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列车一般分为半挂列车、全挂列车、中置轴列车三种形式。其中半挂和中置轴挂,我们在路上很常见,但是说到全挂,不少朋友还是会觉得很陌生。
解放CA15全挂列车
从1956年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解放汽车以来,卡车工业和产品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迭代。上世纪60-70年代,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时期,大量的基建物资需要卡车运输,但是当时国内卡车以厢长4米左右的载货车为主,这些车型不足以支撑尺寸大、重量大的钢材、建材等物资的承载运输,所以全挂车应运而生。
解放CA141全挂列车
牵引车装载4-5吨货物,挂车再装载4吨左右的货物,整车的装载能力相比单车大了一倍,而车辆的油耗却比两台卡车更低,在当时起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东风EQ140半挂列车
半挂列车需要牵引鞍座,挂车需要牵引销、支腿,需要走电、气、制动线路,这些装备加起来,成本不免会提高。用普通的载货车,拖挂一台大型拖拉机拖挂的拖斗车,甚至都不需要制动线路、电路,全靠主车制动,在那个年代,全挂车虽然存在隐患,但是大家依然乐此不疲地使用它。
当年只要是跑公路运输长途标载的,全挂车的数量不在少数,很多城市的运输公司都会大批量的采购全挂车以提升单车运输效率,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但是全挂车的事故发生的概率也比普通载货车、半挂牵引车更大,因为当年的技术限制,有的车没有挂车制动系统,有的车制动系统响应时间慢,再加上加长管线的磨损,出故障的概率很高。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当年的全挂车多使用尾拖车钩和挂车连接,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球形或鸭嘴型耦合器,长时间颠簸后,拖车钩与挂车销断裂,经常会出现上坡跑着跑着车一下子轻了,或者下坡挂车比主车跑的还快的情况,酿成了不少事故,所以慢慢的这种全挂车就被市场淘汰掉了。
解放奥威全挂列车再往后期发展,国内的高速公路网络日益完善,但是高速公路禁止全挂列车驶入,全挂车的路权太小,长途公路运输已经不能够允许这种车型发展,所以全挂车只能退到一些区域倒短、超载运输、环卫运输等特定领域。例如现在还能在北京的公路上见到全挂的垃圾清运车,在内蒙古的煤矿上见到9米6车拖13米的全挂,但是这种车辆数量已经非常少。
斯堪尼亚R全挂列车
因为全挂车轮胎相比半挂车更多,所以轮胎的摩擦力更大,在冬季漫长的北欧国家,冰雪路面特别常见,重量更大、摩擦力更强的全挂车得到了青睐。同时,北欧地区地方大、人口少,能够从事货运的人更少,所以单车运输量更大有利于解决运力不足的问题。
当然了,北欧地区之所以流行全挂车,因为车辆本身也有非常先进的技术和安全保障。首先,主挂车连接装置采用了更加安全、稳定,不易脱节的球头式或鸭嘴式耦合器,连接非常可靠。
曼恩TGA全挂轿运车
其次,高配置的牵引车一定要配上高配置的挂车,全挂车的制动系统、悬架系统等方面,跟牵引车基本一样,都采用EBS系统和空气悬架,挂车车轴也采用世界一流品牌,在主挂匹配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所以北欧的全挂车行驶起来非常平稳,很少会出现挂车制动响应过早或过迟、无ABS系统等情况而导致事故发生。
曼恩TGX 全挂自卸车
而在国内,不少用户忽视其配置,做不到主挂匹配,所以经常能看到挂车推头、折头等安全事故发生。
斯堪尼亚R全挂列车
全挂列车运载量大,但目前的大环境下,主挂匹配做的没有那么普及,同时全挂车总长度大,转弯、倒车的难度都更高,而国内道路交通状况相比欧洲国家更加复杂,推广全挂车的难度不小。不过,随着国内卡友安全意识加强以及主挂匹配程度越来越高,全挂车凭借其优点,在国内特定的场景里依然有发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