校正的分析仪包括:HC、CO、CO2和NO。在对上述排气分析仪进行零点校正的同时,对02 分析仪也应进行量距点的校正。每次测试之前,排气分析仪应完成以下校正:

1)零点校正:应采用标准零空气或零空气发生器净化过的空气进行排气分析仪的零点校正和02传感器的量距点校正。用于校正的零空气,其纯度应满足BB.2中的规定。

2)环境空气测定:将经过颗粒物过滤器过滤的环境空气从取样泵之前,取样探头、取样管、气/水分离器之后的部位送入排气分析仪,由排气分析仪测量并记录五种气体的浓度,但不需要进行校正。

3)背景空气测定:从取样探头抽取环境空气,由排气分析仪测量并记录五种气体的浓度,用于确定背景空气的污染物水平和 HC 残留量。如果背景空气中三种气体中的任何一种

浓度绝对值超出规定值,即HC≥15×10-6,或 C0≥0.02%,或N0≥5×10-6;或者取样系统内的HC残留浓度超过7×10-6,或为负值,系统应自动锁止,不允许继续进行排放测试,应对分析仪重新进行检查和校准,直至上述条件均得到满足。

4)气体检查的最近日期:应将排气分析仪的最近一次检查日期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

(或硬盘)内,并在状态页中显示。

5)锁止临界点:如果排气分析仪没有通过气体检查和泄漏检查,则应锁止,不得进行排放测试。

5)排气分析仪持续工作能力

排气分析仪/取样系统应设计为能够每小时至少进行10 次排放检测,且可连续工作8h 而不产生挂起,或其他影响测试结果的现象。

6)抗电压变化能力

当排气分析仪的供电电压发生变化(242V~198V)时,气体读数的变化应小于表B6中准确度要求的1/3。

7)HC的丙烷当量系数(PEF)

排气分析仪的名义 HC丙烷当量系数应在0.490~0.540 之间,当排气分析仪进行维修或更换后应重新设定。

8)NDIR 光束强度

应监测所有检测通道的光源至检测器的光束强度,一旦光束强度衰减到超出排气分 析仪的修正范围,应锁止排气分析仪,不允许继续使用。使用说明书中应规定排气分析 仪的信号不能再被修正的衰减临界点。

(9)湿度计

系统应配备湿度计,相对湿度测量范围应为 5% ~95%,测量准确度应为士3%。湿度 计须安置在能直接采集检测场内环境湿度的地方,按检测程序要求向控制计算机传输实|时数据。

(10)温度计

系统应配备温度计,温度测量范围应为 25K~33K,测量准确度应为士0.5K。温度计须安置在能直接采集检测场内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地方,按检测程序要求向控制计算机传输实时数据。

(11)气压计

系统应配备气压计,大气压力测量范围满足当地大气压力变化需要,测量准确度应为±3%。对大气压力变化不大的地区,系统应能够允许人工输入检测地季节大气压力。

(12)计时器

计时器10s~1000s测量准确度应为±0.1%

4.10.10.尾气分析仪保养和维护

保养与维护

4.10.10.1 氧传感器更换(寿命约12个月):

警告:此项操作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

当氧传感器失效时,在测试状态下,仪器O2显示窗显示失效信息.

更换氧传感器程序如下:检测方法

4.10.9.1汽车双怠速法检测

(1)保证车辆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状态,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滤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消声器和后处理装置,排气系统不允许有泄漏。

(2)检测时,发动机水温或机油温度应不低于80℃,或达到车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热状态。

(3)发动机从怠速加速至70%额定转速或企业规定的暖机转速,运转30s后降至高怠速。

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于40cm。维持15s后测量30s 内的排放值并进行平均,获得高怠速排放测量结果。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车辆,还应同时计算过量空气系数。

(4)发动机从高怠速降至怠速15s后,由废气分析仪MQW-5105 读取30s 内的平均值,该值即为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5)在测试过程中的任意时刻,CO+CO2的浓度值小于6%,或发动机熄火,应终止检测,测量结果无效,需重修进行检测。

(6)对于多排气管车辆,应取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7)对于排气系统设计导致的车辆排气管长度小于测量深度(不少于40cm)时,应使用排气延长管。

(8)检测结果后拔出探头、取下转速仪探头后驶离。

★移开后面板上氧及氮氧传感器盖;

★拔出传感器接头;

★松开氧传感器;

★在新传感器的不干胶帖上标注更换日期;

★将新传感器固定在其支架上,并接好插头;

★重新装好氧传感器及其后盖。

备注:备件必须由公司及其授权经销商提供

4.10.10.2 NO氮氧传感器更换(寿命约12个月):

警告:此项操作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

更换氮氧传感器程序如下:

★移开后面板上氧及氮传感器盖;

★松开与盖的连接螺钉,移开氮氧传感器;

★断开电线及电缆;

★连接新传感器,注意接头的极性;

★接好电缆,在新传感器上标注更换日期;

★用螺钉将传感器与盖固定,确信电线用电缆放置正确;

★重新装好氧及氮传感器后盖

4.10.10.3 碳过滤器更换

警告:此项操作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

在第一检定周期(一年)应更换碳过滤器。

更换碳过滤器程序如下:

★从后面板的座上松开碳过滤器,小心气流方向;

★从碳过滤器上取下软管,在新过滤器上标注更换日期;

★将软管与过滤器接上,小心气流方向;

★将过滤器装在座上;

备注:备件必须由公司及其授权经销商提供。

备注:不同次供货,碳过滤器的型状可能不同,注意辩认。

4.10.10.4设备的校准和标定

1.每24 小时需要进行一次校准,并用低量程标准气体进行检查;或者根据使用的频繁次数进行适当的校准和检查。

2.每6个月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一次5点标准气体标定。

4.10.11底盘测功机的保养和维护

4.10.11.1底盘测功机的日常维护

(1)仪表和显示装置不应受潮、受振和强烈阳光的直射。每班用完后,应保持个部分清洁。

(2)不可把水弄到检验台内,特别是控制装置内。

(3)、使用前应清除检验台盖板、滚筒上的油、水、泥沙等,检查滚筒运转是否自如。

(4)、被检车辆一般为空载,不宜高速通过检验台,以延长检验台使用寿命。

(5)、底盘测功机加载时,因该打开轴流风机给涡流机和车辆发动机强制散热。

(6)、不宜连续测量装有大功率发动机的车辆。

4.10.11.2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检定方法

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应对测功机进行检定:

(1)初次使用时;

(2)正常检定周期到期时;

(3)用户对示值误差有疑问时;

(4)被试车辆的测试比较重要时;

(5)修理后;

4.10.11.3汽车底盘测功机的保养

汽车底盘测功机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要求熟悉底盘测功机的机械构造和电气原理,按照下表标准对设备进行保养:

保养

周期

保养部件

保养内容

备注

每         天

控制柜

注意清洁、要尽量防尘防雨

制作机柜套,不用时将控制柜整个罩上,要防|止雨水或冲洗地面的水溅入柜

滚筒

检查滚筒上是否沾有泥沙、水等杂物

滚筒沾有杂物时,要清除干净,以免测量时飞出伤人

油水分离器

检查气压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油漏气现象

调整压力在正常范围,如有泄露现象进行紧固或更换零代

查看水杯积水多少

如果积水过多要及时放掉

每        周

轴承盖螺栓等

检查各处螺栓是否松动

如有松动应紧固。另外速度传感器的连接轴如果变形请注意是否与滚筒的同心度有问题

测速传感器

检查测速传感器的紧固螺栓及支架是否松动,连接软轴有否变形或断裂

测力传感器

检查连接螺栓和关节轴承是否松动

轴承座

注入适量的润滑脂

最好加锂基润滑脂,代号为:Z-2H或ZL-3H

每 三 个 月

橡胶连轴器

查看连轴器是否变形损坏

如变形严重或者已经损坏,请跟我们联系,此橡胶板为特制

地脚螺栓

检查地脚螺栓上的螺母是否松

如松动应拧紧

三    年

全面

轴承组件全面保养维护,添加新的润滑脂,更换油封毡圈,检查各件有无损坏

THE END
0.重磅通知!2025年免检重型柴油车名单曝光,别错过!近日,根据《关于实施污染物排放远程在线监控重型柴油车免于排放检验的通告》(沪环规〔2022〕11号),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公布了注册登记日期在2023年5月1日至5月31日的重型柴油车免检车辆清单。这一政策不仅为车主减轻了负担,更在环保与监管之间寻找到了平衡。 免检有效期届至2025年根据发布的通告,符合条件的重型柴油 jvzquC41o0ypj~3eqo5tc8=792<:8?5a34818?;98
1.机动车环保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顺利召开一图读懂 | 在用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及其检验要点一图读懂 | 重型车环保检查要点铁路内燃机车及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阶段)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 上一篇: 关于责令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限期进行环保生产一致性整改jvzquC41yy}/xnhe0qxh0ls1htuov8hqpvkov865:36
2.查询说明:如有查询结果与实车不符的情况,请核对实车车辆随车清单相关信息确认排放阶段。jvzquC41jf|rwnw{0xkde7tti0io1,4
3.机动车环保信息公开系统登录企业编号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记住登录信息 注册流程 你已经成功退出 技术支持:xxgkzx@vecc.org.cn 京ICP备05031605号-18 jvzquC41im4wglh0qtm/ew4nqiuvv
4.重型柴油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查询重型柴油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哦!国五货车环保清单查询方法如下哦:1.打开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2.在网站上方的搜索框中输入“国五重型柴油车名录”或者“国五重型柴油车清单”,然后点击搜索。3.在搜索结果中选择相关的页面,一般为PDF格式文件,下载或打开该文件。4.在PDF文件jvzquC41yy}/rlfwvq4dqv3ep1iyzs4634706:73:8820qyon
5.重型车辆环保清单查询懂车帝提供重型车辆环保清单查询的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jvzquC41yy}/fxsiejkek7hqo1zbi8uie1747B8::;
6.货车环保清单电子版查询要查询货车的环保清单电子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打开国家环保部门的官方网站,例如中国环境保护部的网站(http://www.mee.gov.cn/)。2.在网站的搜索框中输入“车辆环保清单电子版”,点击搜索按钮进行查询。3.在查询结果页面中,找到相应的链接,如“车辆环保标识样式及使用规范”等,点击进入。4.根据相关规定,车jvzquC41yy}/c~yqjqsf0lto0et0c|p152<36:<0jvsm
7.重型柴油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PDF重型柴油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PDF,重型柴油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 信息公开编号:CN ZC G5 Z2 0330000233 000002 (防伪码)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声明:本清单为本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部相关规定公开的机动车环 保信息,本企业对本清单所有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64;432:99;>970unuo
8.重型柴油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标准)20210412210733.docx重型柴油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 ,I I 信息公开编号:CNZCG4220026000032000001 (防伪码) 销江飞弛汽车寀团有限贡任公司声明:本消单为本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部相关规定公开的机动车环保信息,本企业对本消单所有内容的及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负贡.本公司承诺·我公司VIN码(见本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31653;4:27=18?5662642@90ujzn
9.机动车环保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顺利召开一图读懂 | 在用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及其检验要点一图读懂 | 重型车环保检查要点铁路内燃机车及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阶段)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jvzquC41yy}/xnhe0qxh0ls1htuov8hqpvkov866439
10.机动车环保网环保要闻 更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顺利召开一图读懂 | 在用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及其检验要点一图读懂 | 重型车环保检查要点铁路内燃机车及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阶段)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 上jvzquC41yy}/xnhe0qxh0ls1htuov8hqpvkov86582?
11.机动车环保网上一篇: 基于OBD数据的中国重型柴油货车运行特征分析 下一篇: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国产及进口汽车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 机动车环保网版权所有 ®2000-2019 京ICP备05031605号-1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894号jvzquC41yy}/xnhe0qxh0ls1htuov8hqpvkov865;57
12.货车环保清单电子查询方式是什么?首先,进入中国环保产业网(http://www.cpiec.gov.cn/),这是一个为公众提供环保产品信息查询服务的权威平台。 二、导航至网上服务 在平台首页,点击导航栏顶部的“网上服务”选项,展开更多实用功能。 三、选择环保清单查询 在展开的下拉菜单中,点击“环保产品清单查询”,进入查询页面。jvzquC41o0pqsnc0eun1jwvkerf1B7986?67>>79:::8;>:0jznnHktqoettlBdklo`vjg
13.机动车环保清单系统信息处理技巧[3]谷洪山,王文秀,冉献伟.云赋智等技术在机动车领域的应用研究[J].重型汽车,2020(04):27-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环保信息随车整车清单(中国第六阶段). [5]张琪,纪鲁峰.机动车底盘信息公开编号智能方案[J].重型汽车,2020(02):39-40. 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pzcpnomww|gp1nciuqy146339:196646A3jvor
14.重型柴油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内容是什么重型柴油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内容如下: 1、车辆信息:包括车辆型号、商标、汽车分类、排放阶段、车型的识别方法和位置、车辆制造商名称以及生产厂地址。 2、发动机信息:包括动机型号、制造商名称、发动机的生产厂地址。 3、检验信息:包括型式检验信息,该信息有详细阐述检验所依据的各类标准。 jvzquC41yy}/{xtlkc4dqv4ygpjb1A=6556/j}rn
15.机动车环保信息公开随车清单数据项、变更、更正及撤销技术要求A.2 重型车环保信息公开随车清单备案数据项 A.2.1 车辆识别代号; A.2.2 信息公开编号; A.2.3 商标; A.2.4 生产厂地址; A.2.5 发动机顺序号; A.2.6 生产 (进口)日期; A.2.7 下线检验依据; A.2.8 下线检验结论; A.2.9 企业官方网站; A.2.10 发动机厂牌; A.2.11 发动机生产厂地址; A.2.12 排气管位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52=4923816?5252653:50ujzn
16.看这里!教你如何查询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阶段!原标题:看这里!教你如何查询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阶段! 来源:机动车污染防治科 ‍ 一、可以通过登录“机动车环保网(网址:https://www.vecc.org.cn/)”,点击“公众查询平台”,查询正式生产销售或进口销售的汽车排放阶段。 二、查看汽车“随车清单”第一部分车辆信息,可以查到汽车排放阶段信息。 jvzquC41uf~x0rvknw4dqv4ujcxf1bX2{OY1zWYK5OZhzW|0jvsm
17.机动车环保网微信公众号 信息公开咨询邮箱 旧版网站 首页 信息公开 达标监管 科研项目 法律法规 合作交流 位置: 首页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 上一篇: 国六车(机)型环保信息公开汇总 (2024年09月21日-09月27日) 下一篇: 国六车(机)型环保信息公开汇总 (2024年09月07日-09月13日)jvzquC41yy}/xnhe0qxh0ls1htuov8hqpvkov866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