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龚**(实名认证)
IP属地:广东
下载本文档
汽车维修安全操作规程手册一、总则本手册旨在规范汽车维修作业全流程的安全操作行为,预防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及次生事故,适用于各类汽车维修企业(含综合维修厂、专修店、快修站等)及相关作业人员。全体人员须严格遵守本规程,将安全意识贯穿作业始终。二、作业前安全准备(一)人员防护要求着装规范:穿戴阻燃/耐磨工作服,袖口、裤脚收紧(防止卷入旋转部件);穿防砸防滑安全鞋(电气作业时换绝缘鞋)。特殊防护:焊接、打磨作业戴防护面罩/眼镜;喷漆、粉尘作业戴防尘/防毒口罩(喷漆需用活性炭或供气式面具);机械拆装戴防割手套,电气作业戴绝缘手套。(二)作业环境与设备检查场地管理:作业区无油污、积水,工具/零件分类摆放(易燃物远离火源);通道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杂物。设备校验:举升机/千斤顶检查液压系统、锁止装置(举升机空载试运行确认无异常);电气设备(焊机、检测仪等)检查绝缘层、接地是否完好;气动工具确认气管无漏气、接头牢固。三、各工序安全操作规范(一)车辆举升与支撑举升前:车辆停稳、手刹拉紧,挡位挂空挡(手动)/P挡(自动),车轮用三角木双向固定。举升中:严格按车辆维修手册选择举升支点(避开油箱、油管、车身薄弱处),缓慢举升并观察车身姿态,发现偏移立即停止调整。支撑后:举升机必须卡入安全锁止位,千斤顶配合安全凳二次支撑(严禁仅用千斤顶作业);作业时禁止晃动车辆,严禁在车下躺卧、倚靠。(二)电气系统维修断电操作:常规车断开蓄电池负极(混动/电动车需按厂家流程断开高压电,佩戴绝缘手套操作高压部件)。检测确认:用万用表/试电笔检测电路,确认无电压后作业;禁止用金属工具撬动电气元件(防止短路/损坏)。线路防护:维修后包扎裸露导线,恢复原厂绝缘工艺(如热缩管、绝缘胶带),避免与金属部件摩擦。(三)焊接与切割作业防火防爆:作业区5米内清除油污、纸张等易燃物,配备干粉灭火器;油箱/油管焊接前需清洗吹干(或移至安全区),封堵管口防止可燃气体泄漏。防触电:焊机接地电阻≤4Ω,电缆无破损;雨天/潮湿环境禁止露天焊接,作业时穿绝缘鞋、戴焊工手套。弧光防护:戴焊接面罩(滤光片匹配电流),穿阻燃工作服,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弧光下。(四)喷漆作业通风要求:必须在防爆喷漆房内作业,开启排风系统(风速≥0.3m/s);严禁在封闭空间、车间门口等通风不良处喷漆。防爆措施:喷漆房内禁止吸烟、动火,设备采用防爆型(灯具、开关、插座);作业时穿防静电服,避免化纤衣物产生静电。健康防护:佩戴防毒面具(活性炭罐定期更换),作业后及时清洗面部、更换衣物,避免漆料残留接触皮肤。(五)机械维修(发动机、底盘等)旋转部件防护:维修发动机前,拆除皮带/断开启动电路(防止误启动);风扇、皮带轮附近作业严禁戴手套,工具远离旋转区域。工具规范:扳手选对应规格(严禁加套管增力),敲击作业时确认周围无人(防止碎片飞溅);使用千斤顶时,底部垫木板分散压力。油液处理:更换机油、防冻液时,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部分油液含腐蚀性成分);废油液倒入专用回收桶,严禁倾倒至下水道或土壤。四、应急处置措施(一)火灾事故初期火灾:用干粉灭火器(油类火)或泡沫灭火器(油漆火)扑救,同时切断电源;火势扩大时,立即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组织人员疏散。(二)触电事故立即用绝缘物(干燥木棍、塑料板)挑开电线,切断电源;若触电者昏迷,检查呼吸心跳,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及时送医。(三)机械伤害划伤/挤压伤:停止作业,用碘伏消毒、纱布包扎;骨折者避免随意搬动,用夹板固定后送医。(四)化学品伤害(油液、漆料等)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严重时送医;眼睛接触:翻开眼睑持续冲洗,及时就医(勿揉眼)。五、安全管理与培训(一)日常安全检查每日作业前:检查工具完整性(如扳手有无裂纹、焊机电缆是否破损)、防护用品有效性(口罩滤芯、手套破损情况)。每周排查:检查举升机保险装置、消防设施(灭火器压力、有效期),清理作业区易燃物、积水。(二)安全培训新员工:入职须接受3天安全培训(含规程学习、案例分析),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演练:每季度组织火灾、触电应急演练,提升现场处置能力;每年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安全专项培训。(三)制度执行严格落实“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作业时互相监督;违规操作视情节处罚(警告、停工整改、扣除绩效)。六、附则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与修订。全体人员须持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