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徐**(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北
下载本文档
典型违章与事故案例
对比分析
(第三期违章人员培训班)
美国保险公司专家W•H•海因里奇曾对不安全行为、轻伤、重伤的比例做过调查,他得出结果是1:29:300,也就是说每发生300次的不安全行为就会有产生30次事故的可能。国际劳工组织也曾做过类似的调查,调查结果是1:20:200,也就是说每发生200次违章就会有产生21次事故的可能。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发生10次违章就会有产生1次事故的几率。由此可见,违章与事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总公司近四年的重大事故起数、事故总起数、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违章)的近似比对值为1:9:3000,这一对比结果与“事故法则”基本吻合,表明查纠事故隐患和人员违章是控制事故发生的主要手段。不安全因素40282伤害事故104重大事故12
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是违章。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事故与违章的关系。根据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而导致的。违章是发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违章导致的后果。
事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会对个人、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对企业、社会、国家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要保障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幸福,要保障企业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要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而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就是杜绝违章。
违章的现象难以杜绝,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违章者有侥幸心理。有的违章者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违章了几次后,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于是,他就认为所谓的“违章”只是“循规蹈矩”或是“小题大做”,要出事早就出事了。于是乎,他就把安全制度当作“绊脚绳”,视作“自寻烦恼”。其实,这是把几次违章的偶然性与长期违章的必然性等同视之,他不知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道理,不知道今天不出事不代表明天不出事的道理。在这样侥幸心理的作祟下,在他心里就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定论”:所谓违章就是违不违背自己原则的问题。于是,他把安全规程当作摆设,漠视安全规程的存在,久而久之,他把违章长期化、习惯化,结果出了事故,酿成大错。
(二)违章者有狂妄自大的心理。违章者由于有了一些工作经验,以为自己“牙齿都吃黄”了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摆平。于是在操作过程中有恃无恐,冒险蛮干。其实,他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他不知道自己的经验范围有多狭窄,自己的经验有多肤浅,也许他的经验在过去来讲是正确的,可现在的实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但他浑然不知,仍以老眼光来看待、分析问题,其结果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另外,他还照搬照抄,把从这个实践上取来的经验用在那个实践上,以为自己的经验是经过多少次反复验证的“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这样“畸形”的思想意识指导下,长时间误操作,他还不出问题?(三)违章者有从众心理。中国人都有个习气,以为只要自己“随大流”,即使是犯了错误也会因“法不责众”而免予追究。再则,大家都“违章”或者是别人都“违章”都“没事”,干嘛自己这样“老实”。笔者曾亲身体验过这样一个“从众”实例,在一个15人的群体里,由于笔者是“新工人”,工作时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先是遭来工友们的冷嘲,后又遭来工友们热讽,照他们的话来讲,我是“鸡窝里的鸭子”是他们中的“怪胎”。时间一久,我见别人违章都没事,我也就随了“大流”,结果才做第一次就被查处。如果一个班组、车间里有违章的现象出现,那么,违章将会像瘟疫一样在短时间内传遍整个群体。(四)违章者有“不违章完不成任务”的错误思想。违章者为赶工期,争分夺秒创效益,错误的认为“不违章不能按期完成任务”,于是出现“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冒险蛮干,结果出了事故。笔者所在单位曾发生过这样一起因为赶工期,争取早下班的违章事故,原本一次只能吊挂1吨物品的操作,被他们私自篡改为一次吊挂4吨物品,结果由于吊挂拉线受力过载而致使拉线挣断出了事故。(五)违章者有图省事怕麻烦的心理。一些操作规程的设定,为什么不能图省事怕麻烦,是因为这种“投机取巧”的所谓“捷径”经实践验证是行不通的。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根本无捷径可言。如果有捷径可言,我们的规章早就有所规定了。要知道制定的规章制度,是经几代人,甚至几十年代人的艰苦努力,经过无数专家学者及无数实例的验证,怎有捷径可言。根据总公司安排,我们挑选了本期培训班违章人员的部分典型违章,与川庆钻探公司以及长庆油田历史上发生过的类似事故案例,做了一个对比分析,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让我们学员意识到: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在宝贵的生命面前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企业和社会负责。
典型违章:
一、井口操作:典型违章:
典型违章1:
18:30王庆宏上钻台替换副司钻王建林,王建林在交接后,便下钻台到绞车旁协助大班司钻更换盘刹块;18:40分左右,司钻王庆宏准备戴手套搞司控房卫生,在拿手套时碰到紧急制动按钮(手套放在司控房操作台靠盘刹紧急制动按钮旁),致使绞车液压盘刹工作钳工作,将正在换盘刹块的王建林右手中指末节挤伤。类似事故:准备戴手套搞司控房卫生紧急制动按扭受伤照片典型违章2:
类似事故:
类似事故:
典型违章:
典型违章:
类似事故:
典型违章:
典型违章:
典型违章:
副队长将活绳头压板六根螺杆穿上后,安排大班司钻、内钳工将螺杆紧固,便下钻台去洗手。16:20左右,活绳头固定完,大班司钻要求先排大绳,后上滚筒护罩,司钻考虑到有转动件不安全,坚持先上护罩,后排大绳,双方意见未达成一致。司钻带领副司钻、内钳工、外钳工安装护罩,大班司钻便去指示柴油机司机启动柴油机,转盘气囊向绞车方向转动,将蹲在转盘气囊上固定护罩下部两个螺杆的内钳工带入滚筒,被大绳缠绕,造成其头部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1122元的重大工业事故。
穿大绳作业时钻机总离合器处于挂合位置柴油机启动时内钳工站在转盘气囊上被卷入滚筒
七、高处作业
典型违章:
大班司钻杨军秀,准备挂出口导管悬挂吊绳并检查全部螺丝紧固情况,在沿封井器右侧油缸上攀检查过程中,当手抓到单闸板油缸,脚踩在双闸板封井器下油缸位置时,脚下打滑,双手未抓牢,导致杨军秀从距地面3.37米(下脚距地面1.65米)的高度跌落,造成右脚1#、2#、3#、4#跖骨骨折。
现场模拟图片:
类似事故:某年2月某日6:00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起下钻作业中,井架工李某被朱某替换后,李某在沿着未安装防坠落装置的竖梯下井架途中,因手脚配合不当,未抓稳梯子,摔在井架第一个中间平台面上,造成右手、左脚、脊椎等多处骨折。类似事故:
违章行为:
违章行为:
类似事故:
违章行为:
典型事故:
九、其他伤害
九、其他伤害
“蒋洁敏总经理视察川渝地区时提出的“安全为天”
,说明没有什么事比抓安全更重要了,安全为天,安全就是企业的天,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及灵魂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强化生产和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与监督,强化对要害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执行标准,规范操作。加强生产设备和装置的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科技进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应急现场救援预案。
“隐患险于明火”。“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两句普通的谚语揭示出一个深刻道理:任何疏漏、过失和隐患,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不以为然到悔之晚矣的变化过程。安全工作也是如此。所谓隐患,就是事故尚未发生时的可能因素。消除现场事故隐患,必须把功夫下在现场,下在事前,堵住“窟窿”、“蚁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并不都是一开始就能引起注意的。小错酿大祸,这是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一般规律。因此说,通过管理和监督控制住现场生产安全环节,及时消除隐患就消灭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都知道海因利希提出的1:29:300法则,分析了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与事故发生起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该法则表明:如果隐患达到一定的概率后,必然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因此,如果要防止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必须从治理现场隐患做起,采取预防对策,消除或监控产生伤害的根源。
然而,从今年上半年现场检查来看并不乐观。截至六月底监督人员查出各类隐患4551起、人员违章3560起;总公司各级查出各类隐患29000多起、人员违章12000多起。从这些简单的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业现场安全隐患和人员违章行为仍然很多,而且每次不论是上级专项检查还是督察都能检查发现许多事故隐患,难道现场管理者就发现不了这些问题吗?不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最清楚。这也表明管理者并没有真正树立“安全是天、是政治责任、是最大的经济效益”思想,把安全工作摆在第一位,存在速度优先的思想,轻安全重效益,这是问题存在的根源。
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讲的是道德层面上的哲理,但用在抓好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上也非常贴切。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岗位做起,现场查隐患、管理查漏洞、干部查作风、工人查操作,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立即督促整改、立即监督落实,真正做到把重大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用更加严细科学的生产管理规范,建立安全长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杜绝违章是撑起“天”的保证
岁月如流水静静地流淌,许多往事已消失在记忆深处,但“6.19”、“8.6”和“3.5”交通事故;“5.12”、“5.24”、“11.07”“12.23”、“3.26”、“5.26”等工业事故,却刻骨铭心地镌刻在我们的心中。那地上清晰的血迹,那和着雨水倾泻的泪水,至今仍历历在目。无视法规,无视制度,心存侥幸所导致的悲剧,用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换回的教训,让亲人、朋友和企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煎熬,痛定思痛后更多人感悟了“安全为天”的深刻内涵。
血淋淋的事实我们不愿再次提起,却又无法回避,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故、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无情剥夺。而当你知道这是一双年迈父母惟一的儿子,这是一位新婚燕尔年轻妻子的丈夫,这是一位从未谋面孩子的父亲时,我们不仅仅是惋惜,不仅仅是沉痛,强烈的震撼使我们沉默,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们,生命再庸常不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